關(guān)于我們
書單推薦
新書推薦
|
《詩經(jīng)》的告誡:千年智慧詩三百
西漢儒學(xué)大師韓嬰解讀《詩經(jīng)》智慧---------------------這是一部獨具國學(xué)氣質(zhì)的解讀《詩經(jīng)》作品。立足于西漢儒學(xué)大師太傅韓嬰《韓詩外傳》,解讀《詩經(jīng)》里蘊藏的千年智慧!对娊(jīng)》的每一首歌謠,都凝聚著先民對人生之道的深刻理解。重讀《詩經(jīng)》,你會發(fā)現(xiàn),在它古老優(yōu)雅的詩句里,不僅僅歌頌了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的愛情,更展示了一念間超越茍且的廣闊境界,提供了辨得失、知進退、明取舍的鮮活智慧……----------------------《詩經(jīng)》不是只有愛情之美,更有立身之道、溝通之法、處世之方、成功之門……
西漢儒學(xué)大師韓嬰解讀的《詩經(jīng)》千年智慧,《詩經(jīng)》里不只有愛情之美,更有立身之道、溝通之法、處世之方、成功之門……
前言千年智慧詩三百一有一次孔子獨自站在庭院,兒子孔鯉快步走過,孔子問他:你學(xué)詩了沒有?孔鯉回答:還沒有?鬃诱f:不學(xué)詩,無以言。孔鯉馬上就開始學(xué)詩。又有一次,孔子問孔鯉:你有沒有學(xué)禮?孔鯉回答:還沒有?鬃诱f:不學(xué)禮,無以立?柞庱R上又去學(xué)禮。這就是著名的孔鯉趨庭的故事,它既反映了孔子是如何進行家教的細節(jié),又說明了詩禮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興于詩,立于禮。不過,孔子讓兒子所學(xué)的詩,并不通指一切詩歌,而是專指《詩經(jīng)》!对姟繁蛔馂榻(jīng),是漢朝時的事兒了。作為中國先民最富有靈氣美感的言說,《詩經(jīng)》以豐富的人文內(nèi)涵,潛在的繪畫美,優(yōu)美動聽的韻律,以及風(fēng)姿綽約的意境,在幾千年間一直被當(dāng)作不可替代的素質(zhì)教育基礎(chǔ)讀本,影響了無數(shù)人的性情與命運,讓他們活得灑脫而優(yōu)雅。孔子評價《詩經(jīng)》的作用說: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見《論語陽貨》)大意是說:《詩經(jīng)》可以激發(fā)情志,可以觀察社會,可以交往朋友,可以怨刺不平。近可以侍奉父母,遠可以侍奉君王,還可以知道不少鳥獸草木的名稱。一言以蔽之,無論是提升自身的內(nèi)在修養(yǎng),還是進行各種類型的交際活動,《詩經(jīng)》都是必修的一課。在著名的申包胥哭秦廷故事中,秦哀公就是以一首秦風(fēng)《無衣》來表態(tài)的。當(dāng)時是公元前506年,吳國軍隊攻陷了楚國的郢都,楚國大臣申包胥到秦國求援,被秦哀公婉言拒絕,于是申包胥站在秦庭之中抱著柱子大放悲聲,哭了整整七天七夜,日夜不絕,滴水未進。秦哀公最終被其忠心所打動,同時也意識到救楚對秦國的戰(zhàn)略意義,于是以一首《無衣》表態(tài)愿意與楚國同仇敵愾:
00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于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于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申包胥這才止住悲聲拜謝。秦軍出師,一舉擊退了吳兵。試想,在當(dāng)時的情況下,又有什么樣的語言能比它更適合表達出對楚國的同情,以及那種慷慨激昂的無畏呢?二到了漢朝初年,漢文帝、漢武帝設(shè)五經(jīng)博士,也就是設(shè)立了《易》《書》《詩》《禮》《春秋》五位經(jīng)學(xué)學(xué)官,其中一位專門負責(zé)講授《詩》。《詩經(jīng)》已然成為一門顯學(xué),最為著名的有齊、魯、韓、毛四家。毛詩出現(xiàn)較晚,但被立為學(xué)官之后,齊、魯、韓三家便逐漸衰微,北宋后基本亡佚,只有韓嬰所撰《韓詩外傳》尚存于世。韓嬰是燕人,主治《詩》,兼治《易》,是西漢韓《詩》學(xué)的開創(chuàng)者。根據(jù)《漢書儒林傳》記載,韓嬰在漢文帝時任博士,景帝時為常山王劉舜的太傅,武帝時曾與董仲舒有過交談與辯論。綜合各條線索,他肯定生活于公元前200年到公元前120年之間。《韓詩外傳》作為一部與《詩經(jīng)》聯(lián)系緊密的史傳著作,既是關(guān)于《詩經(jīng)》的重要著作,同時也是一部以處世智慧的角度來解密《詩經(jīng)》的故事集。書中生動地敘述了200多個歷史人物故事,在不少故事性極強的章節(jié)中刻畫了一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擅長敘事過程中巧設(shè)懸念,故事情節(jié)引人入勝;多用對話發(fā)議論、露神情、見性格,語言簡練生動,其論述則多節(jié)錄諸子,在取舍剪裁中見出己意,文辭清婉,有先秦風(fēng)。作為歷史軼事、處事規(guī)范以及生活忠告等組成的雜編,《韓詩外傳》只有很少的幾章講《詩經(jīng)》某一篇的詩旨或本事(如卷五第一章講《關(guān)雎》等),大部分篇幅是先講一個故事或道理,然后引用《詩經(jīng)》引句作結(jié),或引《詩經(jīng)》后略加闡發(fā),論述基本上都是圍繞著所選《詩經(jīng)》引句進行的。《韓詩外傳》不是《詩》篇字句的訓(xùn)解與本義的探求,明人王世貞等據(jù)以認(rèn)為它系引《詩》以證事,并非述事以明《詩》,但是倘若從經(jīng)學(xué)史的視角細加觀照,《韓詩外傳》繼承孔門說《詩》的精神,注重貫通經(jīng)、史、諸子百家,古今言論事跡皆可與《詩》義相觸發(fā),聯(lián)想發(fā)揮以說《詩》,應(yīng)列為一部說《詩》之作,且?guī)в斜容^顯著的今文經(jīng)學(xué)通經(jīng)致用的特點。《四庫全書總目》經(jīng)部《詩》類將《韓詩外傳》與《易緯》《尚書大傳》等同視之,這一認(rèn)定是比較準(zhǔn)確的。三韓嬰學(xué)識淵博,貫通經(jīng)、史、諸子百家,取譬引類以說《詩經(jīng)》,推詩之意而為內(nèi)外傳數(shù)萬言,一方面為管理者提供治理經(jīng)驗和方法,另一方面則啟發(fā)學(xué)《詩》者,為他們提供修身處世和議論的智慧;钌愕目鬃虞W聞、諸子雜說和春秋故事,與經(jīng)典的《詩經(jīng)》互為表里,相得益彰,微言大義,令人過目不忘,給讀者以歷久彌新的智慧啟示。如第七卷楚莊王賜其群臣酒章,楚莊王與臣子一起飲宴,在大家喝醉之時,殿上的火燭熄滅了,有人暗中牽扯寵妃的衣服,寵妃把那人的帽帶子扯斷了,并把這件事告訴了楚王。牽扯王妃衣服,這無疑是對君王尊嚴(yán)和權(quán)威的挑戰(zhàn)。如果拿火來照,那個牽扯王妃衣服的人必定要受到嚴(yán)懲甚至?xí)惶幩。然而這時楚莊王卻網(wǎng)開一面,下令與寡人飲,不絕纓者,不為樂也。到后來卻敵殺吳大將后,楚莊王才知道絕纓者是一位氣貫三軍的勇士。韓嬰引用《詩經(jīng)》里的有漼者淵,雚葦淠淠一句,形象地表達了楚莊王的胸襟寬廣,并暗示由此帶來的功業(yè)。這是表現(xiàn)管理者胸懷的一面,還有很多反映普通人生活智慧的故事。如第九卷齊王厚送女章:齊王用豐厚的嫁妝,要把女兒嫁給一位殺牛的屠夫屠牛吐。這一點夠讓人奇怪了,更出人意料的是,屠夫不但沒有滿心歡喜地接受,反而借病推辭了。因為屠牛吐依據(jù)自己賣肉的經(jīng)驗,推測齊王的女兒非常丑陋,隨著情節(jié)的推進,這個結(jié)論最終得到了證實。屠牛吐的先見,相信會令不少現(xiàn)代人都自嘆不及。作為一位關(guān)心現(xiàn)實社會和政治問題的易學(xué)家,韓嬰對易學(xué)智慧有相當(dāng)深刻的理解,并把這一理解融匯到對《詩經(jīng)》的講解之中。比如《韓詩外傳》卷三中解謙卦,把謙細致地析立為恭儉卑畏愚淺六種品德。并且說:德行寬裕而守之以恭者榮,土地廣大而守之以儉者安,祿位尊盛而守之以卑者貴,人眾兵強而守之以畏者勝,聰明睿智而守之以愚者哲,博聞強記而守之以淺者不隘。六種品德分別會導(dǎo)致榮安貴勝哲不隘(智)六種非常好的結(jié)果。這一剖析,與《易經(jīng)》專立謙卦六爻皆吉的宗旨一致,極為精湛,對后人運用易學(xué)智慧極有幫助。作為一部詩教作品,《韓詩外傳》既深刻又優(yōu)雅,是一部不可多得的開啟心智、熏陶氣質(zhì)的作品。我們選擇其中對現(xiàn)代生活有切實教益的200節(jié),詮釋為現(xiàn)代白話文,并將其中的《詩經(jīng)》引句出處文本列于文前,以便于讀者參照體味。這一努力,庶幾能貼近漢太傅韓嬰在2000多年前落筆時的發(fā)心。曾子不擇官而仕小星嘒彼小星,三五在東。肅肅宵征,夙夜在公。寔命不同!嘒彼小星,維參與昴。肅肅宵征,抱衾與裯。寔命不猶!小小星兒發(fā)微光,三三五五在東方。急急慌慌連夜走,為了官家早晚忙,只因命運不一樣!光線微弱那小星,還有參昴大星辰。急急慌慌連夜走,只好拋棄裯和衾,只因命運不如人。厶甸_講]曾參是春秋時代魯國南武城人(山東費縣),孔子的學(xué)生,比孔子小46歲。他開始出仕時,做的是魯國莒邑的地方官,薪俸僅48斛糧食(古代以10斗為1斛,16斛為1秉)。在這個時期,曾參是只注重待遇的收入,而對于自身的發(fā)展似乎并不掛懷。父親曾皙去世以后,曾參從魯國辭職了。得到這個消息,齊國表示歡迎他去做宰相,楚國也派人請他去做令尹,晉國也請他去做上卿。但曾參都推辭了。他表示,自己已經(jīng)沒有孝養(yǎng)父母的負擔(dān)了,所以待遇好壞沒什么影響了,只想找到能施展自己理想抱負的位置。這段時間,他每天穿著破舊的衣服在地里耕種。魯國的國君聽說后,就派使者找到他,表示要封贈他一個城鎮(zhèn)作為食邑。使者很客氣地對他說:請您用這座城鎮(zhèn)的收入,來置辦一些像樣的衣服。但是曾參堅決不肯接受。使者不理解地問:這又不是先生主動求國君給您的,而完全是他自己愿意贈給您的,您為什么不肯接受呢?曾子笑了笑,回答說:因為我知道,人一旦接受了別人贈送的東西,就會因為心存感激而怕得罪人家;而送東西的人也會免不了要露出一點傲慢?v然魯國君主贈送我采邑以后,對待我也并不驕慢,可是我又怎么能做到不擔(dān)心得罪他呢?最終他還是沒有接受魯君的封贈?鬃勇犝f后,贊嘆說:曾參能說出那樣的話,我相信他以后也一定能夠保全氣節(jié)了。如果本身懷有高尚的學(xué)養(yǎng),卻不肯出仕挽救自己國家的危亂,那就沒有資格談什么仁心仁術(shù)了;如果故意自命清高而安于窮困,也不顧父母生活困難的痛苦,又談得上什么孝道呢;一個人本身挑著重擔(dān),前途又很遙遠時,他就不會挑剔休息的地點,而是隨地休息以保持精力;家里貧窮,父母年老體衰,為了孝養(yǎng)父母,就不要挑選官位大小,只要收入足夠贍養(yǎng)父母,便去做了。所以說,真君子在有迫切需要時也會不擇官而仕。古書上說:一個人生不逢時,但若不得已還是要出來做官做事。既然有了這份職業(yè),就必須盡量盡心做好,可他只會聽命去完成任務(wù),而并不愿主動參與他的謀劃。為什么呢?因為他認(rèn)為這種選擇只是謀生的不得已!所以《詩經(jīng)》上說:夙夜在公,寔命不同。循禮則知分寸漢廣南有喬木,不可休息。漢有游女,不可求思。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翹翹錯薪,言刈其楚。之子于歸,言秣其馬。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翹翹錯薪,言刈其蔞。之子于歸,言秣其駒。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南方高樹路旁生,樹下少蔭沒行人。漢江之上有游女,要想追求不可能。茫茫漢水寬又寬,要想游過難上難。滔滔江水長又長,過渡難靠小木船。叢叢雜樹多枝權(quán),砍那荊條趁閑暇。如果姑娘肯嫁我,喂飽馬兒去接她。茫茫漢水寬又寬,要想游過難上難。滔滔江水長又長,過渡難靠小木船。叢叢野樹雜又雜,打柴選取蘆蒿打。如果姑娘肯嫁我,喂飽馬駒把馬駕。茫茫漢水寬又寬,要想游過難上難。滔滔江水長又長,過渡難靠小木船。[太傅開講]孔子帶著自己的弟子周游列國,一路向南到了楚國。他們從阿谷的南面經(jīng)過,看見一位佩著半璧形瑱玉的少女正在河邊洗衣服。孔子說:應(yīng)該和這位女子交流一下,了解一下這里的民風(fēng)。于是,他拿出杯子給弟子子貢,對他說:你好好想一下怎么和她交談,看看她是怎么回答的。子貢就拿著杯子對洗衣服的少女說道:我們從北方來,要去南方的楚國。今天的天氣真熱啊,就像火烤一般,所以我想向您討一口水喝,清涼一下我的身心。少女回答道:阿谷之南到處是彎曲的河流,既有清流也有濁水,你想喝水就自己喝好了,何必要問我這個女人家呢?說完,她接過子貢的杯子,逆流盛滿了水,把杯子洗干凈,然后又把水倒了,再順流把水盛滿,放在沙灘上,跪坐著對子貢說:請原諒我不能親自遞給你,因為我要遵循禮法的規(guī)定。子貢回去告訴孔子,孔子點了點頭,又拿出一把琴,把琴軫(琴上的橫木)去掉后交給子貢,讓他再去試探一下那位少女。子貢拿著琴來到少女面前說:剛才您說的話像清風(fēng)一般和暢,很合我的心思,讓我非常暢快。這里有一把沒琴軫的琴,希望借您的手調(diào)試一下。少女拒絕道:我是一個見識淺薄的鄉(xiāng)下人,沒有什么學(xué)問,對音律也一竅不通,哪里能給你調(diào)琴呢?子貢回去告訴了孔子,孔子點頭,拿出五匹葛布交給子貢,讓他去交給那位少女。子貢對少女說:這有五匹葛布,我不敢冒昧地直接送給您,就把它放在水邊了。少女回答說:你這位客人真是怪僻,居然把財物丟在野外,太不合情理了。我年紀(jì)輕輕的怎么能接受呢?你還是早點離開吧,我家那位脾氣不好的人就在這附近呢!他看到以后會教訓(xùn)你的。《詩經(jīng)》說:南有喬木,不可休思。漢有游女,不可求思。大概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吧!孔子論三死相鼠相鼠有皮,人而無儀!人而無儀,不死何為?相鼠有齒,人而無止!人而無止,不死何俟?相鼠有體,人而無禮!人而無禮,胡不遄死?請看老鼠還有皮,可是有人沒威儀。既然做人沒威儀,不死還干什么呢?請看老鼠還有齒,可是有人沒行止。既然做人沒行止,等待什么還不死?請看老鼠還有體,可是有人不懂禮。既然做人不懂禮,何不趕快死了去?[太傅開講]魯哀公姓姬名將,是春秋時魯國第26任君主,在位27年。哀公在位時,魯國大權(quán)被士大夫家族把持,史稱三桓,即所謂政在大夫。魯哀公曾經(jīng)試圖恢復(fù)君主權(quán)力,同三家大臣沖突加劇,終致流亡國外,通過邾國逃到越國。有一次,魯哀公問孔子:有智慧的人會長壽嗎?孔子答道:是的。一個人如果能盡天年便是長壽,是需要智慧的。因為如果沒有智慧的話,會因為三個原因而無法盡享天年。第一,一個人如果不能約束自己按時起居和調(diào)節(jié)飲食,或者不能勞逸結(jié)合,那么就會死于疾;第二,一個人如果不能約束自己的嗜欲和貪求,而與社會為敵,那么就會死于刑罰;第三,一個如果不能約束自己的情緒,經(jīng)常動怒而不自量力地挑戰(zhàn)別人,就很可能在沖突中喪生。魯哀公點點頭,孔子接著說:上面的這三種死法的人,都是因為缺乏智慧而失去生命,并不是命中注定的。反之呢,仁義而智慧的人生活起居都很有規(guī)律,行為舉止也從不越軌,喜怒哀樂都有所節(jié)制,這樣他們的身心自然不會受損,不是水到渠成就能長壽了嗎?《詩經(jīng)》說:人而無儀,不死何為!窮不憫,辱不茍柏舟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隱憂。微我無酒,以敖以游。我心匪鑒,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以據(jù)。薄言往訴,逢彼之怒。我心匪石,不可轉(zhuǎn)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儀棣棣,不可選也。憂心悄悄,慍于群小。覯閔既多,受侮不少。靜言思之,寤辟有摽。日居月諸,胡迭而微?心之憂矣,如匪澣衣。靜言思之,不能奮飛。蕩著小小柏木舟,隨波上下泛中流。長夜不安難入睡,如有煩惱萬般愁。并非要喝沒有酒,也非想游沒處游。我心不是那明鏡,不能好丑都照盡。也有同胞親兄弟,要靠兄弟也不行。也曾向他去傾訴,他反向我大發(fā)怒。我心不比那磐石,更比磐石難轉(zhuǎn)移。我心不比那草席,更比草席難卷起。人人各自有威儀,哪能隨便讓人欺。滿心煩亂如火燒,面對小人我心焦。受到痛苦既已多,遭到侮辱也不少。痛定思痛靜靜想,雙手捶胸氣難消。請問月亮和太陽,有時為啥不放光。煩惱在心洗不掉,好比沒洗臟衣裳。痛定思痛靜靜想,恨不奮起高飛翔。厶甸_講]商紂王的叔父比干為勸諫紂王,被剖心而死,從而成全了他的忠心;尾生為守約,水漲不去寧可被淹死,從而成全了他的誠信;伯夷叔齊不吃周朝的糧食,餓死在首陽山,從而成全了他的氣節(jié)。這三人都屬于天下間非常通達事理的人,難道不知道愛惜自己嗎?但是道義不能樹立、名聲不能彰顯,會讓有理想有抱負的人感到恥辱,所以他們會冒死來踐行自己的理想。從這里可以看出,士人并不把地位低下和生活貧窮當(dāng)作恥辱,可是如果他的忠義不被人們所推重,誠信也沒有被大家推崇,社會所推崇的有節(jié)操的人中也沒有自己,這才被他認(rèn)為是最大的恥辱。凡是有忠義、有誠信、有節(jié)操的士人,一般會被所有人推崇和傳誦,這種品行就如同日月一樣恒久不息,天地間的外力既無法消減一分,也不能使其增長,就算是桀紂統(tǒng)治的大環(huán)境也無法將其玷污掩沒。這樣的士人,并不是喜歡厭生求死,也不是喜歡貧窮。如果能在符合情理的原則下給予他們高官厚祿,他們也不會推辭的?鬃釉(jīng)說:如果能得到富貴,即使是拿起鞭子做馬夫,我也不會拒絕。所以他們在窮困潦倒而得不到尊重的時候不會感到憂愁,在疲憊不堪的時候也不會消極茍且,這才是君子的境界!对娊(jīng)》說:我心匪石,不可轉(zhuǎn)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說的就是這個道理。00原憲安貧樂道[太傅開講]孔子逝世以后,原憲隱居在魯國,子貢做了衛(wèi)國的國相。有一次,子貢肥馬輕裘去看望原憲,車卻進不去巷子。他只得下車,步行穿過成片的雜草,才看到原憲住的小房子上蓋著新割下的茅草,用蓬草編成的門四處透亮,桑條做的門軸搖搖晃晃,窗戶是用破了底的大甕做的,粗布衣堵在甕上擋風(fēng)?墒撬僖宦牐瓚椪谖堇飶椙俪。看到子貢來訪,原憲整理好破舊的衣帽出迎。子貢問:呵呵,你怎么困窘到這樣呢?原憲回答:我聽說,人沒有錢財叫做貧乏,學(xué)了道理而不實踐的才叫困窘。我只是貧乏,哪里是什么困窘呢?子貢慚愧無語,原憲笑著說:迎合世俗而行事,比附小人而交友,為求夸贊而學(xué)習(xí),為了利益而教人,舉手投足看不到半點仁義修養(yǎng),卻講究高車大馬和華麗的衣衫,這些事情我都不愿去做。子貢駕車離去,走出很遠還能聽到原憲在彈著琴唱《商頌》,金石一般的聲音充滿天地之間。像原憲這樣的人,就是天子也不能用權(quán)勢讓他臣服,諸侯也沒法憑借地位讓他做朋友。一個人的修心養(yǎng)性的工夫到了一定程度,就會不介意物質(zhì)條件和肉身的欲望。如果他連這些都不在意了,還有誰能用其他事情來影響他呢?《詩經(jīng)》說:我心匪石,不可轉(zhuǎn)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我心不像石一塊,哪能任人去轉(zhuǎn)移,我心不是席一條,哪能打開又卷起)(出自《柏舟》)孔子不式小人[太傅開講]楚國攻打陳國,陳國西門被破壞,于是楚國政府就征召那些投降的陳國人去修城門。孔子乘車經(jīng)過這些人面前時,并沒有如往常那樣把身體靠在車的扶手上以對這些人致意。為他駕車的子貢問:禮法規(guī)定,士人乘車遇到三人就需要下車行禮,遇到兩人就要把身體靠在車把手上表示敬意。現(xiàn)在陳國那么多人正在修門,先生您為什么沒有對他們致意呢?孔子回答說:這些人或者是不知道自己的國家已經(jīng)滅亡了,這是缺乏明智;或者是知道了卻沒有不抗?fàn),這是不夠忠誠啊;或者是反抗失敗了卻沒有力戰(zhàn)犧牲,是不夠勇敢。∷栽谶@兒修門的人雖然很多,但卻都是不明智、不忠誠或不勇敢的人。這就是我不對他們致意行禮的原因!《詩經(jīng)》上說:憂心悄悄,慍于群小。(出自《柏舟》)對著這樣一群小人,有什么好行禮的。賢母不哭失禮之子日月日居月諸,照臨下土。乃如之人兮,逝不古處。胡能有定?寧不我顧。日居月諸,下土是冒。乃如之人兮,逝不相好。胡能有定?寧不我報。日居月諸,出自東方。乃如之人兮,德音無良。胡能有定?俾也可忘。日居月諸,東方自出。父兮母兮,畜我不卒。胡能有定?報我不述。月亮月亮和太陽,光輝晝夜照四方。就是這樣一個人,與我相處變了樣。他的性子哪有準(zhǔn),不曾顧我把我忘。太陽太陽和月亮,日夜普照大地上。就是這樣一個人,對我不好變了樣。他的性子哪有準(zhǔn),不報答我把我忘。月亮月亮和太陽,東方閃閃露光芒。就是這樣一個人,品格實在不高尚。他的性子哪有準(zhǔn),已經(jīng)完全把我忘!太陽太陽和月亮,光芒四射出東方。我的爸啊我的娘,何不把我終身養(yǎng)。他的性子哪有準(zhǔn),對我無禮不像樣。[太傅開講]魯國的大夫公甫文伯去世了,可是在舉行喪禮的時候,他的母親卻沒有為他哭泣。另一位魯國大夫季孫聽說這件事后,十分奇怪地說:我知道公甫文伯的母親是一個智慧正直的女人?墒沁@次她兒子死了,她卻沒有哭泣,一定是有什么原因吧?于是他就派人去她那兒詢問。這位母親聽到這個問題,很嚴(yán)肅地對季孫的使者說:我這個兒子啊,不值得我為他哭泣。使者很驚訝,她解釋說:以前我讓我兒子去追隨孔子學(xué)習(xí),可是孔子離開魯國的時候,他去送行卻連城都沒有出。在贈給孔子禮物的時候,他又不舍得把家里珍貴的東西送給孔子。他生病的時候,我沒有看見有士人來探視他;他死的時候,也沒有看見有士人為他流淚?墒撬懒艘院,自愿穿戴喪服為他殉葬的女人就有10個。這說明他對士人不夠尊重友好,對身邊的女人卻又好得過分。這樣的兒子死了,哪里值得我為他哭泣呢?《詩經(jīng)》上說:乃如之人兮,德音無良。君子不以私害公匏有苦葉匏有苦葉,濟有深涉。深則厲,淺則揭。有彌濟盈,有鷕雉鳴。濟盈不濡軌,雉鳴求其牡。雍雍鳴雁,旭日始旦。士如歸妻,迨冰未泮。招招舟子,人涉卬否。不涉卬否,卬須我友。葫蘆葉苦難入口,濟水深處也能走。水深連衣把河過,水淺雙手把衣兜。茫茫濟水漲滿河,野雞叫喚聲咯咯。水滿豈不淹車輪,求伴叫喚是雞婆。鳴聲相和是雁鵝,初升紅日照清波。你如有心來娶我,別等冰散先渡河。船夫搖船下小舟,別人過河我不走。別人過河我不走,我要等待我朋友。[太傅開講]楚國的白公勝發(fā)動叛亂,帶兵包圍了王宮。有一個叫莊之善的士人得到這個消息后,馬上向母親訣別,要去抗擊叛軍。他的母親問:你拋棄母親而效死國家,這樣做合適嗎?莊之善回答說:我聽說,服務(wù)于國家的人既然接受了俸祿就要貢獻自己,F(xiàn)在我用來供養(yǎng)母親的是國家的俸祿,就讓我去為國效勞吧。他乘的車快要到王宮前時,他好多次嚇得癱倒在車上。他的侍從十分同情地對他說:你既然這么害怕,為什么不回去呢?他回答說:害怕是因為我個人原因,為國效勞卻是公事。我聽說有德行的人不會因為個人原因而妨礙公事。結(jié)果,他死在了保衛(wèi)王宮的戰(zhàn)斗中。國中的君子聽說這件事后,都感慨道:他真可謂是一位矢志不渝的義士啊!对娊(jīng)》上說:深則厲,淺則揭。說的就是這樣啊。誅逆存順者昌谷風(fēng)(節(jié))涇以渭濁,湜湜其沚。宴爾新婚,不我屑以。毋逝我梁,毋發(fā)我笱。我躬不閱,遑恤我后。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淺矣,泳之游之。何有何亡,黽勉求之。凡民有喪,匍匐救之。比了渭水涇水渾,涇水停流也會清。快樂新婚迷著你,不屑再近我這人。不要動我捕魚梁,不要打開我魚筐。我身尚且不相容,難顧身后日子長。過渡遇到河水深,用槳用篙把船撐。過渡遇到河水淺,下水游泳往前行。家里東西無何有,不惜勞苦去尋求。鄰里若有災(zāi)和難,走著爬著也去救。[太傅開講]春秋時,宋國有大臣作亂并殺掉了宋昭公。消息傳到晉國,大臣趙盾馬上找到晉靈公,請求即刻發(fā)兵征討不義。晉靈公說:對宋國這件事兒,我們晉國用不著這么急啊!趙盾說:不能這么說。在這個世界上天地最重要,其次就是君臣關(guān)系,這是倫理秩序的根本。而現(xiàn)在宋國人殺了他的國君,沒了天理,失了人倫,所以上天必定會懲罰他們的。晉國作為諸侯的盟主,而不去征討救援,恐怕上天的懲罰馬上也會輪到晉國頭上。 对娊(jīng)》上說:凡民有喪,匍匐救之。(人民遇到了災(zāi)難,就是爬著也要去救)何況是宋國的一國之君被殺害呢?晉靈公聽了,馬上命趙盾率領(lǐng)軍隊前往宋國,平定了叛亂。宋國人知道后,都發(fā)自內(nèi)心地感慨道:晉國日益強大,原來是有原因的啊。就是因為它能征討不義維護正常的倫理秩序。 对娊(jīng)》上說:凡民有喪,匍匐救之。說的就是趙盾這樣的人。∪实赖乃膫等級北門出自北門,憂心殷殷。終窶且貧,莫知我艱。已焉哉!天實為之,謂之何哉!王事適我,政事一埤益我。我入自外,室人交遍謫我。已焉哉!天實為之,謂之何哉!王事敦我,政事一埤遺我。我入自外,室人交遍摧我。已焉哉!天實為之,謂之何哉!我從北門走出來,心煩意亂想不開。既受苦來又貧困,誰人理解我愁懷?算了吧,老天這樣安排下,我能怎樣奈何它!王侯差事派給我,公家苦役加給我。我從外面回家來,家里人人責(zé)罵我。算了吧,老天這樣安排下,我能怎樣奈何它!王侯差事逼迫我,公家苦役全給我。我從外面回家來,家里人人諷刺我。算了吧,老天這樣安排下,我能怎樣奈何它。厶甸_講]申徒狄是一個鄙棄利祿、潔身自好的高士,有著士人睥睨王侯的幾分傲骨,經(jīng)常被人與許由、務(wù)光、伯夷、叔齊等人相提并論。在《墨子》中載錄了申徒狄與周公的兩段對話,大概意思是說:周公作為貴族,看不起賤人,認(rèn)為他們慣于犯上作亂,只能用刑罰來對待他們。申徒狄表示反對說:人之賢愚并不是由出身決定的,古之賢人好多出身低賤,就像周國的靈珪是從泥土石頭里出來的,隨國的明月珠是從蚌殼里出來的,蔡國的神龜也是從污泥里爬出來的。但是周公固執(zhí)己見。申徒狄也不愿屈服,昂然不顧地拂袖而去。后來,申徒狄因為看不慣世道,要去投河。崔嘉知道后就去阻止他,對他說:我聽說圣明有仁心的人存在這世界上,就如人民的父母一樣,現(xiàn)在為了保全節(jié)操,而不去拯救水深火熱中的人民,合適嗎?申徒狄說:我不這樣認(rèn)為。夏朝的君主桀殺了關(guān)龍逢,商朝的君主紂殺了比干,所以失去了天下。吳王夫差殺了伍子胥,陳靈公殺了泄冶,從而滅亡了自己的國家。所以那些丟失天下、亡國滅家的君主,不是因為沒有圣賢,而是因為不用圣賢。說完,他抱著石頭跳進了滔滔河水。但是有德行的人聽說這件事后說:這個人真是清高!可是他這樣做夠得上仁嗎?我看他沒有這方面的品德。仁道有四個等級:圣明的仁道、智慧的仁道、道德的仁道和清高的仁道。在這其中,清高的仁道是最低的一等。上知天時,能遵循自然規(guī)律;下知地利,能物以致用;中知人和,能讓人民安樂,這是圣明的仁道。上知天時,能遵循規(guī)律;下知地利,物以致用;中知人和,能引導(dǎo)人民正直生活,這是智慧的仁道。寬和而能包容,能得到人民的信任;能夠不被世俗所羈絆而實踐道德,這是道德的仁德。為人清高方正,看到人民處于災(zāi)難中卻不去管理,看到社會黑暗卻不去矯正;賦閑與鄉(xiāng)下人交往就像坐在炭灰上,到政府中做官又像下油鍋入火海;不愿管理不喜歡的民眾,拒絕食用不對胃的食物,憤世嫉俗而漠視生命,也不顧及自己的親人,用禮法去衡量,他的行為近于不吉利,這是清高的仁德。古書上記載:過于尖聳的山峰一定不是高山,過于筆直的河流一定不深,過于清高一定是沒有厚度的,心比天高的人肯定得不到善終。這就是伯夷、叔齊、卞隨、介子推、原憲、鮑焦、袁旌目、申徒狄等人的行為,他們被命運所限制,至死不改,即使困苦貧窮也不放棄!对娊(jīng)》上說:已焉哉!天實為之,謂之何哉?清高的仁德雖然是最低一等,但圣人卻不排斥它,因為用它做示范能夠矯正人們的行為,使他們學(xué)會堅持原則。不以一身勞百姓甘棠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蔽芾甘棠,勿剪勿敗,召伯所憩。蔽芾甘棠,勿剪勿拜,召伯所說。棠梨茂密又高大,不要剪它別砍它,召伯曾住這樹下。棠梨茂密又高大,不要剪它別毀它,召伯曾息這樹下。棠梨茂密又高大,不要剪它別拔它,召伯曾歇這樹下。[太傅開講]以前周禮昌盛的時候,召伯在朝中當(dāng)官。有一次,管建筑的官員請求為他建新宮室,召伯拒絕說:唉!因為我一個人讓百姓那么勞累,這肯定不符合周文王當(dāng)初立國的初衷。∮谑,召伯離開宮室,來到田間百姓中間處理訴訟,冒著太陽在山野田地中探察,在樹下蓋起的簡陋房子里休息。百姓因此感到非常愉悅高興,耕作的人民互相勉勵,加倍努力地工作,所以一年的收成很好,人民家用充足。然而,召伯的繼任者在位的時候,卻非常傲慢奢侈,也不體諒人民,苛捐雜稅名目繁多,百姓耕作時間得不到合理安排,生活十分困苦。詩人看見召伯以前所休息過的樹,就寫了一首詩歌懷念和贊美他。詩歌中說:蔽茀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卷二君子貴以誠相告干旄孑孑干旄,在浚之郊。素絲紕之,良馬四之。彼姝者子,何以畀之?孑孑干旟,在浚之都。素絲組之,良馬五之。彼姝者子,何以予之?孑孑干旌,在浚之城。素絲祝之,良馬六之。彼姝者子,何以告之?旄牛尾飄那旌旗,行行到了浚郊區(qū)。白色絲縷編縫好,良馬四匹為前驅(qū)。那個美好的人啊!用些什么贈送伊?畫著隼鳥那旌旗,行行到了那浚邑。白色絲縷組織好,良馬五匹為前驅(qū)。那個美好的人!用些什么贈給伊?鳥羽為飾是干旌,行行到那波都城。白色絲縷來編好,良馬六匹往前行。那個美好的好人! 用啥忠言告他們?[太傅開講]春秋時期,楚莊王率軍圍攻宋國的都城。因為久攻不下,最后只剩下七天的軍糧了,莊王于是對部下宣布說:如果等軍糧吃完還不能攻克宋國,就班師回去。莊王派司馬子反爬上登城的軍械查看宋城內(nèi)的情況,恰巧宋國的將軍華元也正在城頭上察看敵情,于是兩個人打了照面。子反問:你們城里現(xiàn)在情況怎么樣了?華元嘆息說:困難得很。“傩找呀(jīng)開始交換著孩子當(dāng)食物吃,而且連死人的骨頭都拆開當(dāng)柴燒了。唉!真夠難的!子反說:不過我聽說被圍困的國家,為了假裝糧草充足,會鉗住馬嘴喂它們草料,而且安排身材肥碩的人來應(yīng)對敵方?赡悻F(xiàn)在怎么實話實說了呢?華元回答:我聽說君子看見別人身陷困境時,就會有惻隱之心,而小人見到別人身陷困頓,卻會幸災(zāi)樂禍。我看你像是一位君子,所以就實話實說了。子反說:好吧,你們好好堅持吧!我們楚軍也只剩下七天的糧食了。說完兩個人行禮致意以后就分開了。子反回到大營向莊王匯報情況。莊王問:宋國情況怎么樣?子反就講了了解到的情況。莊王說:呀!宋國真是很衰憊了!我們馬上就可以拿下宋國回師了!子反說:不行啊,我已經(jīng)告訴他們,咱楚軍也只有七天的軍糧了。莊王大怒,訓(xùn)斥他道:我讓你去觀察宋國的情況,你怎么把我們的軍情告訴他們了?子反答道:區(qū)區(qū)一個宋國,在這樣的困境里還能有不欺詐的臣子,我們這么大一個楚國怎么能沒有呢?所以我就告訴他實話了。莊王說:即便這樣,我還是要拿下宋國再回去。子反說:那就請大王你自己待在這里吧,請允許我先回國。莊王無奈地說:你如果離開我回國,我和誰在這兒作戰(zhàn)呢?我還是和你一起回去吧。莊王班師回國。人們都贊揚子反、華元講和的功德,特別是華元把宋國的實情告訴子反,反而使宋國解圍,保全了兩國無數(shù)人的性命。《詩經(jīng)》上說:彼姝者子,何以告之。有德行的人認(rèn)為以誠相告是一種美德呀!善見禍福之端載馳載馳載驅(qū),歸唁衛(wèi)侯。驅(qū)馬悠悠,言至于漕。大夫跋涉,我心則憂。既不我嘉,不能旋反。視爾不臧,我思不遠?既不我嘉,不能旋濟。視爾不臧,我思不閟?陟彼阿丘,言采其蝱。女子善懷,亦各有行。許人尤之,眾稚且狂。我行其野,芃芃其麥?赜诖蟀睿l因誰極?大夫君子,無我有尤。百爾所思,不如我所之。輪兒快轉(zhuǎn)馬兒不停蹄,趕回祖國慰問我的兄弟。車兒奔過漫漫的長途,來到漕邑祖國的土地。大夫們趕來不辭辛苦,我的心兒里不免憂疑。即使你們都說我不好,你們也不能把我扭轉(zhuǎn)。比起你們不高明的主張,我的眼光難道不長遠?即使你們都說我不好,你們也不能阻我前進。比起你們不高明的主張,我的考慮難道不謹(jǐn)慎?登高來到那山岡,采摘貝母治憂郁。女子心柔善懷戀,各有道理有頭緒。許國眾人責(zé)難我,實在狂妄又稚愚。我走到祖國郊原,綠稠稠好一片麥田。我要把國難向大國控訴,誰和我相親誰趕來救援。諸位大夫高貴的長官,不要盡埋怨說我荒唐。你們就是千百個主意,不如我自己決定的方向。[太傅開講]魯國有個守城門小官的女兒叫嬰,跟別人一起紡線織布,織到半夜突然傷心地哭了。她的同伴問:你為什么哭呢?嬰回答說:我聽說衛(wèi)國的世子是一個不賢德的人,而且喜歡攻伐別人,所以為此而哭泣。同伴又問:衛(wèi)國的世子不賢德和攻伐別人,是諸侯們所操心的事情,你為什么哭呢?嬰又回答說:我聽說的跟您說的不一樣啊。以前宋國的司馬桓魋得罪了國王,逃到魯國去了,他的馬跑到我家的地里打滾,又吃了我家田里的菜。這一年,我的園子里少了一半的收成。越王勾踐發(fā)兵去攻打吳國,其他的小諸侯十分害怕他的威名,魯國就派人向越國進獻了美女,我姐姐也在其中。我哥哥前去越國看望她,因為道路險阻,死在半路。越國的兵驍勇善戰(zhàn),它威脅的是吳國,而死的卻是我哥哥,悲傷的卻是我呀。由此看來,禍與福是沒有絕對的,俗云:福兮,禍之所伏,F(xiàn)在看來,衛(wèi)國的世子不賢,而且好兵黷武,必然引起戰(zhàn)端,我還有三個弟弟,能不擔(dān)憂遭遇災(zāi)禍嗎?《詩經(jīng)》上說:大夫跋涉,我心則憂。這說的是一個道理呀!守道通變乃為賢[太傅開講]在中國歷史上,有史可查的由自由戀愛而共結(jié)連理的故事,最早當(dāng)追溯到尹吉甫和仲姬。尹吉甫是周宣王的近侍之臣,是宣王中興中功勛卓著的軍事家,同時也是《詩經(jīng)》的編撰者,又被尊為中華詩祖。他年輕時能文能武,又懂建筑、善音律,吸引了比他小十多歲的衛(wèi)國小公主仲姬的注意。仲姬聰明伶俐、能歌能舞,兩個人很快成為一對戀人,并于宣王六年冬結(jié)婚。在二人戀愛和結(jié)合期間,雖然聚少離多,但二人感情很深,仲姬也為我們留下了40多首愛情詩,保留在《詩經(jīng)》之中。由于雙方身份和年齡的差異,二人的自由結(jié)合始終得不到尹吉甫父母的支持。宣王九年夏,尹吉甫參加?xùn)|征,仲姬留在尹家,由于不受尹的父母待見,仲姬只得自勞自食,生活十分辛勞凄苦。而宣王十二年尹吉甫剛剛回家,其父母又強迫他迎娶姜氏,引起仲姬的強烈不滿。尹吉甫多方努力試圖留住仲姬,最終無果,仲姬一怒之下攜兒子伯奇回了娘家,并于第二年嫁給了南燕蹶父的兒子伯士。到了周幽王六年,年逾古稀的尹吉甫輔佐仲姬的第二任丈夫伯士西征。伯士因不聽尹吉甫的謀劃而慘敗,回國后卻把責(zé)任推到尹吉甫身上。尹吉甫申訴,伯士最終被殺。然而,尹吉甫卻也因此而遭到了衛(wèi)國的驅(qū)逐,只好攜妻子姜氏和子女南遷至房陵(今湖北省房縣),最后抑郁而逝。有一次,高子問自己的老師孟子:我們常說的婚嫁迎娶,都不能夠自己就下決定,而一定要與家人長輩商量?墒菫槭裁葱l(wèi)國公主自己決定嫁給尹吉甫,她的詩卻能被收入《詩經(jīng)》呢?孟子回答說:如果有衛(wèi)國公主那樣的志向,便可以自己決定嫁給誰;如果沒有,就不能這樣做。再比如,有人想效仿商朝名臣伊尹廢除太甲帝位那樣的做法,這人如果有伊尹忠貞為國的心志就可以做,如果沒有,就變成篡權(quán)奪位了。所以,為人處世的方法有兩種:經(jīng)久不變的原則我們稱為經(jīng),變通以順應(yīng)時勢稱為權(quán),如果能持久堅守原則,并在合適時懂得變通,才被稱為賢能。衛(wèi)國公主行為上能夠符合孝道,思想上符合圣人的標(biāo)準(zhǔn),臨時變通一下又能怎樣呢?!对娊(jīng)》上說:既不我嘉,不能旋反。視爾不臧,我思不遠。(出自《載馳》)樊姬論忠賢[太傅開講]有一次,楚莊王結(jié)束朝堂議政,回到宮中時已經(jīng)很晚了。樊姬走出房間來迎接他,并問道:今天上朝怎么結(jié)束得這么晚?您是不是又餓又累呀?楚莊王說:我今天聽了忠臣賢士的話,覺得很滿足,并沒有感覺饑餓和勞累。樊姬又問:大王您所說的忠臣賢士,是從其他諸侯國來的客人呢,還是我們自己國內(nèi)的賢士?楚莊王說:其實就是沈令尹!樊姬掩口笑出聲來。楚莊王奇怪地問:你為什么要笑呢?樊姬止住笑回答說:自從我有機會服務(wù)于大王,為您鋪床疊被,服侍您洗澡沐浴并親自為您拿毛巾和梳子,一晃已經(jīng)11年了。我自認(rèn)對您照顧得夠細致了,但我還是經(jīng)常派人去梁國、鄭國物色一些美女來服務(wù)您;到今天,和我一起侍奉您的有10人,其中有2人比我還要賢惠。難道我不想讓大王您專寵我嗎?我只是不愿意因為想得到專寵,就把其他人藏起來,而是更希望大王您得到更好的照顧。莊王點頭,樊姬轉(zhuǎn)入正題說:如今沈令尹在楚國任宰相已經(jīng)多年了,卻從沒見過他招來更多的賢達人士,也沒有辭退過那些能力不強的人。這樣的人,又怎么能說是國家的忠臣賢士呢!第二天,楚莊王上朝,把樊姬的話告訴了沈令尹。沈令尹聽了十分慚愧,辭去相國之位而舉薦孫叔敖接任。孫叔敖治理楚國井井有條,僅僅三年就使楚國成為諸侯的霸主。楚國的史官在竹簡中記錄這件事情時,評價說:楚國能成就這樣的霸業(yè),有樊姬的一份功勞呀!对娊(jīng)》上說:百爾所思,不如我所之。(比起你們不高明的主張,我的考慮難道不謹(jǐn)慎?)學(xué)問之樂,可以潤身淇奧瞻彼淇奧,綠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終不可諼兮。瞻彼淇奧,綠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琇瑩,會弁如星。瑟兮僴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終不可諼兮。瞻彼淇奧,綠竹如簀。有匪君子,如金如錫,如圭如璧。寬兮綽兮,猗重較兮。善戲謔兮,不為虐兮?茨卿克訛常渲裢α⑿揲L。有位美貌君子,骨器象牙切磋,翠玉奇石雕琢。氣宇莊重軒昂,舉止威武大方。有此英俊君子,誰能忘得了他!看那淇水河灣,翠竹青青蔥蔥。有位美貌君子,耳嵌美珠似銀,帽縫寶石如星。氣宇莊重軒昂,舉止威武大方。有此英俊君子,誰能忘得了他!看那淇水河灣,翠竹聚合競茂。有位美貌君子,好似金銀璀璨,有如玉璧溫潤。氣宇曠達宏大,倚乘卿士華車。妙語如珠活躍,待人體貼溫和。厶甸_講]閔子騫剛開始向孔子學(xué)習(xí)時,臉色干枯,經(jīng)過一段時期,才變得紅潤起來。子貢發(fā)現(xiàn)了他的這一變化,于是問道:最近你的臉色好像變得紅潤了,是什么緣故呢?子騫回答:我生長在鄙陋的村野,到老師門下受教。開始的時候,老師告訴我孝順父母,教給我治理國家的方法,我心里覺得很喜歡。但是我到外面去,看到那些達官貴人坐在豪華的大車上,前后彩旗飄揚,衣著華美的官吏在后面跟隨著,心里又很羨慕。這兩種情緒在我心中激烈交戰(zhàn),所以臉色干枯。子貢點頭,子騫接著說:到后來,我慢慢接受了老師說的道理,又跟各位同學(xué)在一塊研討,學(xué)問長進了,心里能夠明辨是非了,F(xiàn)在再在外面看到豪華的車隊,明白是怎么回事了,所以就跟看到泥巴一樣無動于衷了。心里安定,臉上也自然就紅潤起來了。《詩經(jīng)》上說:如切如瑳,如琢如磨。曾子論君子三言中谷有蓷中谷有蓷,暵其干矣。有女仳離,慨其嘆矣?鋰@矣,遇人之艱難矣。中谷有蓷,暵其修矣。有女仳離,條其歗矣。條其歗矣,遇人之不淑矣。中谷有蓷,暵其濕矣。有女仳離,啜其泣矣。啜其泣矣,何嗟及矣。山谷長著益母草,天旱不雨草枯焦。有位女子被遺棄,撫胸長嘆心苦惱。撫胸長嘆心苦惱,嫁人嫁得太糟糕!益母草長山谷間,天旱不雨草曬干。有位女子被遺棄,唉聲長嘆心里酸。唉聲長嘆心里酸,不幸嫁個負心漢!益母草長山谷中,天旱草枯地裂縫。有位女子被遺棄,嗚咽悲泣心傷痛。嗚咽悲泣心傷痛,后悔莫及嘆也空。[太傅開講]作為孔子的學(xué)生,曾參從孔子那兒曾經(jīng)得到過一句批評是參也魯,可見他不是那種特別機靈的人。不過,這個有些魯?shù)娜诵愿駞s非常厚重、篤實、剛毅,說出的話也總是那么簡潔有力,擲地有聲。比如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jié)而不可奪等。有人評價說:孔門心傳居然被這個愚鈍的人得到了!有一次,曾參和子貢二人在一起討論學(xué)習(xí)心得。曾參對子貢說:一個正直的人,有三句話應(yīng)該持之以恒地堅持:一是不要疏遠了親人而親近外人,二是不要因自身行為不正卻怨恨他人,三是不要在災(zāi)難降臨的時候呼天喊地。子貢問道:為什么呢?曾參回答說:疏遠親人而親近外人,這不顛倒了嗎?自身行為不正而怨恨他人,二者本是風(fēng)馬牛不相及的事呀!當(dāng)災(zāi)難降臨的時候才呼天喊地,這不是為時已晚了嗎!子貢點頭稱嘆!对娊(jīng)》上說:啜其泣矣,何嗟及矣。理國有道則民安大叔于田大叔于田,乘乘馬。執(zhí)轡如組,兩驂如舞。叔在藪,火烈具舉。袒裼暴虎,獻于公所。將叔勿狃,戒其傷女。大叔于田,乘乘黃。兩服上襄,兩驂雁行。叔在藪,火烈具揚。叔善射忌,又良御忌。抑磬控忌,抑縱送忌。大叔于田,乘乘鴇。兩服齊首,兩驂如手。叔在藪,火烈具阜。叔馬慢忌,叔發(fā)罕忌,抑釋掤忌,抑鬯弓忌。叔到圍場去打獵,四匹馬兒拉車跑。一把韁繩像絲組,兩匹驂馬像舞蹈。叔在湖邊草地,幾處獵火齊燒。赤膊空拳捉虎,捉虎獻給公爵。不要常常這樣,防它將你傷著!叔到圍場去打獵,四馬拉車毛色黃。中央兩馬領(lǐng)前奔,兩旁馬兒像雁行。叔在湖邊草地,一片獵火高揚。叔是射箭神手,趕車他又高強。一會勒馬不進,一會馬蹄奔放。叔到圍場去打獵,四匹花馬來拉車。中央兩馬頭并頭,兩旁馬似左右手。叔在湖邊草地,獵火高高燒起。馬蹄越跑越閑,箭桿越飛越稀。箭筒蓋兒打開,弓兒裝進袋里。[太傅開講]春秋時期,人們要學(xué)習(xí)六藝,就是禮、樂、射、御、書、數(shù)。這里的御就是駕車?鬃釉卩l(xiāng)校的時候,也就是相當(dāng)于咱們現(xiàn)在的義務(wù)教育階段,就已經(jīng)學(xué)會了駕車的本領(lǐng)了,而且很注意車上的禮儀,不會東張西望,不會很快地講話,也絕不指指點點:升車,必正立,執(zhí)綏。車中,不內(nèi)顧,不疾言,不親指。古時候,有一戶顏家三代都從事駕車的工作。顏無父的駕車技術(shù)很棒,馬知道身后面有車卻感覺很輕松,知道馬車上的人喜歡它們,馬兒行使著它的職責(zé),并且喜歡它自己的工作。如能讓馬說話,它肯定這樣說:現(xiàn)在能拉著車兒跑這么快,是多么高興的事呀!到了顏淪這一代時,駕車就不如顏無父了。馬知道身后面有車卻感覺很輕松,知道馬車上的人尊重它們。馬兒行使著它的職責(zé),并且敬重它自己的工作。如能讓馬說話,它肯定這樣說:快跑呀,那個人正指揮我這么做呀!而等到顏夷這一代時,駕車就更加等而下之了。馬知道身后面有車,且感覺很沉重,它們知道馬車上有人,而且心里很畏懼他,馬兒行使著它的職責(zé),但是害怕所從事的工作。如果能讓馬說話,它肯定會這樣說:快跑呀,快跑呀,如果你不快點,他就殺死你的。所以說,駕馭馬車要有一定的方法,治理民眾有遵循正確的方法啊。有了正確的方法那就能使馬兒和平相處,馬兒拉起車來就很歡暢。施行好的政策那么民眾就會安樂聚集起來。顏淵陪著魯定公坐在高臺上,東野畢駕駛著馬車在臺下奔馳,魯定公就說:好棒啊,東野畢的駕馭技術(shù)真是好呀。顏淵說:好,的確是不錯,但是他的馬恐怕要逃掉呀。魯定公馬上現(xiàn)出不高興的樣子,跟身邊的人說:聽說行為高尚的君子一般不誹謗別人,難道行為高尚的人也一樣誹謗別人嗎?顏淵聽完就告退了,不一會,東野畢的馬兒就逃跑了。魯定公驚詫地從席間站了起來,說:趕快駕車召顏淵來見。顏淵到了,魯定公就說:前面我說了,好棒呀,東野畢的駕馭技術(shù)。你就說:好是好啊,但是他的馬恐怕要逃掉呀。我不知道你是怎么知道這件事的?顏淵回答說:我從當(dāng)朝的道理就知道這件事了。以前舜帝善于用人,造父善于使用馬,舜帝不會過度地驅(qū)使他的百姓,使國民窮乏困頓,造父不會過度驅(qū)使他的馬匹,使馬精疲力竭,因為這樣舜帝時期百姓沒有逃離的,造父也沒有逃逸的馬匹。如今東野畢在馬車上拉著韁繩,用力使馬的身體端正,驅(qū)使著馬兒快速地轉(zhuǎn)圈,快步地行進,都按照魯國的禮儀完成了。又讓馬車跑在崎嶇的山路上做長距離的驅(qū)使,馬兒的力量用完了,但還是不停地用鞭子抽打著馬兒,我就是因為這樣知道馬兒將要逃逸啊。魯定公說道:說得好啊。請再多講講。顏淵接著說道:野獸走投無路的時候就會咬人,鳥兒逼到極點也會啄人,人被逼急了就會使用奸詐的手段。從古代直到現(xiàn)在,把自己的國民逼得走投無路而國家沒有危險的,還從來沒有過呀!对娊(jīng)》上說:執(zhí)轡如組,兩驂如舞。這說得正是善于駕馭車馬的人呀。魯定公恍然大悟地說:這都是我的過失呀!(出自《大叔于田》)晏子舍生取義旱麓(節(jié)選)清酒既載,骍牡既備。以享以祀,以介景福。瑟彼柞棫,民所燎矣。豈弟君子,神所勞矣。莫莫葛藟,施于條枚。豈弟君子,求福不回。清酒已經(jīng)擺上了,黃色公牛已備好。祭祀神靈齊獻上,祈求大?靵淼健W鯓浒讞M潔又鮮,人們焚燒祭上天。君子和樂又平易,神靈撫慰保平安。茂茂密密野葡萄,爬滿樹干和枝條。君子和樂又平易,求福從不違正道。羔裘羔裘如濡,洵直且侯。彼己之子,舍命不渝。羔裘豹飾,孔武有力。彼己之子,邦之司直。羔裘晏兮,三英粲兮。彼己之子,邦之彥兮。身上羊裘潤如膏,行為端正品德好。他是那樣一個人,舍命為國守善道。羔裘袖口豹皮鑲,非常勇武有力量。他是那樣一個人,執(zhí)法如一有名望。羔皮袍子美無比,三條纓飾增艷麗。他是那樣一個人,國家俊賢數(shù)第一。[太傅開講]春秋時,齊莊公與國相崔杼的妻子棠姜有私情,結(jié)果被崔杼察覺。公元前548年,莊公又前往崔家,崔杼趁機埋伏下刀兵,等莊公進入內(nèi)室以后,率領(lǐng)軍士一擁而上圍住了他。齊莊公逃上高臺,請求免于一死,崔杼不答應(yīng);齊莊公又請求與崔杼結(jié)盟或者讓他到太廟里自殺,崔杼均不答應(yīng)。莊公無奈翻墻,被軍士用箭射中大腿跌落地,旋被殺死。崔杼殺了齊莊公,馬上召集朝中的士大夫舉行盟約大會,要求參加會盟的人都把佩劍解下來,并且把發(fā)誓時表現(xiàn)猶豫的人以及手沒醮到血的人都殺死了。輪到晏子時,已經(jīng)殺了十多個人。參加會盟的人都看著晏子,不知他會怎樣做。晏子坦然捧起歃血的杯子,舉首向天嘆息:可惡啊!崔杼做了違背正義的事情,殺害了他應(yīng)該效忠的國君。崔杼威脅晏子說:如果你和我結(jié)盟,我會和你共享朝政;如果你不和我結(jié)盟,我會讓士兵用刀砍死你、用戈刺死你。我希望你好好考慮這件事!晏子回答說:保全性命和利祿而背叛國君,這樣做是不仁義的;被兵刃脅迫就改變志向節(jié)操,這樣做稱不上勇敢。《詩經(jīng)》上說:莫莫葛藟,延于條枚。愷悌君子,求福不回。我難道能輕易放棄嗎?哪怕被刀砍死、被戈刺死,我也不會改變剛才所說的。崔杼無可奈何地說:放了他吧。晏子起身走出大門,拉著車?yán)K登上馬車。馬夫緊張地馬上驅(qū)車飛馳。晏子拍著他的手說:麋鹿在山中樹林游玩,性命卻終結(jié)在廚房里。既然生死取決于他人,跑得再快又有什么用呢?于是他們就按照禮儀,安穩(wěn)平和地駕著馬車離開了!对娊(jīng)》上說:羔裘如濡,恂直且侯;彼己之子,舍命不渝。這說的就是晏子啊。正直即為所當(dāng)為[太傅開講]楚昭王手下有個官員叫石奢,為官公正而忠誠,被昭王任用做了大法官。某一天,官吏報告說有人在路上殺了人,正在逃跑。石奢于是便率兵吏追趕,等追上以后,卻發(fā)現(xiàn)那人是他的父親,于是放走他,然后來到朝堂上請罪。他對昭王說:殺人者是我的父親。如果把他抓來,犧牲他的性命來提升我執(zhí)法公正的美名,這就是不孝;可是不執(zhí)行法令,這是對國家不忠;我私自釋放罪犯觸犯了法律,自愿受到懲罰,這是我恪守的原則。說完,他就主動伏身到行刑的刀斧前說:我這條命任由國君處置吧!昭王替他打圓場說道:你已經(jīng)盡職追趕罪犯了,雖然沒有抓住,又怎么算是有罪呢?你回去干好你的本職的工作吧!石奢拒絕說:不是這樣的。如果不袒護自己的父親,就是不孝;不執(zhí)行國家的法令,就是不忠;我把犯了死罪的人放跑,是我執(zhí)法不廉明。國君您想要赦免我,我感謝您的這種恩惠;但是我不能因此枉法,這是我作為臣下的道義所在。說完,他就自己撞向刀鋒,死在了朝堂上。有道的君子聽說了這件事說道:石奢確實能嚴(yán)格執(zhí)行法令。】鬃釉u價說:兒子替父親隱瞞罪行,父親為兒子隱瞞罪行,這也是人要遵循的原則呀!对娊(jīng)》上說:彼己之子,邦之司直。(他是這樣一個人,執(zhí)掌司法有原則)(出自《羔裘》)說得就是石奢呀。
王春永,暢銷書作家,現(xiàn)居深圳,曾出版《博弈論的詭計Ⅰ,Ⅱ》等書。
目錄卷一曾子不擇官而仕循禮則知分寸孔子論三死窮不憫,辱不茍原憲安貧樂道孔子不式小人賢母不哭失禮之子君子不以私害公誅逆存順者昌仁道的四個等級不以一身勞百姓卷二君子貴以誠相告善見禍福之端守道通變乃為賢樊姬論忠賢學(xué)問之樂,可以潤身曾子論君子三言理國有道則民安晏子舍生取義正直即為所當(dāng)為君子之行美天下大德不逾,小節(jié)不拘君子不尸位素餐賢士易失難復(fù)得任人者佚,任力者勞子路論施道行義志士唯仁是求讀書見里,方為精微卷三大道容眾,大德容下為善禍不至,為不善福不臻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李克之選才五策修禮者王天下人能克己,方能制人知治身,則能治國包容乃安天下有來學(xué)無往教過而改之顯其德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無私方能成其私不教而誅謂之虐子貢論暴治智者如水,知進知止仁者如山,安定包容晉文公之行賞觀持滿之道,抑而損之周公一飯三吐哺言要則智,行要則仁圣賢之風(fēng)格荀子論兵卷四諫者不懼死論臣民之忠用人如調(diào)弓馴馬察言觀色即可知人不使他人為己失禮合人情未必合法度禮為強國之本禮中又有禮仁愛乃固民之本王者以民為天是非不辨者,吉兇不察言有諸中,必行諸外君子有不言之說卷五論大儒心法可意會,不可言傳學(xué)習(xí)在于求索不止民安則天下歸服以史為鏡,知古鑒今拒無類之說,慎不贊之辭明君與賢士為伍圣賢皆有師道存則國存,道亡則國亡卷六智者見微知著仁君不輕布衣之士孔子三贊子路治蒲辯者不失其守周公論服人之心先知者自省,執(zhí)迷者自亡君子安命依賢人方可脫困孟子辯善之為善王者不欺弱避強子夏論勇圣賢以德解憂見其誠心,金石為開立威三術(shù)賢士在精不在多卷七君不如父重慎其所之,不任以辭薦人之術(shù)周公三變以應(yīng)時孔子談務(wù)學(xué)與機遇千羊之皮,不若一狐之腋晏子論社鼠之患權(quán)柄不可輕授于人爵高祿厚,人妒怨歸明君之三懼容人即是容己得賢者昌,失賢者亡欲得之,必先予之君子先擇而后種正直者正道如一孔子論人下之道高比廣德,下比狹行薦賢者賢于賢孔門言志為父之道卷八人以氣節(jié)為貴救世之論德化天下,鳳凰于飛孔子談治國孔子之圣君子不掠人之美不出俎豆之間,折沖千里之外學(xué)而不已,闔棺乃止士必學(xué)問,然后成君子人子之道莫邪雖利,不能獨斷進諫之術(shù)君欲治,從身始良樂宜人孔子論謙德老馬不可棄勇者知進而不知退富能分貧,窮土弗惡卷九賢母以不欺教子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孔子論孝子之道孔門論處世晏子論禮君子尊賢容眾明君不因怒殺士解狐外舉不避仇觀其朋友,知其前程觀相評孔子君子之居不自若自在勝于名利精神的安適無法外得有賢而不用,必致滅亡曾子論三費三樂以仁義為做事底線理性讓人客觀辯論之道卷十老叟三言之祝管鮑之交,貴在相知不念舊惡安人心授天子三策溫儉求仁,恭讓求禮明君以人才為寶勇不在刀劍將心比心收人心士不逞血氣之勇有爭臣者國昌日省則無患克己保無憂辱人必受辱于人君子不以貌取人修養(yǎng)之至境國不可一日無主寓言止兵戈王者藏富于民多戰(zhàn)傷國忠孝難兩全圣人以微知遠
你還可能感興趣
我要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