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作者歷時數(shù)年,以令人信服的翔實史料,較為科學的寫作手法,客觀而全面地介紹了1954年秋“《紅樓夢》研究批判運動”發(fā)生的前因后果。通過對知識分子群體在這場運動中典型人物、典型事件、典型言論的回顧與剖析。指出運動規(guī)模的擴大,花樣的翻新與知識分子階層的積極參與的有起接的關系,面對歷史的叩問與現(xiàn)實的責任,知識分子自身應作深刻的反思。本書立意積極進取,敘事客觀公允,在喚取良知和責任的同時,為我們研究建國初期學術思想史,特別是“紅學”發(fā)展史,提供了珍貴的資料。
對“紅學”諸多問題的論爭,形成了紅學史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梢院敛豢鋸埖卣f,沒有論爭,學術就難以向前發(fā)展,“紅學”也不會顯得如此熱鬧非凡。本書是對《紅樓夢》研究批判的杰作。本書采用了史書常用的紀傳體例,既以重要人物為主分出章節(jié),每一章都以人物的活動線索為經(jīng)緯敘述事件。
孫玉明,男,漢族,1961年生,山東省諸城市人。1983年7月畢業(yè)于山東大學外文系,文學學士。1989年6月畢業(yè)于南開大學中文系,文學碩士。2001年10月考入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現(xiàn)為在職博士研究生,中國藝術研究院副研究員、紅樓夢研究所副所長、《紅樓夢學刊》副主編,并
前言
章 俞平伯誤入“紅塵”
一 人生路上的“錯誤抉擇》
二 從《紅樓夢辨》到《紅樓夢研究》
三 引火燒身的《紅樓夢簡論》
第二章 兩個小人物意外走“紅”
一 《關于〈紅樓夢簡論〉及其他》
二 《評〈紅樓夢研究〉》
三 一舉成名天下知
第三章 親自發(fā)動并領導了這場運動
一 運動爆發(fā)的偶然性和必然性
二 運動終于爆發(fā)
三 他一直控制著運動的方向
第四章 他們被推到了風口浪尖
一 “貴族老爺”馮雪峰
二 批判運動中的胡風
第五章 《文藝報》成了替罪羊
一 “替罪羊”罪有應得
二 萬炮齊轟《文藝報》
三 自相戕戮自張羅
四 “丁、陳事件”的導火索
第六章 風暴中心的俞平伯
一 “紅極一時”反招禍
二 一次奇特的座談會
三 他陷入了風暴的中心
四 風暴中的孤獨者
五 嚴寒中的一絲溫暖
第七章 胡適與“新紅學”
一 “新紅學”產(chǎn)生的主、客觀條件
二 破“舊”立“新”的《紅樓夢考證》
三 實事求是的治學方法
四 “作繭自縛”的“自敘傳說”
第八章 “胡適思想”批判
一 他注定了被批判的命運
二 陣容強大的批判大軍
三 大洋彼岸的胡適
第九章 運動中的幾個“難友”
一 周汝昌引火燒身
二 顧頡剛“在劫難逃”
三 文懷沙“罪有應得”
四 吳恩裕的惶恐
五 王佩璋的人生悲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