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張鐵路是中國人自主勘測、自主設計、自主建造的*條鐵路,是中國鐵路史上的里程碑,京張高鐵是在這條路上的奇跡接力。本書以博物館的文物為著眼點,以全新的視角、拓展的思維、創(chuàng)新的結(jié)構(gòu)、詳實的資料,以及優(yōu)美的文筆,敘述百年京張故事,傳承京張鐵路精神,發(fā)掘中國鐵路的歷史文化。全書透過一張鐵路藍圖、一紙清政府的任命書、一個車站,眾多的儀器設備、鋼軌橋隧,以及鏗鏘的銅像、珍貴的影集,讓人看到不一樣的京張鐵路,帶人梳理近代中國鐵路、中國工業(yè)乃至中國的發(fā)展脈絡,共同領(lǐng)略更多的奮斗、更堅韌的自強不息。
本書以全新的視角、清新的文筆,勾勒京張鐵路的面貌,講述跨越百年的傳奇,領(lǐng)略鐵路文化的魅力。
廣義的閱讀是每個人每天都在做的事。
讀書,讀我們遇到的事物?鬃拥茏诱f每日三省吾身,告訴我們,還讀自己。
有字的書寫在紙上,無字的書鋪展在大地。紙上有歷史文化,有人與自然,有百科知識,有古今中外,有千秋功業(yè)以及后人的評說。大地上山川秀美、植物生長、動物出沒,人們辛勤工作、努力生活、富于創(chuàng)造。
有心人閱讀這一切,于一字一句、一草一木、一朝一夕中獲得自己的感悟。
那么,我讀京張鐵路,看到的,是不一樣的跋涉、不一樣的風景。
這條路是不一樣的。它憑著心中的軌跡,在幾乎無路可走的世界里走出了自己的路,而且向西向北,向高處延伸,走了很遠,走了一百一十年;它由主干走出了枝枝蔓蔓,一任枝蔓成長,也成了主干。
它雖然是一條路,卻像長江黃河,滋養(yǎng)了中國中國人的自信。滋養(yǎng)了沿途的父老鄉(xiāng)親,人們在工作中,在火車上,經(jīng)常會想:我是在老京張啊,不能給詹天佑丟臉!滋養(yǎng)了孩子們,他們把這條路的經(jīng)典照片用作微信頭像、屏幕封面,一看就有精氣神。
它沒有故步自封,它在新時代修煉,終于讓魂魄一飛沖天,超越自己,跨越百年,飛奔起來。
詹天佑是不一樣的。他用堅實的腳步,從廣州西門外十二甫那一幢沒落茶商的舊屋,走去上海,走過太平洋,再揣著熱愛和本領(lǐng),千里迢迢走了回來。
他習慣于走。遇到問題他思考著走,贏得自信他鼓足干勁走。他帶著鋼軌,在祖國大地,走過山,走過河,從北走到南,從大清走到民國,走出民族的志氣,走著鐵路網(wǎng)的希望。京張鐵路是他足跡的濃縮。
他的足跡不只限于空間,還在時間里延續(xù)。他曾諄諄敬告青年人:鏡以淬而日明,鋼以煉而益堅。
翻開中國鐵路史,后浪奔涌,人才輩出。他們就是以詹公為鏡為鋼,繼承了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的智慧,重振大國工匠的雄風,續(xù)寫中華兒女的傳奇,有了更多詹天佑那樣的不一樣。
不一樣也屬于重走京張路的字跡。重走京張鐵路是從博物館出發(fā)的,詹天佑紀念館,那是一個窗口,一扇大門,走進去再走出來,視角變換,視野開闊,觸碰沉睡的歷史,聽到鮮活的故事,發(fā)現(xiàn)深藏的美。
雖然不是歷史資料,也并非風物游記,雖然我的筆笨拙,未必能表達其萬一,但我認真地梳理,弄清楚一些事,忠實記錄它們的來龍去脈,記錄思想和感情,以此表達對京張鐵路的敬意。
一條京張路,百年鐵路史。
有人說,中國詩歌是中國文化的長河,我們永遠無法吟誦它的全部,但我們知道它的源頭,所以我們會吟誦《詩經(jīng)》的開篇:關(guān)關(guān)雎鳩
周雅麟,畢業(yè)于河北大學中文系,曾任張家口市委宣傳部講師團成員、中國鐵路北京鐵路局集團公司工會副主席、女職工委員會主任,現(xiàn)為中國鐵路作家協(xié)會會員。早年揮灑青春激情,而今重拾文學之筆,播種真誠。多次在《人民日報》《人民鐵道》《中國鐵路文藝》《鴨綠江》《長城文藝》,以及地方和企業(yè)報刊發(fā)表作品,有的被選入《青年文摘》《時文精選》《精美散文》、中國作家網(wǎng)、大學校刊、中學生課外閱讀叢書,有的在相關(guān)范圍獲獎。
章·藍圖如畫
相看兩不厭
妙手繪丹青
此路有多遠
龍行八達嶺
第二章·任命光榮
鐵路時代來臨
幾個重要人物
為何選張家口
降大任于斯人
第三章·青龍橋邊
有一個小站
有一個家園
有條人字線
有座地下站
第四章·科技魅力
經(jīng)緯儀傳奇
隧道的故事
姜妮很亮麗
鋼軌那些事
跨時空的橋
第五章·詹公風采
京張鑄就輝煌
無愧鐵路之父
如此心有大愛
是講求完美
第六章·瞬間永恒
光影在歲月深處
西直門歷經(jīng)滄桑
清河水流淌千年
湖光酒色入懷來
穿越古道下花園
宣化府鐘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