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科學被稱為人類理解自然和人類自身的終極疆域。在21世紀腦科學成為全球科研界必爭之地的背景下,形成于20世紀末21世紀初的教育神經科學,高度整合心理學、教育學、神經科學、生物學來研究人類教育現(xiàn)象及其一般規(guī)律,成為國際上備受關注的新興學科。迄今為止,哈佛大學、劍橋大學、斯坦福大學、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全美連續(xù)5年教育學排名*的皮博迪發(fā)展與教育學院、QS世界教育學排名*的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等,相繼成立了80多個專業(yè)研究機構與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機構,我國臺灣師范大學將教育神經科學作為學校邁向世界*大學的重要舉措。教育神經科學的發(fā)展無疑已成為國際教育發(fā)展的重要趨勢。我國政府也高度重視這一學科的發(fā)展,在20062020年,我國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fā)展規(guī)劃將認知神經科學列為八大前沿科學領域之一。腦與認知科學還被列入國家十一五科學技術發(fā)展規(guī)劃的重點發(fā)展學科。
但是目前,我國教育神經科學方面的研究剛剛起步,相關研究成果還較少,有關教育神經科學的書籍也不夠多。在這種背景下,周加仙主編的教育神經科學譯叢精心選擇了國際教育神經科學領域頗具影響的代表人物及其重要著作,尤其關注與學校教育實踐密切相關的優(yōu)秀著作,包括《教育神經科學》(待出版,2020.6)、《神經教育學研究導論》(已出版)、《教育神經科學的是與非》(待出版,2020.2)、《教育神經科學在課堂》(待出版,2020.3)、《教育中的執(zhí)行功能:從理論到實踐》(待出版,2020.5)、《0~8歲兒童的腦、認知發(fā)展與教育》(已出版)、《人腦如何學數學》(已出版)、《音樂教育神經科學》(本書)、《貧困生的有效教學與有效投入》(待出版,2020.6)等。這套譯叢系統(tǒng)而全面地展現(xiàn)了國際教育神經科學領域的研究成果,勾勒出國際教育神經科學的研究圖景,在教育神經科學的不同研究方向上都具有重要的開拓意義,是國內較為完整地介紹國際教育神經科學研究前沿成果的叢書。這套譯叢的出版將對我國教育神經科學的發(fā)展發(fā)揮重要的推動作用。同時,也將為我國人才培養(yǎng)與綜合國力的增強提供重要的科學依據和建議。
前言
在美國埃文斯頓舉行的第八屆音樂知覺與認知國際會議(the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usic Perception and Cognition, ICMPC)上,當本書的其中四位作者組織一場有關音樂教育神經科學的專題討論會時,我們面對的是音樂教育者對神經音樂研究出乎意料的興趣,他們希望得到有關音樂學習與教育的具體與實質性的認識。這成為我們考慮如何將神經科學的熱點知識與新近發(fā)現(xiàn)傳遞給音樂教育者并回應其需要的出發(fā)點。當諾瓦科學出版社(Nova Science Publications)提供機會出版一本有關這個主題的書時,我們心懷感激,并滿腔熱情地開始著手全面概述有關神經音樂研究及其在音樂教育方面的潛在應用。
然而,我們必須考慮以下兩點: (1) 知識本身不可傳遞,我們不能夠強迫孩子學習或促使突觸生長,我們只能夠提供令人振奮的環(huán)境及環(huán)境條件,以促進和支持學習;(2) 知識獲得的決定因素中有一些不由意識控制,不受外界影響(Roth, 2006)。盡管如此,孩子們依然在學習,并極度好奇和渴望學習。他們大腦皮層中互相連接的神經元(心理表征)加工新的體驗與知識,當感知到一個相似的感覺輸入時,即得到激活。這些結構與功能的變化,構成經驗驅動的腦可塑性。
腦科學研究者探究樹突棘何時生長及如何生長,神經元如何彼此交流,神經網絡如何發(fā)育,以及腦激活的定位;然而,事實上腦科學研究者沒有什么真正新的、教育者以前不知道的有關教學的發(fā)現(xiàn)。不過,腦科學研究仍然吸引了越來越多人的興趣,因為它可以獲得實驗數據的解釋、支持,為教育常識提供基礎,預防教育者發(fā)展出適得其反的教學態(tài)度。
這就是為什么如此多的人,因為不同的原因,對神經音樂研究非常感興趣。既然有音樂家熱衷神經科學腦可塑性研究的范例,教育學自然期待教育可以通過音樂受益,而且神經科學可以用翔實可靠的研究數據來支持這個假設。于是,教育理論的一個新的分支形成了,它試圖將教育策略及學習方式與腦科學的客觀事實相關聯(lián)。這門新的學習理論被稱為神經教育學或神經教學法,在英語國家指基于腦的學習,在歐洲卻引起爭論(Caspary, 2006; Herrmann, 2006; Preiss, 1998; Spitzer, 2006)。這種方法背后的哲理是,促成教師職業(yè)行為的改變,進而可能開啟學校教育范式的轉變。因此,教師至少應該學習和掌握涉及學生心理狀態(tài)的心理加工過程的一些基本知識,從而能將自己的教學調整為
最高效的狀態(tài),使孩子能更好地學習。也就是說,要調整課程,去適應孩子學習的心理條件,而不是讓孩子來適應課程的政治條件。
普遍意義的研究與特定的腦科學研究之間的關聯(lián),以及教學的方式與方法,會在本書的最后作專門討論(第十章)。我們應注意,不能言過其實地期待神經科學的發(fā)現(xiàn)可以非常簡單地立刻應用于課堂教學。但是無論如何,更好地了解不同年齡與不同情境下腦的加工結構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希望能夠提供關于腦的學習效應以及與音樂聆聽和演奏相關的結構與功能變化的最新認識。當然,這無法解決普遍的教育問題,但可以支持教師的教育嘗試,根據學生的認知需要,運用最好的教學手段。
為將教與學的不同方面與腦科學研究的一些領域相關聯(lián),我們邀請了不同學科的專家一起致力于這本交叉學科手冊,從他們各自的角度討論相關的研究問題。因此,在接下來的章節(jié),心理學家、教育工作者與神經科學家通過多種不同的方式合作,或各自致力于一章的不同部分,或經過對實際問題的共同討論后共同撰寫一個文本。通過這個過程,我們想要展現(xiàn)與音樂教育相關聯(lián)的腦科學的不同特點。
首先,第一章概覽當今神經音樂研究及其寬泛多變的研究問題,為大量的單個研究提供一個大致的概況。接下來的四章專門討論學習。第二章描述了兒童期學習的特點,在此階段,所有的事件與學習環(huán)境可以優(yōu)化不成熟的、初級的與非特異的腦神經網絡。這一章主要強調父母養(yǎng)育與學校教育質量對經驗驅動的腦可塑性的重要作用。因此,這一章為搭建一個更廣泛的學習框架提供了一個基礎,這個學習框架可以建立早期音樂行為的心理生物模型。天生的溝通樂感是人必不可少的自然行為(第三章)。隨后的一個研究報告介紹了有關音樂學習與樂器演奏的神經機制的實驗證據(第四章)。音樂家是研究腦可塑性與學習效應的絕佳范例,他們通過自兒童早期即開始的持續(xù)練習,掌握復雜運動與聽覺技能以及多通道加工技能。第五章則集中于運動學習與器樂訓練,介紹了練習和表演涉及的運動發(fā)展、運動控制、感覺運動交互以及運動協(xié)調等相關研究結果。另外,本章還闡述了運動系統(tǒng)的神經解剖和神經生理。
隨后的三章涉及音樂學習以及與音樂有關的心理和認知效應的特定方面,比如,情緒、智力與天賦的神經科學特征。第六章報告了一些實驗研究,同時介紹音樂與情緒研究,這表明識別音樂情緒反應背后的神經機制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本章認為,音樂情緒依賴參與視覺和聽覺感知的情緒加工網絡。第七章再次
批判性地討論了有關音樂在非音樂領域的益處的假設,綜述了有關音樂教育影響空間推理能力、算術能力以及包括視覺運動整合和口語/閱讀成績在內的其他認知能力的研究。第八章從兩個不同角度梳理了天賦和音樂才能的神經生物學特點,一是有關音樂家和具有音樂才能個體的實驗研究結果,二是有關障礙個體的音樂能力。音樂奇才的研究說明,幾種技能共同促成非凡音樂能力的出現(xiàn)。
最后,音樂醫(yī)療領域醫(yī)治的有特定疾病及障礙的專業(yè)與業(yè)余音樂家的數量越來越多,這使人們注意到不同種類障礙個體的特殊音樂學習需要,比如,各種軀體與智力缺陷,或者有類似閱讀障礙、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和奇才綜合征,以及染色體異常,如唐氏綜合征、威廉姆斯綜合征等發(fā)展障礙(第九章)。
結尾一章(第十章)回到正規(guī)音樂學習,討論了基于學習神經生物學研究結果的音樂教學的一些新方法。第十章主要聚焦相關研究結果,考察音樂學習對心理加工結構的影響,即心理音樂表征的發(fā)展與分化。
音樂教育神經科學橫跨眾多學科,章節(jié)之間難免有重復,因為同一種現(xiàn)象可能會出現(xiàn)在不同的研究問題與背景中,比如,鏡像神經元現(xiàn)象(第四章、第十章)、失樂癥(第六章、第九章)、音樂奇才(第八章、第九章),等等。我們確信這不僅可以接受,而且相當值得認可,因為這種重復體現(xiàn)了本書呈現(xiàn)角度的復雜性、交互性和相互依賴性,同時也提供了從不同出發(fā)點探討相同問題的機會。因此,每當有重復出現(xiàn),都有交叉引用,以方便想要深入了解該問題的讀者。然而,我們盡量避免文中出現(xiàn)太多的交叉引用。我們由衷希望在特定的音樂學習、音樂演奏和音樂聆聽的視角下,高標準且前后一致地呈現(xiàn)真實的神經科學研究情境與結果。這樣,每一章都可以獨立閱讀,呈現(xiàn)的內容自成一體。讀者可以自由地選讀章節(jié),選擇最感興趣的部分。非神經科學與腦科學專業(yè)的讀者可查閱書后的術語表,其中對章節(jié)中經常出現(xiàn)的專業(yè)術語給出了簡要解釋。
本書收集了有關神經科學與學習的內容,致力于為讀者提供最新的重要認識,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教與學的過程,有望促進有益于音樂教育的相關神經音樂研究結果的傳播。
弗朗西絲·H. 勞舍爾和維爾弗里德·格魯恩
寫于弗萊堡和奧什科什
主編簡介
弗朗西絲·H.勞舍爾(Frances H.Rauscher),威斯康星大學奧什科什分校心理學教授。主要關注音樂認知,手勢在言語產生中的作用,環(huán)境豐富對動物認知的影響以及時間感知。獲得杰出教學獎和約翰麥克諾頓羅斯布什獎(John McNaughton Rosebush)。擁有大提琴演奏和心理學兩個學士學位,同時也擁有哥倫比亞大學實驗心理學碩士和博士學位。
維爾弗里德格魯恩(Wilfried Gruhn),德國弗萊堡音樂大學音樂教育學榮譽教授(Prof. em. of Music Pedagogy University of Music, Freiburg, Germany),主要研究德國音樂教育史、音樂知覺和認知、音樂與語言、音樂教育學(音樂學習理論、早期音樂學習、音樂學習神經生物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