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物理學(下冊 第2版)》依據(jù)教育部高等學校物理學與天文學教學指導委員會編制的《理工科類大學物理課程教學基本要求》(2010年版),并結(jié)合四川大學多年來的教學實踐編寫而成。作者從新世紀工程技術人才培養(yǎng)的總體要求出發(fā),以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和素質(zhì)為目的,以物質(zhì)的存在形式和基本性質(zhì)為主線,以現(xiàn)代教育思想、教育方法為指導,來設計大學物理的內(nèi)容和課程體系。在學習經(jīng)典教材的基礎上,對難度和深度做了一些調(diào)整,使全書的脈絡更加清晰,深廣度更加合適。
《大學物理學(下冊 第2版)》科學嚴謹、語言簡練、深入淺出,盡量用簡單的數(shù)學知識,并有較寬的適用面。
《大學物理學(下冊 第2版)》包括上、下兩冊,上冊為力學和電磁學;下冊為熱學、光學、近代物理。
《大學物理學(下冊 第2版)》可作為普通高等學校理工科非物理專業(yè)本科生大學物理課程的教材,也可供其他讀者參考。
第九章 氣體動理論
9.1 熱力學系統(tǒng)的狀態(tài)及其描述
9.1.1 熱力學系統(tǒng)的宏觀描述與微觀描述
9.1.2 狀態(tài)參量平衡態(tài)
9.1.3 熱平衡熱力學第零定律
9.1.4 熱力學溫標
9.2 理想氣體物態(tài)方程
9.3 概率分布函數(shù)的引入
9.3.1 統(tǒng)計規(guī)律性
9.3.2 概率概率分布函數(shù)的歸一化條件
9.4 理想氣體的壓強公式和溫度的微觀意義
9.4.1 理想氣體的微觀模型
9.4.2 理想氣體的壓強公式
9.4.3 理想氣體的溫度的微觀意義
9.5 能量均分定理
9.5.1 自由度
9.5.2 能量均分定理
9.5.3 理想氣體內(nèi)能
9.6 麥克斯韋速率分布律
9.6.1 速率分布函數(shù)
9.6.2 麥克斯韋速率分布
9.6.3 三種速率
9.7 玻耳茲曼分布
*9.8 真實氣體
9.8.1 真實氣體的等溫線
9.8.2 范德瓦耳斯方程
9.9 分子的平均碰撞頻率和平均自由程
*9.10 氣體內(nèi)的輸運過程
9.10.1 黏性現(xiàn)象
9.10.2 擴散現(xiàn)象
9.10.3 熱傳導現(xiàn)象
習題
討論題
第十章 熱力學基礎
10.1 準靜態(tài)過程
10.2 功熱量內(nèi)能
10.2.1 功
10.2.2 熱量
10.2.3 內(nèi)能
10.3 熱力學第一定律
10.4 熱容理想氣體的典型過程
10.4.1 熱容焓
10.4.2 理想氣體的摩爾熱容邁耶公式
10.4.3 理想氣體的典型過程
10.5 循環(huán)過程卡諾循環(huán)
10.5.1 循環(huán)過程
10.5.2 卡諾循環(huán)
10.6 熱力學第二定律的表述卡諾定理
10.6.1 可逆過程與不可逆過程
10.6.2 熱力學第二定律的兩種表述
10.6.3 卡諾定理
10.6.4 熱力學第二定律的微觀意義
10.7 熵熵增加原理
10.7.1 熱力學概率
10.7.2 玻耳茲曼熵公式和熵增加原理
10.7.3 克勞修斯熵和熵變的計算
*10.7.4 熵概念的拓展
習題
討論題
第十一章 振動
11.1 簡諧振動
11.1.1 簡諧振動的描述
11.1.2 簡諧振動的合成
11.2 阻尼振動
11.3 受迫振動和共振
11.3.1 受迫振動的動力學方程
11.3.2 共振
習題
討論題
第十二章 波動
12.1 簡諧波
12.1.1 機械波的形成橫波與縱波
12.1.2 平面簡諧波函數(shù)
12.1.3 波函數(shù)的物理意義
12.1.4 波動方程
12.1.5 波動的能量
12.2 惠更斯原理
12.2.1 惠更斯原理
12.2.2 波的衍射
12.3 波的疊加波的干涉駐波
12.3.1 波的疊加原理
12.3.2 波的干涉
12.3.3 駐波
12.4 聲波
12.5 平面電磁波
12.5.1 真空中的平面電磁波的一般表達式
12.5.2 電磁波的能量能流密度
12.6 多普勒效應
習題
討論題
第十三章 光的干涉
13.1 光波
13.2 相干光波的產(chǎn)生
13.3 光程光程差
13.3.1 光程
13.3.2 光程差與相位差的關系
13.3.3 理想透鏡物像的等光程性
13.4 分波前干涉——楊氏干涉實驗
13.4.1 楊氏干涉實驗裝置
13.4.2 楊氏實驗干涉條紋的分布
13.4.3 干涉條紋的可見度
*13.4.4 光場的空間相干性
*13.4.5 光場的時間相干性
13.4.6 其他幾種兩光束分波前干涉裝置
13.5 分振幅干涉——薄膜干涉
13.5.1 等傾干涉
13.5.2 等厚干涉
13.5.3 薄膜干涉應用舉例
13.6 邁克耳孫干涉儀
*13.7 兩束平行光的干涉
13.7.1 干涉條紋及其間距
13.7.2 空間頻率
習題
討論題
第十四章 光的衍射
14.1 光的衍射現(xiàn)象
14.2 惠更斯一菲涅耳原理
14.3 單縫的夫瑯禾費衍射
14.4 夫瑯禾費圓孔衍射和光學儀器的分辨本領
14.4.1 夫瑯禾費圓孔衍射
14.4.2 光學儀器的分辨本領
14.5 衍射光柵
14.6 光柵光譜
14.6.1 光柵的分光原理
14.6.2 光柵的分辨本領
14.7 X射線衍射
習題
討論題
第十五章 光的偏振
15.1 自然光和偏振光
15.1.1 線偏振光、自然光和部分偏振光
15.1.2 圓偏振光和橢圓偏振光
15.2 偏振片馬呂斯定律
15.3 反射和折射時的偏振
15.4 散射光的偏振
15.4.1 光的散射現(xiàn)象
15.4.2 散射引起的偏振
15.5 雙折射現(xiàn)象
15.5.1 晶體雙折射現(xiàn)象的基本描述
*15.5.2 單軸晶體中的波面惠更斯作圖法
*15.5.3 波晶片
*15.6 人為雙折射現(xiàn)象及其應用
15.6.1 光彈效應
15.6.2 電光效應
習題
討論題
第十六章 狹義相對論基礎
16.1 愛因斯坦的假設與洛倫茲變換
16.1.1 經(jīng)典力學的時空觀伽利略變換
*16.1.2 邁克耳孫-莫雷實驗
16.1.3 愛因斯坦的假設
16.1.4 洛倫茲變換
16.2 相對論時空觀
16.2.1 同時的相對性
16.2.2 長度的相對性
16.2.3 時間的相對性
16.3 相對論速度變換公式
16.4 相對論多普勒效應
16.5 狹義相對論中的動量、質(zhì)量和能量
16.5.1 狹義相對論中的動量
16.5.2 狹義相對論中的質(zhì)量
16.5.3 狹義相對論中的能量
16.5.4 狹義相對論中的能量和動量的關系
習題
第十七章 量子物理基礎
17.1 量子概念的提出
17.1.1 普朗克的能量子假設
17.1.2 光電效應
17.1.3 康普頓散射
17.2 玻爾的氫原子模型
17.2.1 氫原子光譜里德伯方程
17.2.2 盧瑟福的原子行星模型
17.2.3 玻爾的氫原子理論
17.3 物質(zhì)波波粒二象性
17.3.1 光的波粒二象性
17.3.2 物質(zhì)波
17.3.3 波粒二象性的統(tǒng)計解釋概率波
17.3.4 不確定原理
17.4 薛定諤方程
17.4.1 方程的提出
17.4.2 一維方勢阱
1714.3 勢壘和隧道效應
17.5 激光
17.5.1 受激吸收 自發(fā)輻射受激輻射
17.5.2 激光的原理
17.5.3 激光器
*17.6 半導體
17.6.1 半導體的晶體結(jié)構(gòu)
17.6.2 能帶的基本概念
17.6.3 導體、半導體和絕緣體的能帶結(jié)構(gòu)
17.6.4 本征半導體、雜質(zhì)半導體和pn結(jié)
習題
習題答案
中英文名詞對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