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在我上鋪的兄弟
王卓異 / 美國漢密爾頓學院東亞語言文學系副教授
與因果、了悟與性情、空無與我執(zhí)、大道與心界、直至悲喜與死生。這些矛盾既互相沖撞,又如詩中的酒與水般難分彼此,或雪花與桃花般看似陰陽對峙,實則一體兩面。
但在這些糾纏與兩難之上,曉東(作者本名王曉東)還是想建構一種永恒的浪漫。這種永恒并非靜態(tài)的終極,而是季節(jié)式的輪替:桃花凋零時,三聯星會升起;三聯星隱沒時,桃花又會盛開。地面上有限、單向的時間,在曉東的冥想和仰望中連接到過去、現在和未來并存的星空,循環(huán)往復,無始無終。
二十多年前,曉東是我同宿舍的上鋪,是常常與我在胡同深處的小酒館聊到凌晨才翻校門回宿舍的兄弟之一。我們有契合的好惡愛憎,相通的書生意氣。但是他遠比我性熱,對事對人,都不吝于全情投入,大喜大悲。這種性格導致了他自序中提到的那次徹底崩潰。
隨之接踵而至的,是很多常人難以承受的東西。重壓之下,曉東卻一直沒有失去原有的性情。他曾經帶我到崩潰后入住的醫(yī)院故地重游,輕松地講述物理和藥物手段的規(guī)訓與副作用的折磨,好像那些不過是奇幻的游歷。走到住過的病房樓后時,他甚至有一種夙愿得償的興奮。那里到院墻之間有一道窄窄空地,少人經行,殊無可觀,卻曾經是他被拘束在病房中時窗外唯一的視野,有朝一日踏足此處便成了日思夜想的愿望,一旦實現,之前的痛苦倒似乎恰恰成就了此刻的快樂。
總是急切地望向目力所及的最遠處,這種赤子之心既讓曉東命途多舛,也是他一次次得以重新恢復了氣力的支撐。當年的那塊空地,即便荒蕪廢棄,已足以明示一件事給病房內的逼仄:這里發(fā)生的一切,力道再強,時間再長,也遠非世界的全部。另一種可能既然在
視野中,束縛便只會激發(fā)掙扎的熱望,并將醒醉間的抵抗冷淬成鋒刃,正如曉東在《瘋子》這首自畫像般的詩作中寫到的:
把清醒放在醉態(tài)里
通紅地焚燒
然后在夢的鐵砧上
錘擊和煅敲
再適時地放入現實的冷水
一個瘋子
就可以準確地打造
我們都在文明的磨石上
被生活的邏輯磨校
最終獲得圓滑的構造
一個瘋子
反而
鋒成刃峭
他順利地劈開了人群
闖過秩序的信號
大搖大擺地招搖
這首詩于2013年冬寫成,收錄在曉東的上一本詩集《對岸》中。曉東并不知道,1998年的一個夏夜,我曾以他為藍本,用相近的醉酒、睡夢和河岸等意象,寫過一首《病人》:
我又一次聽到笑聲
在你的酒杯里面,漫長的睡眠過后
輕得近似于嘆息
用一個循環(huán)論者的圈套
挽起筆蕩開的黑暗空氣和散落的日記
結成一枚救贖的路標
立在干裂的風里,長滿方向的土壤中
宿愿已經東流入海
曾經的水在我們
居住的干涸的岸邊
閃耀著蒸發(fā)掉的光
在一個幻覺的世界里
是否還會有幻影
日已西沉
黑暗在漫上你的掌紋
勾勒脈絡清晰的靈魂
兩首詩間隔十五年,加上之后的三四年,曉東和我一直在以截然不同的方式尋找從此岸到對岸的方向。我一如隨風轉蓬,此地干涸,便寄望于下一個他鄉(xiāng)或有源頭的活水;曉東則一直堅守本根,無論如何艱難困窘,從未放棄自己的癡情所鐘。而今,我漂洋過海,卻還在巨大的此岸茫然,回頭間,倒看到曉東已憑著跌打出來的鋒利,大搖大擺地闖入對岸招搖。隔岸相對,當浮以大白,既自罰也相賀,酒便用曉東的去年回京相聚,他曾在贈與我的《對岸》的扉頁上題道:
半生心中釀
唯君曉其香
天下幾許重
每遇借杯量
美酒如是,一醉之下,此岸對岸也好,廿載殊途也好,大陸大洋也好,必將統(tǒng)統(tǒng)化入通透的星空,再也遠不過上下鋪間的距離。
2017年3月5日
于美國紐約上州客檁屯 (Clinton)
自序 讓歷史為詩情而記憶
這部《三聯星》,是我在史詩方向上探討的第一部作品。寫史詩,是我在北大讀書期間一直向往的事情。
我曾經在1989年上初二的時候,受當時大環(huán)境的影響,立志要當最大的官,當中國的總統(tǒng),來實現對民族的拯救。為此,我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農村孩子,猛然長大又突然爆發(fā),一路上了人大附中,又考進了北大法律系。
在人大附中讀高中期間,高一第二學期就分了文理科班,農村來的孩子文科基礎都不怎么好,完全是靠理科支撐成績。但那時如果考大
學的法律系,只能讀文科,所以我還是毫不猶豫地選擇去文科班。當
只有懵懂的印象,國外的總統(tǒng)大都是讀法律出身,所以只有讀法律專業(yè),才能實現當總統(tǒng)的目標,并且去踐行這種拯救。年級組長耐心地給我做了很多思想工作,一直到了高三還在勸我回理科班,因為我的理科成績很好。他總是對我說:按照你的理科成績,北大和清華隨便挑,選擇文科的話,誰也難以預料最后的結果。但我為了自己的理想,還是堅持下來,最終考入了北大法律系。
在北大讀書期間,算是實現了第一步,學了法律,但也因此知道絕無可能當上總統(tǒng)。而如果想領導一個國家,需要太漫長的仕途的煎熬。我因此轉而沉浸在哲學研究中,希望最終做出一個更明智的決斷。1994年大一的暑假,我開始寫自己的第一部哲學著作。但中國的哲學并沒有嚴密的邏輯推理傳統(tǒng),基本是斷言式、感悟式的,語言特點并不支持概念推演,因此導致我在這個過程中的徹底崩潰,到回龍觀醫(yī)院住了三個月。
此后,我麻木不仁地消沉了兩年的時間,直到1996年,在和中文系的程凱、王卓異、吳浩的長期漫談過程中,一個新的想法在頭腦中閃現,也就是我后來堅持到現在的理想:為不到百年的現代文語言奠基,用作品構筑這種語言的藝術價值體系和審美方向。從此,我才又重新恢復了氣力。從語言的崩潰,到畢生致力于在語言上建樹,可以說是希望從哪里跌倒,就從哪里爬起來。
那時,我就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寫幾部史詩作品。
這個想法雖然一直在心中回旋,但直到2014年,也就是十八年后,我才動筆寫出了這第一部史詩風格的作品。當時,我已經寫了大約五百首短詩,終于拿起筆來,創(chuàng)作了這部《三聯星》。
大多數人都知道史詩是西方的概念,要寫一部史詩作品,首先應該去讀西方的史詩,然后才能照貓畫虎。
但我沒有這樣做,我至今沒有讀過西方任何一部史詩。因為,我希望完全按照中國的方式來寫。我個人以為,史詩沒有那么復雜,作為長篇敘事詩,只不過語氣莊重一些,結構宏大一些,人物鮮明而傳奇,就足以具備史詩的要求。至于格式,中國人有自己的詩歌傳統(tǒng),和自己的閱讀習慣,只要延續(xù)并革新中國的詩歌傳統(tǒng),去蕪存菁,就足以產生中國自己的史詩傳統(tǒng)。
所以,如果很多人不愿意將這部作品定義為史詩,我也不會因此感到失望。
我只簡單希望按照自己的方式,寫出一部讓自己振奮的作品,并且期待能在現代文百年以來的開端,為詩歌注入一種新的敘事形式和手法,并且能為后來人開創(chuàng)一個新的體例。為此,我覺得行文流暢、極具可讀性、內容翔實而深刻,遠比不著邊際的感嘆和花哨的格式更加重要。
如果讀者心存異議,我并不想再去過多辯駁。作品的重心應該在什么地方,背后有每個人不同的動機,不必過多糾結于此。
回到這部作品的內容本身,主人公王歸波瀾起伏的歷史存在,大致可以歸類為理想和愛情兩大方面。
中國古代歷史上并沒有共和的觀念,因此也不可能有現代意義上的法治觀念。因此,我借天上星與星的井然有序,來表達主人公懵懂的現代法治觀念。為此,他付出了全部的努力。
而在愛情方面,我借主人公的話語,說出了一個關于愛情本身自己設定的社會學模式:也就是人的第一次自由戀愛,還并不懂得愛情本身的角色要求,往往并不是純粹意義的戀愛,而是對擔當父親或者母親角色的一個確認過程,因此才會刻骨銘心。因為一旦失敗,實際上就是角色扮演的失敗,所以大多數人會全情投入。正因如此,雙方都在角色確認的過程中,并非秉持平等的心態(tài),雙方的行為模式就會出現錯位,非常容易失敗。而完成角色確認的過程后,男女之間的愛情,才能變成純粹平等獨立的呼應,才能真正實現穩(wěn)定的愛情與婚姻的關系。
同時在作品的形式上,我選擇了一直以來都在堅持的韻體。但長達數千行,如果選擇一韻到底,太多地方會顯得頗為牽強。所以在韻體的具體形式上,選擇了每章一韻。這樣做既能通過韻體使每章讀感上節(jié)奏比較鮮明,同時又不會因為刻意附會而使作品喪失流暢和自然。
無論如何,這是我的第一部自定義的史詩風格作品。未來,我還會繼續(xù)探討下去,寫出更為深刻、宏大而不失可讀性的類似作品。
而對于畢生的理想為現代文語言自身的藝術性奠基,銜接文言文與白話文之間的鴻溝,我仍將矢志不渝。我會繼續(xù)努力用多種風格的詩歌,在不同方向上不斷探索和超越。我以為,用作品本身來涵蓋自己的探討,遠比用理論框架更有意義。至少,不會成為歷史上另一種語言發(fā)展的桎梏。
在相繼出版了詩集《對岸》《沖積》和《凌汛》后,我出版了這部寫于2014年的《三聯星》;蛟S只有數百年后的人們,才會知道我在這些作品中開辟的路途是否可以成為彼時的蹊徑。而就當下來說,如果這部作品能給當代人帶來一些回味和參照,我將感到由衷的欣慰。
錯河
2017年1月4日
錯河:本名王曉東,號錯河布衣。畢業(yè)于北京大學法律系,93級,著有詩集《對岸》《沖積》《凌汛》等。 因流經北京平谷家鄉(xiāng)有一條河,自東向西,與眾江河相反,故名錯河。錯河音通錯何,反讀何錯,均是對命運與自我的一種質問,故以此為筆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