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經(jīng)》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偉大的著作之一。自曾子著述《孝經(jīng)》以來,這本在十三經(jīng)中字數(shù)最少的經(jīng)文,影響了中國兩千多年的歷史。《孝經(jīng)》是中國古人初識字時首讀的書,即使是皇太子,讀書識字也得先從《孝經(jīng)》開始,它不只是起著簡單的蒙學作用,而且還擔負著教化社會、將整個社會塑造成個孝的社會的重任的作用。
《圖說孝道-日常點滴間的孝心與孝行(全彩典藏圖本)》從不同的角度敘述中國古代的孝文化及其特征。讀者通過對《圖說孝道-日常點滴間的孝心與孝行(全彩典藏圖本)》的閱讀,從中可以領(lǐng)略到中國古代孝文化的獨特之處。在敘述的過程中,《圖說孝道-日常點滴間的孝心與孝行(全彩典藏圖本)》主要做到將古代的孝文化特有之處及與孝文化相關(guān)的典故解釋清楚,尤其是重在對歷史上一些由孝演變而成的風俗習慣、歷史名人進行詳細闡述,使其可讀性強,雅俗共賞。《圖說孝道-日常點滴間的孝心與孝行(全彩典藏圖本)》的寫作,盡可能地從原始資料中梳理出有價值的內(nèi)容,讀者可以從中了解到中國古代史上一些鮮為人知的孝的風俗。另外,《圖說孝道-日常點滴間的孝心與孝行(全彩典藏圖本)》對孝的研究,還涉及到
謹身節(jié)用,侍奉父母,為人子之道——孝是千百年來子女侍奉父母的天倫之常。從“孝”字說起,層層解讀淳厚的中華文明。
輯錄:孝經(jīng)語錄,孝義詞解,孝子故事。
第一章 “孝”的歷史考察
\\\"孝“字考略
曾子與《孝經(jīng)》
《孝經(jīng)》與《忠經(jīng)》
《女孝經(jīng)》與《忠經(jīng)》
《女孝經(jīng)》
《女孝經(jīng)》的作者
《孝經(jīng)》與《女孝經(jīng)》的比較
二十四孝
第二章 忠孝
《孝經(jīng)》主旨
孝的等級
《孝經(jīng)》的注流
善事父母
忠孝不兩全
孝子與忠臣
忠孝之辯
兩難選擇
佛教之孝
《阿含經(jīng)》中的孝道
僧人孝子
沙門敬王者
沙門的剃發(fā)
武帝滅佛的本意
道教之孝
老莊論孝
《凈明忠孝全書》
《文昌孝經(jīng)》
第三章 以孝治天下
孝進政治體制之中
皇室之子弟必讀書
孝悌官職
兩漢的孝道教育
漢代尊老制度
魏晉時期的孝治
選官論孝行
陳壽貶官
溫嶠葬母
留養(yǎng)制度
《教感賦》和《孝思賦》
唐玄宗御注《孝經(jīng)》
皇帝重孝
唐代的孝假制度
科舉必考書
唐玄宗御注《孝經(jīng)》
宋高宗御書《孝經(jīng)》
《孝詩》留芳
日夕觀覽《孝經(jīng)圖》
宋太祖、宋高宗御書《孝經(jīng)》
朝野尊孝
以《孝經(jīng)》陪葬
元朝禁愚孝
一個沒有省親制度的朝代
皇帝崇孝
自稱”孝子皇帝“
忠孝兩全
以”孝“教化天下
第四章 孝的種類
國孝與國忠
中國第一忠臣關(guān)龍逢
畢干剖心
絕食而亡的劉宗周
愚忠
詐忠
孝子之師范
郭巨埋兒
王祥臥冰股療親
鄠?cè)藢?br>明清時期朝廷對股的態(tài)度
女孝
乳姑不怠
中國第一孝女曹娥
動物之孝
茲烏
養(yǎng)老之杖:鳩杖
慈烏滿庭
《瑞烏詩》
《古木慈烏圖》
第五章 世間萬物感孝思
孝與避諱
國諱
家諱
宋朝的避諱
孝與祭祀
三年之喪
漢唐時期對喪期的規(guī)定
以”孝“命名
孝水
孝感縣
義烏
三個孝陵
明朝的孝友堂
《孝經(jīng)》的功用
《孝經(jīng)》止訟
《孝經(jīng)》治病
《孝經(jīng)》超度靈魂
《孝經(jīng)》的啟蒙之功
第六章 不孝之罪
三不孝
第一不孝是”阿意曲從,陷親不義“
第二不孝是\\\"家貧親老,不為祿仕”
第三不孝是\\\"不娶無子,絕先祖祀“
不孝鳥邸梟
不孝道棄市
《周禮》中”不孝之刑“的記載
劉爽因不孝而被棄市
漢墓竹簡中有”不孝者棄市“的規(guī)定
劉賀因不孝,只做了二十七天皇帝就退位
不孝罪位列十惡
李惟岳因不孝不忠被處死
蘇軾因詩諷李定不孝,而與王安石關(guān)系緊張
茹孝標匿線喪而被廢官
胡寅不為親母服喪而被參劾
孝法沖突,屈法全孝
趙娥為父報仇,被刊石表彰
張因報殺父之仇而被唐玄宗處死刑
韓愈撰《復仇狀》
柳宗元撰《駁復仇議》
宋朝時,朝廷一般支持為父復仇者
第七章 日常生活中的孝行
漢代盡孝的方式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孝行
隋唐孝子的孝行
宋人的日常孝行
明清時的孝行
第八章 孝經(jīng)一部窮皓首
《孝經(jīng)》的研究
漢代對《孝經(jīng)》的研究
皇帝研究《孝經(jīng)》
學者對《古文孝經(jīng)》的研究
《孝經(jīng)》與詩文
《三字經(jīng)》與勸孝
名人孝行
《孝經(jīng)》的外傳
《孝經(jīng)》在高麗的傳播
山井鼎注《孝經(jīng)》
附錄
第一章 “孝”的歷史考察
“孝”字考略
兩千多年來,《孝經(jīng)》中的養(yǎng)老、敬老、尊老、親老、送老思想被反復地強化,成為了中華民族固有的傳統(tǒng)美德,甚至具有了法律的功能。
要理解中國文化,就得認識中國的孝道;要理解中國的孝道,就得先從“孝”字談起。
漢字是象形文字,它的優(yōu)點就是可以望文生義,我們可以從“孝”字的字形,推測它最初的意思!靶ⅰ弊值淖钤绲囊馑,并不是今天我們理解的孝道,而是“祭祀”的意思。從字形上看,“孝”字的上部是“尸”,下部是“子”,像行禮的孝子;單就字形來理解,就是一群孝子在祭祀祖先。下面,我們先來分析“孝”字上部的“尸”字。理解了“尸”的含義,也就知道“孝”字的本義了。
先秦時期,在說“尸”的時候,不完全是我們今天所說的尸體的意思,“尸”字與中國古代“祭必有尸”的習俗有關(guān)。先秦時期,尤其是西周時,在舉行盛大的祭祀活動中,其中最為重要的事項就是“尸祭”!笆弊衷谙惹匚墨I中隨處可見!对娊(jīng)》是西周歷史的重要文獻,且是先秦少有的幾部文獻中爭議最少的一部文獻,其真實性較強!对娊(jīng)》中,說到“尸”字的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