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身體的健康需要物質(zhì)營養(yǎng),
孩子心靈的成長與心理力量的強大必須獲取足夠的心理營養(yǎng)。
在成長的不同階段,給足孩子恰當?shù)男睦頎I養(yǎng),也就給了他一生幸福的底層代碼。
本書中,作者闡述了“心理營養(yǎng)”的理念,同時介紹了氣質(zhì)理論在親子教育中的應用。結(jié)合“心理營養(yǎng)”的理念和氣質(zhì)理論,作者從12個方面全方位回答了父母育兒中的常見問題。
五大心理營養(yǎng):無條件的接納;此時此刻,我生命中你最重要;安全感;肯定、贊美、認同;學習、認知、模范。
生命中的“五朵金花”:愛的能力;獨立自主;聯(lián)結(jié);價值感;安全感。
12個方面的問題:安全感 •情緒管理 •性格難題 •行為偏差 •社交與社會化 •夫妻關系 •媽媽的自我成長和支持 •父親養(yǎng)育 •隔代養(yǎng)育 •性教育 •疑難表現(xiàn) •其他生活瑣事
●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夠健康成長?墒牵覀円苍S不知道,就像需要身體營養(yǎng)一樣,孩子在不同的年齡階段,還需要不同的心理營養(yǎng)。如果幼年時孩子沒有得到足夠的心理營養(yǎng),在其后的一生中他都會不斷尋覓,并因此引發(fā)各種狀況,直到找到曾經(jīng)缺失的心理營養(yǎng)。
●我們常喜歡為孩子做我們“認為”最好的事情,而實際上,一個穩(wěn)定平和的媽媽只要做到陪在孩子身邊,觀察孩子需要什么,然后滿足他,就是孩子安全感的最好來源。
●如果說在安全感的給予方面,媽媽比爸爸更重要。那么在肯定和認同這個部分,爸爸的重要性要大過母親。……滿 3 周歲的女孩開始對爸爸有大量的需求,她很希望多和爸爸在一起,希望得到爸爸的肯定、贊美、認同,希望爸爸對她說“女兒很漂亮”“女兒很乖”“爸爸很喜歡這個女兒” ……如果孩子對爸爸的這些渴望得不到滿足,就比較容易感覺失落,然后用吃來填補。
●就像其他任何生物一樣,人是跟著自己的生命本質(zhì)去發(fā)展的,而原本所具備的生命力一定會提供足夠的能量,供他展現(xiàn)自己生命的本質(zhì)。但如果情緒太多、內(nèi)在干擾太多,生命力的消耗就會太多,這就意味著,孩子不能用他所有的生命力來學習、行動、跟人交往、調(diào)整自己、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現(xiàn)在很多孩子被貼上膽小、退縮的標簽,是因為成人世界的競爭性過強,造成我們太過焦慮,生怕孩子吃虧,怕孩子因為讓步輸?shù)糇约旱母偁幜。也可以說,這是攀比的心態(tài)造成的。所以,放松一點吧!別把自己的焦慮傳染給孩子。
●爸爸最擅長的事情,的確不是懷抱年幼的孩子,但這并不代表爸爸不需要陪伴孩子。爸爸最好的陪伴就是陪孩子游戲,在游戲、玩耍的過程中,讓孩子感覺到“爸爸喜歡我”,從而獲得價值感的認同。而這個過程中,媽媽也需要承擔起為他們創(chuàng)造溝通機會甚至擔任橋梁的角色。
●不同的孩子會發(fā)展出不同的、與媽媽連接的方式,比如拉著媽媽的衣角,比如一直看著媽媽,比如像你的女兒一樣,聞媽媽身上的味道,有時候孩子在媽媽身邊繞來繞去也是在試圖嗅媽媽的味道。孩子還會尋找另外一些連接的方式,比如抱著有媽媽味道的枕頭、毛巾、衣服。因為媽媽不可能 24 小時都在身邊,孩子就會移情到這些溫暖、柔軟的東西上。
學會喂給孩子“心理營養(yǎng)”,真正實現(xiàn)育兒輕松又高效。 父母在孩子0-7歲時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 ——給孩子足夠的心理營養(yǎng)! 超過十年時間,一萬多個個案,全部以“心理營養(yǎng)”為核心,解決父母育兒中遇到的各種難題!為什么我們處理完孩子的第一個偏差行為,第二個很快又會出現(xiàn)?孩子肯定知道偏差行為只會給他們帶來排斥和厭惡,為何還是樂此不疲? 林文采博士認為,作為一個人,生命的原本狀態(tài),必然是渴望人見人愛,被人喜歡和接納。出現(xiàn)上面的問題,合理的邏輯必然是:孩子需要比得到別人的喜愛更為重要的一些東西,這些東西也必然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本東西,如果它不是食物和水——我們稱為生理營養(yǎng)的東西,那么,它是什么呢? 經(jīng)過十多年時間,在積累了超過一萬個個案后,2001年,林博士提出了“心理營養(yǎng)”的概念。一個人7歲前,他所需要的心理營養(yǎng)如果沒有得到滿足,他的一生都會處在尋找當中,并會因缺乏和尋找而帶來各種問題。令人驚奇和興奮的是:只要父母親開始加強對孩子的心理營養(yǎng),孩子的生命就真的如同得到了滋養(yǎng),生命的“五朵金花”就能粲然綻放。
推薦序一
只有她能讓我相信:養(yǎng)孩子不是什么困難的事——鐘煜
第一次聽林文采老師的課,女兒剛出生兩個月。在燥熱的七月,我背著吸奶器,穿越小半個北京,啃哧啃哧地上完了第一個階段的薩提亞課程。事實證明,那是我為剛成為媽媽的自己,為剛到這個世界的女兒做的最好的一件事。
在育兒雜志做了十三年主編,有超過一半的時間有幸邀林老師做專家,得以繼續(xù)汲取營養(yǎng),支持我與女兒的成長路。那時候,心心念念地,就是希望林老師能出本書,將她的智慧與經(jīng)驗惠及更多的父母。如今終于讀到這本《心理營養(yǎng)》,歡喜莫名。
每個孩子本身都具有強大的生命力,但也需要足夠的營養(yǎng)才能長大。給孩子足夠的心理營養(yǎng),是林老師親子育兒觀的核心。然而在為林老師的書寫推薦文字的時候,我感慨最多的,還是身為媽媽,我自己從林老師那里獲得的營養(yǎng)。
第一種營養(yǎng):“父母總是會以當下之所知所能,做出對孩子最好的選擇。”
這句話,除了出差的路上,加班的夜晚會在心頭默念,聊以自慰,更多的是從中獲得安定的力量。在育兒信息和選擇紛亂龐雜的大環(huán)境里,在與女兒相關的大事小情上,我會審慎決定,但基本不后悔。這世間的事,本沒有什么是READY的,我相信我已經(jīng)做了我能力所及的最好的事。
與此同時,在不斷反省自己成長經(jīng)歷的過程里,也靠著這句話,慢慢與我的父母和解。若你也和我一樣因為孩子的關系要重建三代同堂的家庭,相信你會明白,這種和解有多重要。
第二種營養(yǎng):對孩子來說,“溫和而堅持”的媽媽就是合適的。
這是我得到的“怎樣做個好媽媽”的最好的建議,恨不得刻在腦中,時時自省。
日常小事難免會對女兒時有責備,勉力做到不諷刺,不指桑罵槐,不帶個人情緒,不翻舊賬。
成長大事間歇性地會有迷茫,但看到女兒也一天天平靜自在地成長,逐漸在對自己、對他人、對周遭環(huán)境的心境上展現(xiàn)出“溫和而堅持”的狀態(tài),也就愈加自信起來。
第三種營養(yǎng): “世上沒有一種叫做‘非如此不可’的事……不管媽媽最終做出的選擇是什么,沒有人可以批評她,因為每個人的情況都不相同。”
我都奇怪自己能對這些話記得那么深,甚至可以背出整段:“世上沒有一種叫做‘非如此不可’的事,尤其是時間、金錢,完全是選擇問題。當你的內(nèi)疚足夠大,你自然會減少工作量、減少應酬。當內(nèi)疚并沒有讓你做出改變時,至少可以說,內(nèi)疚沒有你內(nèi)心的某些需要重要。不管媽媽最終做出的選擇是什么,沒有人可以批評她,因為每個人的情況都不相同。”
這么多年糾結(jié)在顧工作還是顧孩子,自己帶還是老人帶,前進一步是歉疚,后退一步是不滿足,放手是不甘心,一力承擔又難以喘息。撞見這句話,如當頭棒喝,從此不再為難,也絕少抱怨。當年在喜愛的工作中全力以赴,如今慢慢退回家庭,重新調(diào)整生活的優(yōu)先級,都是安靜清晰的決定,都要感謝當年那一棒。
第四種營養(yǎng):“養(yǎng)孩子大概不是什么困難的事,若你養(yǎng)孩子養(yǎng)到雞犬不寧,那一定是你的方法有問題。”
呃,還是坦白吧,這一句,其實我本來想寫在第一個的,但是擔心太不嚴肅,耽誤了主題,F(xiàn)在在電腦上敲下這句話,我眼前還能看到林老師笑笑的樣子。她總是笑笑的,輕輕松松的,一副“世間本無難題”的模樣。她的聲音溫和緩慢,卻清楚又篤定。
在那些焦頭爛額、慌張無措的時刻,大概只有她能令我相信:養(yǎng)孩子不是什么困難的事。因為天大的難題在她那里,總能得到一針見血卻又春風拂面的開解。
借這篇文字,向林老師深鞠一躬——謝謝您,將我從“雞犬不寧”中解救出來,并且一步步將我?guī)弦粭l安靜從容的成長路。
我也相信,從這本書開始,會有更多的父母走上這樣一條路。
自序
“心理營養(yǎng)”的由來
在心理學界,心理營養(yǎng)這個名詞是由我在 2008 年正式提出來的,我也提出了有關這個名詞的系統(tǒng)理念。很多人很好奇,這個理念是如何發(fā)展出來的?我想有必要在這里簡單說明一下。
從 1990 年開始,我就在馬來西亞大量做個案,從那時到現(xiàn)在,我接觸了很多家庭,也接觸了很多所謂有“偏差行為”的孩子。很明顯的事實是,專注在改變孩子的行為不是根本之道,你處理了孩子的一個偏差行為,往往過了不久,第二個偏差行為又會出現(xiàn),這令父母和老師特別頭疼。當時我就發(fā)現(xiàn),根本之道是要改善孩子和父母的關系,一旦孩子和他的“重要他人”的關系得到改善,這個孩子的行為就會漸漸好起來,孩子會變得更有朝氣,更快樂,目標也更明確。因此,我們必須要問:親子關系為何如此重要?在和諧的親子關系中,孩子從父母身上得到的到底是什么?
對于我來說,孩子有偏差行為是很奇怪的一件事。作為一個人,生命的原本狀態(tài),必然是渴望人見人愛,被人喜歡和接納,而孩子肯定知道偏差行為只會給他們帶來排斥和厭惡,為何還是有那么多孩子樂此不疲呢?合理的邏輯必然是:孩子需要一些東西,這些東西比得到別人的喜愛更重要,這些也必然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本東西,如果它不是食物和水——我們稱為生理營養(yǎng)的東西,那么,它是什么呢?
2001 年,在做了超過一萬個個案后,就是在幫助無數(shù)家庭和孩子建立關系后,我開始教導父母親如何在實際生活中給予孩子我稱為“心理營養(yǎng)”的東西。令人感到驚奇和興奮的是:只要父母親開始對孩子做心理營養(yǎng),孩子就真的如同生命得到了滋養(yǎng),生命的“五朵金花”(我的另外一個理念,指的是人類的五大天性)就能綻放。這個結(jié)果屢試不爽。其中我們所針對的各種偏差行為,包括了精神疾病、厭食癥、不愿上課和自閉癥等等。
如同種子一樣,生命原本就在其中,但是如果沒有陽光、空氣和水,藏在其中的生命無法展開!人類也一樣,我們的生命有無窮的能力,但是如果沒有生理營養(yǎng),身體就不會健康;沒有心理營養(yǎng),心理的巨大能力也就無法實現(xiàn),“五朵金花”不能綻放,心理力量也只能奄奄一息。心理學原本就是現(xiàn)象學,1000 多個孩子得到心理營養(yǎng)之后的轉(zhuǎn)變,足以證明這個理論的實用性。
2008 年我開始到中國授課,教得最多的是親子課,講得最多的是“心理營養(yǎng)”這個理念。與我在馬來西亞得到的結(jié)果相同,許許多多學員告訴我,他們的孩子改變了;當他們把養(yǎng)育孩子的這些理念,用來對待自己,學習做自己的好父母(good enough parents)時,他們的生命、他們的關系、他們的生活素質(zhì),也都發(fā)生了改變。這種反饋很多很多,部分學員還把自己的經(jīng)歷寄給我,發(fā)表在我的 QQ 空間,讀者如果有興趣可以去看看,這種文章至今也有 1000 多篇。
我到中國不久,就開始在育兒雜志上傳授育兒方法,就是用“心理營養(yǎng)”的理念來詮釋幼兒的行為,并指導父母如何養(yǎng)育。每個月都由伍娜負責訪問我,然后寫成文字發(fā)表。當初并沒有出書的想法,但幾年下來,沒想到這些文字已經(jīng)有機會可以結(jié)集成書。這是我在中國出版的第一本書,心中自然無限欣喜。和伍娜的合作相當愉快,我們也成了很好的朋友,這本書能出版,伍娜功不可沒。和青豆書坊蘇元溝通時,大家都認為以“心理營養(yǎng)”為書名最為準確,因為心理營養(yǎng)理念的提出,也是我對親子關系、心理治療最大的貢獻。有關這一理念在心理治療上的運用,我會另文說明,這本書中主要是針對育兒而言。我可以很負責任地說,運用這個理念來育兒,既輕松,又有效。
我必須感謝其他兒童心理學家在兒童觀察和研究領域付出的努力,美國心理學家、人本主義心理學的主要代表人物卡爾·羅杰斯(Carl Rogers)以當事人為中心的治療法,英國精神分析學家溫尼科特(Donald Woods Winnicott)的客體關系理論都給了我許多的啟發(fā)。從大量書刊中,特別從我自身做個案的體驗中可以證實一件事 : 父母如果能對孩子無條件地接納、重視,給予足夠的安全感,給孩子肯定、贊美和認同,用自身作為模范,教導孩子如何處理生活,孩子自身的生命力就能被激活,他就有能力發(fā)展自己的特長,活得快樂和自在,如同他們初始來到這個世界的狀態(tài)。
我常說的話是:養(yǎng)孩子有什么難?如果養(yǎng)孩子養(yǎng)到雞犬不寧,十有八九是方法錯了,理念錯了!那么,現(xiàn)在或許是一個改正的機會。
五大心理營養(yǎng),“喂”出健康孩子!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健康成長?墒牵覀円苍S不知道,就像需要身體營養(yǎng)一樣,孩子在不同的年齡階段,還需要不同的心理營養(yǎng)。如果幼年時孩子沒有得到足夠的心理營養(yǎng),在其后的一生中他都會不斷尋覓,并因此引發(fā)各種狀況,直到找到曾經(jīng)缺失的心理營養(yǎng)。
第一個心理營養(yǎng):無條件的接納
0~3個月,孩子剛出生不久,他需要的第一個營養(yǎng)叫做:沒有條件的接納。
剛剛出生的孩子非常脆弱,他不能自己尋找食物,他要等待爸爸媽媽喂他,需要爸爸媽媽幫助他、安慰他、照顧他。其實小寶寶什么都知道,只是他不會說話,有需要時只能用哭來表達。
在需求表達那么不明確,未來的一切也都那么不確定的時候,最需要爸爸媽媽無條件地接納孩子。“你不知道以后我會不會孝順?你也看不出來我好不好看?你更不知道我乖不乖?但你就是盡你所能來滿足我、愛我,即使你什么都不知道!”這就是孩子渴求的、無條件的愛與接納。
第二個心理營養(yǎng):此時此刻,在你的生命中,我最重要
0~3個月的孩子還需要確定:“在你的生命中,我最重要,我是No.1。即使你很忙,即使你的身體不舒服,但如果你發(fā)現(xiàn)我餓了、生病了,你都會馬上放下所有的一切,先來滿足我。這樣,我就會知道,在你生命中,我是最重要的。”
對于母親而言,做到這些并不難。因為媽媽在生完孩子以后,會分泌一種叫本體胺的物質(zhì),促使媽媽心甘情愿地為孩子提供一切。生理上,提供乳汁;心理上,提供無條件的愛。在媽媽的眼里,孩子一定是最完美的,沒有任何事情比孩子更重要。
可是如果在寶寶0~3個月大的階段,由于某種原因,媽媽情緒發(fā)生變化,身體沒有正常分泌本體胺,那么爸爸就要承擔起這個任務:看護孩子,保護妻子。
如果這時,父母經(jīng)常吵架、打架,兩個人的精力都消耗在爭吵里,沒辦法照顧孩子,那么孩子就會在成長過程中,尋找另外一個人替代原本由父母扮演的“重要他人”的角色。
“重要他人”,是一個心理學的概念,它指的是在孩子心理人格形成及過程中,最具影響力的一個人。這個人的養(yǎng)育態(tài)度及行為舉止,將對孩子的成長形成決定性影響。這個人由孩子自己挑選,最初、最本能的選擇當然是爸爸媽媽,如果爸爸媽媽不行,他可能就會選擇祖父母、老師或其他長輩。
從這個人身上,孩子希望得到無條件的接納,希望成為這個人生命里最重要的人。如果孩子在小時候,沒有找到這樣一個理想的“重要他人”,那么他一生中都會一直去尋覓,直到找到為止。上小學,他會去找小學的老師。上中學,他會去找女朋友,會很早談戀愛。
他會非常希望彌補曾經(jīng)沒有從父母那里得到的“我最重要”的感覺,希望有人能把自己看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如果找不到,他就會一直帶著這個期待長大,帶著這個期待結(jié)婚。等到結(jié)婚,他也會一天到晚詢問:“在你的生命中,我到底排第幾?”問了又問試了又試:“我是不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如果我很任性、很壞、很糟糕,你還會那樣愛我嗎?”他會一直不斷地去尋找這個答案,從而導致他在人際交往中碰到很多問題。他也不太能夠全力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因為他會遇到那么多的困擾。
第三個心理營養(yǎng):安全感
從4個月開始,孩子進入另外一個階段——想要分離,成為一個獨立的人。
孩子本來和媽媽連在一起,出生時經(jīng)歷了生理上的分離。從4個月開始一直到3歲,是孩子要和媽媽或爸爸剪斷心理臍帶的過程。如果這個過程沒有做好,孩子永遠不知道如何獨立。這個階段,孩子需要的心理營養(yǎng)是:安全感。在安全感建立這件事情上,媽媽的作用大過爸爸,因為孩子分離的主要對象是媽媽。如果媽媽的狀態(tài)穩(wěn)定,孩子會很自然地走過這個分離期,并獲得安全感。那么,媽媽怎樣的狀態(tài),能給孩子提供最好的安全感呢?
首先,媽媽要情緒穩(wěn)定。常處于焦慮狀態(tài)的媽媽,很難心平氣和,她會擔心這個擔心那個,情緒容易失控。對孩子而言,最好的媽媽是愿意學習,讓自己情緒穩(wěn)定,跟隨孩子的成長而成長。如果媽媽認為自己有情緒問題,一定要想辦法處理好自己的情緒,然后再面對孩子。
我們常喜歡為孩子做我們“認為”最好的事情,而實際上,一個穩(wěn)定平和的媽媽只要做到陪在孩子身邊,觀察孩子需要什么,然后滿足他,就是孩子安全感的最好來源。我們會發(fā)現(xiàn)孩子在這個階段,時不時會跑回媽媽身邊,要媽媽抱抱,這時媽媽痛快地抱起他就好了。抱了一下,孩子有安全感了,要下來,那就放他下來,讓他自己去玩,不要打擾。他邀請你玩,你就陪他一起玩。順其自然,當孩子得到了安全感,他就會嘗試分離一點。安全感更多一點時,就再分離一點。總之,安全感吸收得越多,越容易分離,這是孩子心理的自然過程。一直不停地離開、回來、再離開、再回來……直到成為一個身體、心理上真正獨立的人。
相較而言,不好的做法是,今天媽媽心情很好,就把孩子抱起來玩玩、親親;等到心情不好或者很忙的時候,孩子一來她卻說,去去去,去找爸爸或者奶奶。孩子老來煩父母,是因為他需要的時候,沒有得到滿足,并不是因為孩子要的太多。
其次,注意夫妻之間的關系。父母能給孩子最好的東西,不是物質(zhì)。孩子那么小,對物質(zhì)沒有那么大需求,父母親之間良好的關系,才是孩子最渴望也最能給他安全感的東西。父母關系好,他自然很開心,因為父母是孩子全部的世界。如果父母經(jīng)常吵架,相互指責,孩子就會很害怕,而他無法表達害怕時,就會用很多古怪的行為來呈現(xiàn)。夫妻關系在孩子成長的頭幾年里,是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有的孩子到了四五歲甚至十幾歲還會拉著父母的衣角,到了要上學的時候,抱著門不肯出去,都是因為他不能獨立、不能分離?梢苑蛛x的人,是可以“以情相系”的人,如果孩子在拼命汲取安全感的這段時間,沒有得到“可以用情感和別人維持聯(lián)系”的安全感,整個人就會充滿不安和恐懼,那他自然就害怕分離、無法獨立。
這個階段中有一個養(yǎng)孩子最頭疼的時期——可怕的兩歲。為什么“可怕”呢?就是因為分離期的孩子,想獨立,卻沒有能力徹底與媽媽分離。這時,孩子對媽媽的要求特別高。因為沒有獨立的能力,他需要媽媽隨時看著他、保護他,并對他的行為有所反應,但是如果你真去幫他,他又不同意,因為他那么渴望獨立。所以,兩歲上下的孩子最常講的,就是兩個字:“不要!”面對孩子的這種“逆反”,我們要拿出“溫和而堅持”的態(tài)度。可以放手讓孩子自己探索的,大膽放手。確實有危險的時候,我們也能夠“溫和而堅持”地對孩子說“不”。“堅持”是指行為上堅決制止孩子不當或不安全的舉動,“溫和”是指當我們制止孩子時,態(tài)度上不帶有評判、指責的情緒。
第四個心理營養(yǎng):肯定、贊美、認同
當孩子進入四五歲這個階段,有了“我”這個意識的時候,他非常需要的心理營養(yǎng)是:肯定、贊美、認同。
如果說在安全感的給予方面,媽媽比爸爸更重要。那么在肯定和認同這個部分,爸爸的重要性要大過母親。父親對孩子的肯定、認同、贊美,不管是對兒子還是女兒,它的份量都特別重。如果父親愿意認真地對孩子說:“孩子,我很喜歡你,我非常高興你是我的孩子”,這句話孩子會記得一生,并且開心一輩子。
如果爸爸愿意去欣賞孩子并且用語言和行動表達出來:“你很棒,爸爸好愛你”,孩子會認為:“我很好,爸爸媽媽覺得我很可愛”,因此他會充滿自信,真正源自內(nèi)心的自信,他知道自己是個有價值的人。孩子有自信,認為自己有價值,他就會有一個新的我,并且明白“我是誰”,然后有信心去面對他的人生,面對人生中的各種問題、難題。
所以,請爸爸一定要這樣做!愿意肯定孩子,向孩子表達:“我很喜歡你,你很棒!”得到了爸爸的肯定,一個女孩子會覺得她是一個很好的女孩,做為女性她是有價值的。而一個男孩子,同樣會覺得作為一個兒子,他的男性角色是很好的,他是很好的男孩。也就是說,在性別的認同上,父親的作用更大。
第五個心理營養(yǎng):學習、認知、模范
6~7歲的孩子,特別需要的心理營養(yǎng)是:學習、認知、模范。
這個時期,要有一個人能做孩子的模范。這個模范可以幫助他解決這些問題:當碰到麻煩時,我怎么辦?如果心情不好,怎么辦?與別人的意見不同,我怎么辦?孩子需要學習如何管理他的情緒,如何處理他生活中的問題,而這份學習來源于一個模范。
對于孩子來說,他的第一個模范就是母親或者父親:當生活中遇到一些具體問題時,爸爸媽媽用什么態(tài)度來面對問題?用怎樣的方法來解決問題?將來這就是孩子走向社會后處理問題的示范和模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