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詞鑒賞辭典》(新一版)選錄的詞作,囊括了唐代、五代、宋代以及遼、金詞人的多數(shù)經典作品,涵蓋了一整部唐五代南北宋的詞史。選目精當全面是其主要特色。鑒賞文作者包括俞平伯、周汝昌、施蟄存、唐圭璋、沈祖棻、葉嘉瑩等一代國學名家、古典文學研究巨擘,分析解讀透徹明了,情理兼勝,質量上乘,是讀者了解認識唐宋詞藝術精髓、獲得文學滋養(yǎng)的捷徑坦途。
《唐宋詞鑒賞辭典》是上海辭書出版社中國文學鑒賞辭典大系之一。該書初版于1988年,審訂者為陳振鵬、李廷先、鐘振振。第二版于2011年修訂,審訂者鐘振振(負責全書鑒賞文章的審訂)、王兆鵬(負責詞學書目的修訂)、劉尊明(負責詞人小傳的考訂)。在選目與賞文撰寫方面,邀請了當時國內眾多著名的詞學專家共同參與,本著普及與提高并重的宗旨遴選篇目,撰寫賞文,編訂附錄,充分反映了當時詞學研究的豐碩成果與最高水平。全書共收錄唐、五代、兩宋、遼、金300余位詞人的詞作1500余篇。
本書新一版擬以第二版為基礎,增刪、改正若干舛訛,并對附錄作增補,新增制作詞人年表,使唐宋詞鑒賞辭典質量更臻精審完善。依照新一版版式對全書進行重新設計,使版面更加賞心悅目,全面提升本書的檔次和品位,以滿足不同文化消費層次的讀者需要。
《唐宋詞鑒賞辭典》是上海辭書出版社中國文學鑒賞辭典大系之一。該書初版于1988年,審訂者為陳振鵬、李廷先、鐘振振。第二版于2011年修訂,審訂者鐘振振(負責全書鑒賞文章的審訂)、王兆鵬(負責詞學書目的修訂)、劉尊明(負責詞人小傳的考訂)。在選目與賞文撰寫方面,邀請了當時國內眾多著名的詞學專家共同參與,本著普及與提高并重的宗旨遴選篇目,撰寫賞文,編訂附錄,充分反映了當時詞學研究的豐碩成果與最高水平。全書共收錄唐、五代、兩宋、遼、金300余位詞人的詞作1500余篇。《唐宋詞鑒賞辭典》(新一版)擬以第二版為基礎,增刪、改正若干舛訛,并對附錄作增補,新增制作詞人年表,使唐宋詞鑒賞辭典質量更臻精審完善。依照新一版版式對全書進行重新設計,使版面更加賞心悅目,全面提升本書的檔次和品位,以滿足不同文化消費層次的讀者需要。
上海辭書出版社文學鑒賞辭典編纂中心,專業(yè)的文學鑒賞辭典編纂機構,曾策劃編纂了上海辭書出版社“古文觀止與詩歌三百首鑒賞”系列以及“中國文學名家鑒賞”系列等精品圖書。
本書作者集合了中國現(xiàn)當代兩百多位古典文學界著名的專家學者,有唐圭璋、周汝昌、俞平伯、施蟄存、夏承燾、繆鉞、吳調公、沈祖棻、葉嘉瑩、王運熙、苑敏灝、袁行霈、鐘振振等。
唐·五代·北宋
李 白
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 3
憶秦娥(簫聲咽)………………… 5
韓 翃 柳 氏
章臺柳(章臺柳)………………… 8
楊柳枝(楊柳枝)………………… 8
張志和
漁父(西塞山前白鷺飛)………… 10
戴叔倫
轉應曲(邊草)…………………… 12
韋應物
調笑令(胡馬)…………………… 14
王 建
宮中三臺(魚藻池邊射鴨)……… 15
(池北池南草綠)……… 15
宮中調笑(團扇)………………… 16
(楊柳)………………… 18
釋德誠
撥棹歌(千尺絲綸直下垂)……… 19
劉禹錫
憶江南(春去也)………………… 21
瀟湘神(斑竹枝)………………… 22
白居易
憶江南(江南好)………………… 24
(江南憶)………………… 24
(江南憶)………………… 24
長相思(汴水流)………………… 28
(深畫眉)………………… 29
劉長卿
謫仙怨(晴川落日初低)………… 31
竇弘余
廣謫仙怨(胡塵犯闕沖關)……… 33
杜 牧
八六子(洞房深)………………… 35
皇甫松
天仙子(晴野鷺鷥飛一只)……… 37
浪淘沙(灘頭細草接疏林)……… 38
夢江南(蘭燼落)………………… 39
(樓上寢)………………… 40
采蓮子(菡萏香連十頃陂)……… 41
(船動湖光滟滟秋)……… 41
溫庭筠
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 43
(水精簾里頗黎枕)……… 45
(蕊黃無限當山額)……… 47
(翠翹金縷雙■■)……… 48
(杏花含露團香雪)……… 50
(玉樓明月長相憶)……… 51
(寶函鈿雀金■■)……… 53
(南園滿地堆輕絮)……… 54
(夜來皓月才當午)……… 56
更漏子(柳絲長)………………… 58
(星斗。………………… 59
(玉爐香)………………… 60
酒泉子(楚女不歸)……………… 62
(羅帶惹香)……………… 62
楊柳枝(館娃宮外鄴城西)……… 63
(織錦機邊鶯語頻)……… 64
南歌子(手里金鸚鵡)…………… 65
(懶拂鴛鴦枕)…………… 67
夢江南(千萬恨)………………… 68
望江南(梳洗罷)………………… 70
河傳(湖上)……………………… 70
蕃女怨(萬枝香雪開已遍)……… 72
(磧南沙上驚雁起)……… 72
韋 莊
浣溪沙(惆悵夢余山月斜)……… 73
(夜夜相思更漏殘)……… 75
(清曉妝成寒食天)……… 76
菩薩蠻(紅樓別夜堪惆悵)……… 78
(人人盡說江南好)……… 79
(如今卻憶江南樂)……… 81
(勸君今夜須沉醉)……… 82
(洛陽城里春光好)……… 84
歸國遙(金翡翠)………………… 86
(春欲暮)………………… 88
應天長(綠槐陰里黃鶯語)……… 89
(別來半歲音書絕)……… 90
荷葉杯(記得那年花下)………… 92
清平樂(野花芳草)……………… 93
(鶯啼殘月)……………… 94
(春愁南陌)……………… 95
謁金門(春雨足)………………… 97
(空相憶)………………… 98
天仙子(夢覺云屏依舊空)…… 100
(蟾彩霜華夜不分)…… 102
思帝鄉(xiāng)(春日游)……………… 103
女冠子(四月十七)…………… 104
(昨夜夜半)…………… 106
更漏子(鐘鼓寒)……………… 108
木蘭花(獨上小樓春欲暮)…… 109
江城子(髻鬟狼藉黛眉長)…… 111
河傳(何處)…………………… 112
司空圖
酒泉子(買得杏花)………… 113
韓 偓
生查子(侍女動妝奩)………… 115
李 曄
菩薩蠻(登樓遙望秦宮殿)…… 116
巫山一段云(蝶舞梨園雪)…… 118
張 曙
浣溪沙(枕障薰爐隔繡帷)…… 120
李存勖
一葉落(一葉落)……………… 121
憶仙姿(曾宴桃源深洞)……… 122
歐陽炯
三字令(春欲盡)……………… 123
南鄉(xiāng)子(岸遠沙平)…………… 124
(路入南中)…………… 125
(畫舸停橈)…………… 126
獻衷心(見好花顏色)………… 127
江城子(晚日金陵岸草平)…… 128
春光好(天初暖)……………… 130
清平樂(春來階砌)…………… 131
定風波(暖日閑窗映碧紗)…… 132
女冠子(薄妝桃臉)…………… 133
孫光憲
浣溪沙(蓼岸風多橘柚香)…… 135
(半踏長裾宛約行)…… 136
風流子(茅舍槿籬溪曲)……… 137
竹枝(門前春水)……………… 138
思帝鄉(xiāng)(如何)………………… 140
上行杯(離棹逡巡欲動)……… 140
謁金門(留不得)……………… 142
漁歌子(泛流螢)……………… 143
清平樂(愁腸欲斷)…………… 144
思越人(古臺平)……………… 146
和 凝
天仙子(洞口春紅飛簌簌)…… 148
春光好(■葉軟)……………… 150
江城子(初夜含嬌入洞房)…… 151
(竹里風生月上門)…… 152
(斗轉星移玉漏頻)…… 152
(帳里鴛鴦交頸情)…… 154
薄命女(天欲曉)……………… 154
馮延巳
鵲踏枝(誰道閑情拋棄久)…… 156
(梅落繁枝千萬片)…… 159
(煩惱韶光能幾許)…… 162
(幾度鳳樓同飲宴)…… 163
(幾日行云何處去)…… 164
(六曲闌干偎碧樹)…… 166
(花外寒雞天欲曙)…… 167
采桑子(小堂深靜無人到)…… 168
(花前失卻游春侶)…… 170
酒泉子(芳草長川)…………… 171
臨江仙(秣陵江上多離別)…… 172
清平樂(雨晴煙晚)…………… 173
醉花間(晴雪小園春未到)…… 175
謁金門(楊柳陌)……………… 176
(風乍起)……………… 177
虞美人(玉鉤鸞柱調鸚鵡)…… 179
(春風拂拂橫秋水)…… 180
歸自謠(春艷艷)……………… 182
(寒水碧)……………… 183
南鄉(xiāng)子(細雨濕流光)………… 184
長命女(春日宴)……………… 185
拋球樂(酒罷歌余興未闌)…… 187
(逐勝歸來雨未晴)…… 188
菩薩蠻(嬌鬟堆枕釵橫鳳) …… 190
三臺令(春色)………………… 191
(明月)………………… 191
(南浦)………………… 191
長相思(紅滿枝)……………… 194
李 璟
應天長(一鉤初月臨妝鏡) …… 195
望遠行(玉砌花光錦繡明) …… 197
攤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
玉鉤)………………………… 199
山花子(菡萏香銷翠葉殘) …… 201
魏承班
訴衷情(銀漢云晴玉漏長) …… 204
生查子(煙雨晚晴天) ………… 205
李 煜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 206
(風回小院庭蕪綠) …… 208
烏夜啼(昨夜風兼雨) ………… 209
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 ……… 210
(無言獨上西樓) ……… 211
一斛珠(曉妝初過) …………… 213
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 …… 215
臨江仙(櫻桃落盡春歸去) …… 216
望江南(多少恨) ……………… 217
(閑夢遠) ……………… 218
清平樂(別來春半) …………… 220
采桑子(轆轤金井梧桐晚) …… 222
喜遷鶯(曉月墜) ……………… 223
長相思(云一■) ……………… 224
搗練子令(深院靜) …………… 225
浣溪沙(紅日已高三丈透) …… 226
菩薩蠻(花明月暗籠輕霧) …… 228
(銅簧韻脆鏘寒竹) …… 229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 ………… 230
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 ……… 232
玉樓春(晚妝初了明肌雪) …… 233
謝新恩(秦樓不見吹簫女) …… 236
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 ……… 237
耿玉真
菩薩蠻(玉京人去秋蕭索) …… 239
徐昌圖
臨江仙(飲散離亭西去) ……… 241
薛昭蘊
浣溪沙(紅蓼渡頭秋正雨) …… 242
(傾國傾城恨有余) …… 243
謁金門(春滿院) ……………… 244
!
柳枝(吳王宮里色偏深) ……… 247
更漏子(星漸稀) ……………… 247
望江怨(東風急) ……………… 249
菩薩蠻(舞裙香暖金泥鳳) …… 250
(玉爐冰簟鴛鴦錦) …… 251
定西番(紫塞月明千里) ……… 253
江城子(䴔䴖飛起郡城東) …… 253
張 泌
浣溪沙(馬上凝情憶舊游) …… 255
(晚逐香車入鳳城) …… 256
臨江仙(煙收湘渚秋江靜) …… 257
柳枝(膩粉瓊妝透碧紗) ……… 259
江城子(碧欄干外小中庭) …… 260
(浣花溪上見卿卿) …… 260
河瀆神(古樹噪寒鴉) ………… 261
蝴蝶兒(蝴蝶兒) ……………… 262
酒泉子(春雨打窗) …………… 263
南歌子(柳色遮樓暗) ………… 264
牛希濟
臨江仙(洞庭波浪飐晴天) …… 265
生查子(春山煙欲收) ………… 267
(新月曲如眉) ………… 268
尹 鶚
臨江仙(深秋寒夜銀河靜) …… 270
菩薩蠻(隴云暗合秋天白) …… 271
李 珣
浣溪沙(訪舊傷離欲斷魂) …… 273
(紅藕花香到檻頻) …… 273
巫山一段云(有客經巫峽) …… 274
(古廟依青嶂) …… 275
南鄉(xiāng)子(煙漠漠) ……………… 276
(乘彩舫) ……………… 277
(漁市散) ……………… 278
(相見處) ……………… 279
(云帶雨) ……………… 280
菩薩蠻(回塘風起波紋細) …… 281
河傳(去去) …………………… 283
定風波(志在煙霞慕隱淪) …… 284
(雁過秋空夜未央) …… 285
臨江仙(鶯報簾前暖日紅) …… 286
毛文錫
更漏子(春夜闌) ……………… 288
甘州遍(秋風緊) ……………… 289
醉花間(休相問) ……………… 290
應天長(平江波暖鴛鴦語) …… 291
臨江仙(暮蟬聲盡落斜陽) …… 292
顧 夐
虞美人(深閨春色勞思想) …… 294
楊柳枝(秋夜香閨思寂寥) …… 295
訴衷情(永夜拋人何處去) …… 296
河傳(棹舉) …………………… 297
鹿虔扆
臨江仙(金鎖重門荒苑靜) …… 299
閻 選
浣溪沙(寂寞流蘇冷繡茵) …… 301
八拍蠻(愁鎖黛眉煙易慘) …… 302
毛熙震
臨江仙(幽閨欲曙聞鶯囀) …… 303
清平樂(春光欲暮) …………… 304
菩薩蠻(梨花滿院飄香雪) …… 305
敦煌曲子詞
鳳歸云(征夫數(shù)載) …………… 306
天仙子(燕語鶯啼三月半) …… 307
拋球樂(珠淚紛紛濕綺羅) …… 308
魚美人(東風吹綻海棠開) …… 309
(金釵釵上綴芳菲) …… 311
菩薩蠻(霏霏點點回塘雨) …… 312
(清明節(jié)近千山綠) …… 314
(香銷羅幌堪魂斷) …… 314
(枕前發(fā)盡千般愿) …… 315
(敦煌古往出神將) …… 317
浣溪沙(五兩竿頭風欲平) …… 318
望江南(莫攀我) ……………… 319
(天上月) ……………… 320
定風波(攻書學劍能幾何) …… 321
(征戰(zhàn)僂■未足多) …… 321
鵲踏枝(叵耐靈鵲多謾語) …… 323
南歌子(斜倚朱簾立) ………… 325
(自從君去后) ………… 326
無名氏
醉公子(門外■兒吠) ………… 328
菩薩蠻(牡丹含露真珠顆) …… 328
后庭宴(千里故鄉(xiāng)) …………… 330
呂 巖
梧桐影(明月斜) ……………… 331
王禹偁
點絳唇(雨恨云愁) …………… 332
寇 準
李 白(701—762)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東),隋末其先人流寓西域,白出生于安西大都護府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附近)。五歲時,隨父遷居綿州昌。ń袼拇ń停┣嗌忇l(xiāng)。二十五歲離蜀,漫游各地。天寶初供奉翰林,不久即遭讒去職。安史亂中,曾為永王李璘的幕僚,璘敗,李白被流放夜郎(今屬貴州),中途遇赦,往依當涂令李陽冰。卒于當涂(今屬安徽)。是唐代著名詩人,有《李太白集》。又,《尊前集》于李白名下錄詞十二首,其中《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和《憶秦娥》(簫聲咽)兩首,宋人黃昇譽為“百代詞曲之祖”(見《唐宋諸賢絕妙詞》),但后人疑非李白之作。
菩薩蠻 李 白
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 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
季節(jié)和時序對敏感的人常是觸發(fā)感興的媒介。黃昏,是動感情的時刻。風燭殘年的老人惆悵地倚閭盼望浪子歸家;懷春少女,望著湖中的鴛鴦,陷入了纏綿悱惻的相思之中;而那遠離鄉(xiāng)井的旅人,也不禁在異地的暮色中勾起濃重的鄉(xiāng)思,如果他湊巧是詩人,便會像孟浩然那樣地吟出“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宿建德江》),那愁思,正像薄暮的煙靄那樣侵入人的心頭,愈來愈濃郁,愈來愈
沉重,終于像昏暝的夜幕似的壓得人難以喘息。難怪詩人總愛融情入景地選擇“煙”來渲染惹愁的暮色,而不用華燈和暮歸者的喧笑。瞧,這首《菩薩蠻》正是用畫筆在廣漠的平林上抹出牽動愁思的如織暮煙。畫面的靜景帶有動勢,它暗藏著時間在瞬息之間的冉冉推移。當遠眺著暮靄籠罩的平林的第一眼,望中還呈現(xiàn)著寒碧的山光,該是太陽垂沒未久吧!只是詞人避免了諸如落日余暉這樣的明調子,以免損害蒼涼味的基調的統(tǒng)一罷了。但一
轉眼,暝色已悄悄地降臨了。這和英國詩人雪萊的名作《云》描寫暮夜遞嬗一樣:
當落日從明亮的海發(fā)出
愛情與安息的情熱,
而黃昏的堇色的帷幕也從天宇的深處降落……
但是,我們的詞人更著意在“暝色”之下用了一個神來之筆的“入”字,把暝色人格化,比作一個帶來了離愁的闖入者,比“夜幕”這一類平泛的靜物更能使景色活躍在讀者的心頭眼底。于是,高樓上孤單的愁人,就益發(fā)和冉冉而入的暝色融合在一起了。
這樓頭的遠眺者是因何而發(fā)愁呢?我們不禁要想起“盈盈樓上女,皎皎當窗牖”這兩句漢代古詩。她是在懷念、期待遠人。從下片,可以想象,那征人是已經有了行將歸來的消息了吧。但此刻,他在何處,在做什么?是日暮投宿的時候了,他正在走入一家村舍嗎?還是早已打尖,此刻正和旅伴在酒肆中暢飲,乃至在和當壚的酒家女調笑?或者,由于什么事情的牽扯,至今還未踏上歸程?向心頭襲來的各種怪異的聯(lián)想,不斷增添這女子的愁思。這里面當然也纏夾著往昔的甜美回憶,遐想著久別重逢的情景。這時令,正如李商隱所說的“心事如波
濤”,這樣那樣都會增添她期待的激情的濃度。
這惆悵、哀怨而又纏綿的期待,自然會使樓頭人產生有如王維詩“心怯空房不忍歸”的心情。這驅使她佇立于玉階,癡癡地、徒勞地茫然望著暮色中匆遽歸飛的宿鳥。鳥歸人不歸,觸景生情,這歸鳥又惹起無限愁思。那阻擋在她和征人之間的遙遠的歸程啊,這一路上不知有多少長亭、短亭!
眼前所見的日暮景色,這平林籠煙,寒山凝碧,暝色入樓,宿鳥歸林;心頭所想的那遠人,那長亭、短亭,以及橫隔在他們之間的迢遞的路程……真是“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歷來解說這首詞,雖然有不少論者認為它是眺遠懷人之作,但更多的人卻說它是羈旅行役者的思歸之辭。后一種理解,大概是受了宋代文瑩《湘山野錄》所云“此詞不知何人寫在鼎州滄水驛樓”一語的影響吧。以為既然題于驛樓,自然是旅人在抒思歸之情。其實,古代的驛站郵亭等公共場所以及廟宇名勝的墻壁上,有些詩詞不一定要即景題詠,也不一定是寫者自己的作品。細玩這首詞,也不是第一人稱,而是第三人稱。有如電影,從“平林”、“寒山”的遠鏡頭,拉到了“高樓”的近景,復以“暝色”作特寫鏡頭造成氣氛,最終突出“有人樓上愁”的半身鏡頭。分明是第三者所控制、所描摹的場景變換。下片的歇拍兩句,才以代言的方法,模擬出畫中人的心境。而且,詞中的“高樓”、“玉階”,也不是驛舍應有之景。驛舍郵亭,是不大會有高樓的;它的階除也決不會“雕欄玉砌”,正如村舍茅店不能以“畫棟雕梁”形容一樣。同時,長亭、短亭,也不是望中之景;即使是“十里一長亭,五里一短亭”中的最近一座,也不是暮色蒼茫中視野所能及。何況“長亭更短亭”,不知凡幾,當然只能意想于心頭,不能呈現(xiàn)于樓頭人的眼底。
李白究竟是不是這首詞的作者,也是歷來聚訟不決的問題。光以《菩薩蠻》這一詞調是否在李白時已有這一點,就是議論紛紜的。前人不談,現(xiàn)代的研究者如浦江清說其無,楊憲益、任二北等信其有;而它的前身究系西域的佛曲抑系古緬甸樂,也難以遽斷。有人從詞的發(fā)展來考察,認為中唐以前,詞尚在草創(chuàng)期,這樣成熟的表現(xiàn)形式,這樣玲瓏圓熟的詞風,不可能是盛唐詩人李白的手筆。但這
也未必可援為的據。敦煌卷子中《春秋后語》紙背寫有唐人詞三首,其一即《菩薩蠻》,亦頗成熟,雖無證據斷為中唐以前人所作,亦難以斷為必非中唐以前人所作,而且,在文學現(xiàn)象中,得風氣之先的早熟的果子是會結出來的。十三世紀的詩人但丁,幾乎就已經唱出了文藝復興的聲調,這是文學史家所公認的。六朝時期的不少吳聲歌曲,已近似唐人才開始有的、被稱為近體詩的五言絕句。以文人詩來說,隋代王績的《野望》:“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如果把它混在唐人的律詩里,不論以格律或以風味言,都很難辨別。這不過是信手拈來的例子。李白
同時人、玄宗時代的韋應物既然能寫出像《調笑令》(“胡馬,胡馬”)那樣的小詞,
為什么李白偏偏就辦不到呢?
總之,迄今為止,雖然沒有確切不移的證據,斷定這首詞必屬李白之作,但也沒有無法還價的證據,斷定確非李白所作。因此,歷來的詞評家都不敢輕率地剝奪李白的創(chuàng)作權,從宋代黃昇《花庵詞選》起到近人王國維,詞學大家都尊之為“百代詞曲之祖”。(何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