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往事 何大齊繪老北京民俗風情畫集》分冊精選作者在不同年代創(chuàng)作的一百五十八幀展現(xiàn)老北京民俗風情的畫作和詩文(及部分畫作創(chuàng)作草稿),配以介紹性短文,生動、真實地再現(xiàn)和還原昔日京城五行八作的繁榮景象,是不可多得的全面展示北京民俗文化的原創(chuàng)之作!堆嗑┩隆未簖R速寫·創(chuàng)作手稿集》分冊共分為“動物”“樹木·風景”“生活”“音樂·舞蹈”“京劇”“戲劇·曲藝”“熒屏”和“老北京民俗風情人物素材”等八個篇章,輯錄作者自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至今的三百余幅速寫創(chuàng)作手稿,配以作品創(chuàng)作背景和年代知識。這些手稿為創(chuàng)作民俗風情系列長卷畫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更是以相當?shù)乃囆g創(chuàng)作高度展示了各個年代民俗生態(tài)和文化傳承。
一百五十八幀展現(xiàn)老北京民俗風情的畫作和詩文,生動、真實地再現(xiàn)和還原昔日京城五行八作的繁榮景象,是不可多得的全面展示北京民俗文化之力作!
畫北京民俗風情畫是我多年的夙愿。我生于北京,長于北京,昔日京城的生活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家住在西黃城根,這里往西是白塔寺,往北是護國寺,這是兩個著名的廟會集市,是百業(yè)雜處之地。我童年就生活在這里,五行八作的人物形象現(xiàn)在回憶起來還是十分清晰,異常親切。我畫畫的興趣就是在這里培養(yǎng)起來的,我曾經(jīng)在這里畫了無數(shù)的速寫。
我描繪的對象,都是老北京的人與物:廟會上聽說書的老人、街市的小販、運菜的馬車、胡同里的老門樓、院子里的大槐樹、郊區(qū)農(nóng)舍、牲口棚……老北京的舊景舊情都保留在我的速寫本里,這不僅使我鍛煉了繪畫技能,也使我對老北京的民俗風情有了更加深刻的記憶和理解。
改革開放以后,北京發(fā)生了巨變,昔日京城的景物正在一天天地離我們遠去。這就促使我趕快把我記憶中的老北京往事畫下來,留下京城的舊影,寄托我對北京民俗風情的懷念,也使年輕的一代了解北京的過去。我陸續(xù)畫了一些老北京舊景舊情舊人。最近從中整理出一百五十八幅作品,每幅畫都配上短文以佐畫面,編成《老北京民俗風情畫集》卷。
為了讓大家了解這些民俗風情畫的創(chuàng)作背景,我把過去畫的速寫和創(chuàng)作手稿也挑選出一部分(共計三百余幅),按類編成《速寫?創(chuàng)作手稿集》卷!氨澈蟮墓适隆庇袝r更為生動、鮮活。
《老北京民俗風情畫集》與《速寫?創(chuàng)作手稿集》兩冊合成一函以《燕京往事》為題出版,要特別感謝張赤兵先生的促成。張先生俠肝義膽、古道熱腸,頗具古風而當世少有。
何大齊,特級教師。1940年生于北京,1964年畢業(yè)于北京師范學院(現(xiàn)首都師范大學)中文系,曾任北京教育學院石景山分院美術教研員,2009年被評為“全國先進老年教育工作者”。曾出版過“中國老年人書法教材系列”“中央國家機關老年大學教材叢書”等關于書法和速寫創(chuàng)作專著和教材20余部。
上冊目錄:
燕京往事紀略/上.一
賣 青 菜 的/上.一二
賣 雞 蛋 的/上.一四
賣炸灌腸的/上.一六
賣 切 糕 的/上.一八
賣掛拉棗的/上.二〇
賣“糖仔兒”的/上.二二
賣大糖葫蘆的/上.二四
賣 胡 琴 的/上. 二六
唱話匣子的/上. 二八
磨剪子、磨刀的/上. 三〇
鋦盆、鋦碗的/上. 三二
修 籠 屜 的/上. 三四
修 鞋 的/上. 三六
修理雨傘、旱傘的/上. 三八
縫 窮 的/上. 四〇
算 命 先 生/上. 四二
送什錦盒的/上. 四四
賣“哭來笑去散”的/上. 四六
掏 大 糞 的/上. 四八
打 小 鼓 的/上. 五〇
舊 書 攤 兒/上. 五二
賣鵝毛扇的/上. 五四
撿破爛兒的/上. 五六
湖 筆 店/上. 五八
玩 抖 空 竹/上. 六〇
賣 水 果 的/上. 六二
賣 香 瓜 的/上. 六四
賣 西 瓜 的/上. 六六
賣干鮮果品的/上. 六八
賣水蘿卜的/上. 七〇
賣 粽 子 的/上. 七二
賣山里紅的/上. 七四
賣鐵蠶豆的/上. 七六
賣 油 郎/上. 七八
賣 糧 小 販/上. 八〇
賣活魚、活蝦的/上. 八二
賣豬頭肉的/上. 八四
賣臭豆腐的/上. 八六
賣燒餅、油條的/上. 八八
賣 饸 饹 的/上. 九〇
賣刀削面的/上. 九二
賣糖炒栗子的/上. 九四
賣烤白薯的/上. 九六
賣 元 宵 的/上. 九八
茶 湯 攤 兒/上. 一〇〇
炸 肥 腸 的/上. 一〇二
餛 飩 挑 子/上. 一〇四
賣 爆 肚 的/上. 一〇六
賣粳米粥的/上. 一〇八
賣吊爐燒餅的/上. 一一〇
賣 面 茶 的/上. 一一二
炸 油 條/上. 一一四
酒 攤 兒/上. 一一六
賣炸小活蝦的/上. 一一八
賣羊頭肉的/上. 一二〇
賣豌豆黃兒的/上. 一二二
賣豆腐腦的/上. 一二四
賣老豆腐的 上. 一二六
賣 豆 汁 的/上. 一二八
賣棉花糖的/上. 一三〇
打冰盞兒的/上. 一三二
賣雪花酪的/上. 一三四
賣冰棍兒的/上. 一三六
賣冰糖葫蘆的/上. 一三八
賣大碗兒茶的/上. 一四〇
逛 廠 甸 兒/上. 一四二
賣噗噗噔的/上. 一四四
拉 洋 片 的/上. 一四六
捏江米人的/上. 一四八
套 圈 兒 的 上. 一五〇
打 鏜 鑼 的/上. 一五二
耍猴栗子的/上. 一五四
賣 空 竹 的/上. 一五六
賣氫氣球的/上. 一五八
唱 大 鼓 的/上. 一六〇
賣 風 箏 的/上. 一六二
賣 風 車 的/上. 一六四
賣兔兒爺?shù)?上. 一六六
面 具 攤/上. 一六八
賣 花 燈/上. 一七〇
吹糖人兒的/上. 一七二
賣草編玩具的/上. 一七四
耍 猴 兒 的/上. 一七六
耍 耗 子 的/上. 一七八
鳥 市/上. 一八〇
賣蟈蟈兒的/上. 一八二
賣蛐蛐兒的/上. 一八四
賣小金魚的/上. 一八六
天橋雜技頂碗/上. 一八八
摔 跤 的/上. 一九〇
燕 口 奪 泥/上. 一九二
修 表 的/上. 一九四
修理搓板的/上. 一九六
編 筐/上. 一九八
照 相 的/上. 二〇〇
代寫書信的 上. 二〇二
寫 對 聯(lián) 的/上. 二〇四
剃 頭 的/上. 二〇六
修 腳 的/上. 二〇八
掏 耳 朵/上. 二一〇
牙 醫(yī)/上. 二一二
游 醫(yī)/上. 二一四
賣 假 藥 的/上. 二一六
擦 皮 鞋 的/上. 二一八
送 水 的/上. 二二〇
賣 黃 土 的/上. 二二二
搖煤球兒的/上. 二二四
釘 馬 掌 的/上. 二二六
散 包 廚 子/上. 二二八
搖 鏜 鼓 的/上. 二三〇
賣 豆 紙 的/上. 二三二
打 瓢 兒 的/上. 二三四
賣 估 衣 的/上. 二三六
賣 舊 貨 的/上. 二三八
煙 攤 兒/上. 二四〇
賣 炭 的/上. 二四二
賣芝麻秸的/上. 二四四
賣花絳子、布帶的/上. 二四六
繞線的/上. 二四八
賣耳挖勺的/上. 二五〇
抬 花 轎 的/上. 二五二
拉 洋 車 的/上. 二五四
推獨輪車的/上. 二五六
趕 腳 的/上. 二五八
拉 冰 床 的/上. 二六〇
窩 脖 兒/上. 二六二
拉排子車的/上. 二六四
拉 駱 駝 的/上. 二六六
趕 大 車 的/上. 二六八
山 背 子/上. 二七〇
走 騾/上. 二七二
運 雞 鴨/上. 二七四
街 頭 藝 人/上. 二七六
數(shù) 來 寶/上. 二七八
江 湖 騙 子/上. 二八〇
桿 秤 作 坊/上. 二八二
拴 笤 帚/上. 二八四
拉 大 鋸 的/上. 二八六
鐵 匠 鋪/上. 二八八
磨 房/上. 二九〇
湯 鍋/上. 二九二
打 車 作 坊/上. 二九四
小 煤 窯/上. 二九六
冥 衣 鋪/上. 二九八
油 鹽 店/上. 三〇〇
散 燈 花/上. 三〇二
換 春 裝/上. 三〇四
賣 花 燈/上. 三〇六
過新年放鞭炮/上. 三〇八
提 籠 架 鳥/上. 三一〇
棋 攤/上. 三一二
腌 咸 菜/上. 三一四
蒸 窩 頭/上. 三一六
貼 餅 子/上. 三一八
包 粽 子/上. 三二〇
烘 籠/上. 三二二
接 生 婆/上. 三二四
轆 轤/上. 三二六
下冊目錄:
書畫同源小記/下. 一
動 物/下. 七
樹木?風 景/下. 三一
日 常 生 活/下. 八七
音樂?舞 蹈/下. 一三一
京 劇/下. 一八七
戲劇?曲 藝/下. 二二七
熒 屏/下. 二五三
老北京民俗風情畫人物素材/下. 二七三
上冊樣章:
燕京往事紀略
1945年1月,正是天寒地凍的數(shù)九寒天,我們全家從沙灘租住的房屋搬到西安門北黃城根的一所大宅院里定居。直到1966年夏天搬出,我們在這里度過了二十一個春夏秋冬。其間發(fā)生的各種各樣的國事、家事,一幕一幕,如夢如幻,時時在我腦海中閃現(xiàn)。這是我一生中十分難忘的一段人生經(jīng)歷。我只從中掇取幾個生活片斷,寄托我對那一段生活的情思。
祭灶
小時候最盼望的是過年。舊歷年是從臘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共二十余天,這是老北京民俗、民情大薈萃的時候。那時民間有個順口溜:“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糊窗戶;二十六燉大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蒸饅頭;二十九貼道祐;三十晚上闔家歡樂吃餃子!闭媸呛脩蜻B臺,這些都是讓孩子們興奮不已的趣事。
所謂“二十三糖瓜粘”,說的是老北京的“祭灶”習俗。我家后院住著遠房的親戚,我稱老人為“七爺”,管他的女兒叫紅姑,他家就供灶王爺。聽七爺說:灶王爺龕供在灶臺上方,看著一家人一年的生活,到年終要上天把一家人的善惡言行報告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將對這家人進行獎懲。等到除夕夜再把灶王爺迎回家中。
我十分好奇,灶王怎么上天?又怎么回來?七爺說:“二十三晚上來看祭灶歸天的儀式,你就明白了!焙貌蝗菀着蔚搅思涝畹娜兆,他上午就買回了關東糖和糖瓜,到了晚上,七爺鄭重地把灶王爺、灶王奶奶的畫像從佛龕上取下,供在祀案上。供品以關東糖和糖瓜為主,還備有一碟草料、一碗涼水。關東糖是給灶王吃的,后兩樣則是為灶王所乘馬匹準備的。上香后,七爺口中念念有詞:“上天言好事,好話多說,不好話少講!比缓竽闷痍P東糖在灶口上轉上幾圈,待糖遇熱融化的時候,馬上往灶王畫像的口部抹上幾下,又白又黏的糖飴粘在了畫像上。意思是把灶王的口粘上,不讓他上天說壞話。燒過香后,把灶王爺、灶王奶奶的畫像連同一碟草料燒掉,煙和灰塵騰空升起,灶王爺就是這樣升天了。再把涼水潑在地上,祭灶儀式就完成了。我們幾個孩子爭著吃掉又甜又黏的關東糖和糖瓜。在孩子的眼中這不過是一種有趣的游戲罷了,可是七爺卻十分虔誠認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