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昭定三國》司馬昭隨父司馬懿抗蜀,多有軍識。繼而逐步取代曹魏家族,專攬國政,后分兵三路伐蜀,成立晉朝,成了司馬家族一個新的傳奇人物。
本書采用通俗歷史的寫法,梳理司馬昭的一生經(jīng)歷。重點表現(xiàn)了司馬昭為官為政的智慧:如何平衡與父親司馬懿的關(guān)系,如何協(xié)調(diào)處理司馬家族內(nèi)部的矛盾,如何對抗曹魏家族并逐步取而代之。
《司馬昭定三國》首部司馬昭創(chuàng)業(yè)正史! 隱忍吞三國,一招定乾坤! 說透司馬家族崛起真相! 歷史上,打天下卻不稱帝的,都是牛人!曹操算一個,司馬懿和司馬昭算一雙! 三國時期,魏蜀吳對抗時,幾乎沒有人意識到司馬家族的雄心,司馬懿卻帶著一雙兒子在默默累積實力,做著最容易也最艱難的事情:等待。等待并非被動,而是在等待中廣納人才,在等待中逐一蠶食對手。歷史上能做到如此隱忍的,并非司馬父子獨有,但能夠做到手足同心,上下傳承,互不相疑,司馬父子堪稱英才。老子是如何打江山的?著名歷史學(xué)家李浩白先生在五卷本《司馬懿吃三國》中有過精彩的記述,這本書,就是告訴您,司馬昭是怎么守江山的。俗話說,打江山容易守住難。司馬昭是憑借什么做到的?司馬家族在與曹魏及其他勢力對抗時遭遇了什么?請看這本《司馬昭定三國》!
李浩白
重慶作家,新一代非虛構(gòu)歷史小說青年領(lǐng)軍人物,行文浩氣磅礴,著有《抗日援1592》(上下)、《司馬懿吃三國》(1-5)等歷史暢銷小說。
引子 一場突如其來的“清君側(cè)”
01 上陣父子兵,耗死諸葛亮
司馬昭被逼不過,只得厚了臉皮,恭然答道:“父帥,您可真要聽孩兒的實話?孩兒其實這么認為:父帥您的縝密細致未必高于諸葛亮,但您掌控大局和把握機遇的能力卻實在諸葛亮之上。孩兒最佩服您的是,只要失敗的損失程度不致影響大局,您在決策時寧可選擇自己可能失敗,也不會輕易放過任何一個機會!他諸葛亮負荷太多、慮患太深,就難以做到像您這般‘舉重若輕,縱橫自如’!”
02 不搶燙手芋,無人能與之爭
父親此時只要公然接受了丞相之位、九錫之禮,他和我司馬家就徹底站到了前臺,就會像當年的曹操一樣坐到炭爐上去被熊熊烈焰猛烤!首先,沛郡曹氏的所有宗親和外戚便會出于共同的利益而迅速聯(lián)手一致對付我司馬家;其次,一些居心叵測的方鎮(zhèn)大員,比如鎮(zhèn)東將軍王凌,他素來自恃功高資深,不服父帥,想必亦會蠢蠢欲動,伺機發(fā)難;第三,蜀寇和吳賊更會識出我大魏將有內(nèi)訌之亂,也會東西聯(lián)盟,并肩來犯!大哥,蜀中的諸葛亮是死了,但東吳的孫權(quán)、陸遜還在!以孫權(quán)之陰鷙詭詐、陸遜之文武兼?zhèn),我們怎可等閑視之?
03 做臣子的太過愛惜自己的羽毛,便是私念! 引子 一場突如其來的“清君側(cè)”
01 上陣父子兵,耗死諸葛亮
司馬昭被逼不過,只得厚了臉皮,恭然答道:“父帥,您可真要聽孩兒的實話?孩兒其實這么認為:父帥您的縝密細致未必高于諸葛亮,但您掌控大局和把握機遇的能力卻實在諸葛亮之上。孩兒最佩服您的是,只要失敗的損失程度不致影響大局,您在決策時寧可選擇自己可能失敗,也不會輕易放過任何一個機會!他諸葛亮負荷太多、慮患太深,就難以做到像您這般‘舉重若輕,縱橫自如’!”
02 不搶燙手芋,無人能與之爭
父親此時只要公然接受了丞相之位、九錫之禮,他和我司馬家就徹底站到了前臺,就會像當年的曹操一樣坐到炭爐上去被熊熊烈焰猛烤!首先,沛郡曹氏的所有宗親和外戚便會出于共同的利益而迅速聯(lián)手一致對付我司馬家;其次,一些居心叵測的方鎮(zhèn)大員,比如鎮(zhèn)東將軍王凌,他素來自恃功高資深,不服父帥,想必亦會蠢蠢欲動,伺機發(fā)難;第三,蜀寇和吳賊更會識出我大魏將有內(nèi)訌之亂,也會東西聯(lián)盟,并肩來犯!大哥,蜀中的諸葛亮是死了,但東吳的孫權(quán)、陸遜還在。∫詫O權(quán)之陰鷙詭詐、陸遜之文武兼?zhèn)洌覀冊蹩傻乳e視之?
03 做臣子的太過愛惜自己的羽毛,便是私念!
算得太過精明,毫無把柄予人,正所謂“水至清則無魚,人至聰則失機”。所以,有時候你明明知道有些事兒做起來會吃虧,但你該做還得去做!以大義而言之,桓范則此番逼我關(guān)中如此供糧,雖有強壓硬催之弊,但歸根到底也是為了大魏萬千受災(zāi)士庶在著想!
04 半信半疑,半遮半掩
其實不需鄧艾如此說明,司馬昭也清楚南安郡太守曹壽的這一層關(guān)系。但他待人行事向來是“信中有疑,疑中有信”,所以故意拋出那些問題來試探鄧艾敢不敢據(jù)實以答。畢竟曹壽是曹真的侄兒、魏室的宗親,鄧艾若敢在他面前直斥曹壽之非,則足以表明他的態(tài)度基本已然傾向司馬氏一派;若是鄧艾支支吾吾不敢正面針對曹壽,則他或許懷有游移觀望之心亦未可知。如今鄧艾回答了這些話,表明了他親馬疏曹的態(tài)度,司馬昭自然是可以完全放心了。
05 先敲山震虎,后虎口奪食
聽了司馬師這番話,楊護暗暗吃驚:好個司馬師!先前瞧他率性直爽、磊落坦然,說不定會遭人欺蔽,現(xiàn)在看來他卻是“小事未必細,大事不糊涂”的高明之士,一眼便覷破了曹忠的陰險用意并予以巧妙回應(yīng),讓這曹忠明白他自己的心計耍錯了對象!這一份暗暗的警誡震懾,至少可以逼得曹忠日后在與司馬師的交往之中“三思而行”,不敢公然使詐!
06 圍魏救趙,不動聲色最有效
池丘伯這時卻在心底暗暗長嘆一聲,與曹忠不動聲色地交換了一下眼神,彼此一瞬間都已明白:司馬師這是刻意借田小玉之手將那八百石大米盡行投入長安市坊間平抑被哄抬高漲的米價!他這招一出,直截了當?shù)刈岄L安士民看到了關(guān)中鎮(zhèn)西行營軍庫里糧食儲備綽綽有余,而市面上實則并無缺糧之憂,自然人人亦不用再去搶糧,而被自己蓄意炒熱的米價迅速便會應(yīng)聲回落,而他池丘伯囤積起來的那些大米也就積壓在倉底成了一筆外銷不動的“呆貨”了!司馬師今晚演的這一出“鴻門宴”把自己這一邊可真的是弄栽了!
07 征服就是徹底畏服
司馬昭笑了:“鄧將軍言過了。倘若昭現(xiàn)在手上執(zhí)有諸葛亮那時的權(quán)柄,或許還可舉三軍之力玩一出‘七縱七擒服氐蠻’的大戲!可是,現(xiàn)在昭沒有。所以,昭這一次征氐的目標是這樣的,只要打得氐蠻他們徹底畏服就夠了,不必為圖虛名而謀取他們對諸葛亮那樣的敬服。昭有自知之明,昭現(xiàn)在還不是諸葛亮!”
08 維穩(wěn)第一,攘外必先安內(nèi)
司馬昭眸中精芒隱隱一閃:“他曹壽乃是皇親國戚出身,就算他是擺明了要陷害我們,我們又能把他咋辦?陛下都是站在他那一邊說話的,誰還能給咱們主持公道?他不就是瞧著咱們在蛇盤山立了頭功眼紅得緊嗎?明天我讓孟牧君先發(fā)一道請功表的草稿送到他那里去聯(lián)署,在那奏稿里把他的功勞擺在頭一名,穩(wěn)住了他再說。日后,咱們在陣前營后多加提防也就是了……”
09 下沉到民間,一步就是真相
“啟稟司馬公子,這首詩是前不久一位名叫阮籍的酒客教給小女子的!鼻嗳竷汉瑴I而道,“他臨別時對小女子講,日后若是遇到有姓‘司馬’的客官,可以將此詩吟誦給他聽……”
司馬師盯著青雀兒的眼神不禁變得越來越亮。
10 謀定而后動,走一步看三步
“假設(shè)萬一韋方回到了南安郡而猝生異動,他終究已服了本公子的‘蝕心丸’,性命只可維持十日而已!那么,在這短短的十日之內(nèi),他就算捅破了這些‘內(nèi)情’又能攪得起什么風(fēng)浪來?他本來就是曹壽私自收用的蜀國降將,本公子還可借他之死攻擊曹壽‘私納蜀寇’、包藏禍心、事跡敗露而殺人滅口!”
11 捉賊捉贓,碩鼠一鍋端!
陳衡冷冷道:“曹校尉,您就按照安西將軍的手令辦吧!現(xiàn)在,太尉府軍師趙儼大人正在安西將軍府中等著陳某回去復(fù)命呢。他還拿了豐沛酒莊在雍州十三郡的各個分店掌柜就鎖在安西將軍府門外陪他一同等著吶……”曹忠就像被人當頭打了重重一棒。
12 該打則打,不可在落水狗面前裝君子
“您放心!這個責(zé)任不會由您來負的!”司馬昭忽又莞爾一笑,“就由昭來寫下這道親筆手令讓鄧將軍去馳援曹壽罷!但軍訣有云‘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鄧將軍在確保獅子口安全無恙的情形下,再選擇什么時機,采用什么方式去馳援曹壽,那就全靠他自己做主了,昭對此亦是鞭長莫及!”
13 走出樹林,不全是筆直的一條道
司馬師不禁幽幽一嘆:“罷了!父親大人既然寫得這般深切,師又有何言?古語有云‘逆而取之,順而守之’,我司馬家大業(yè)已然至此,唯有篤行到底了!只求上不違天,下不負民以得心安了!那么,牛伯,您準備如何處置羅杰一事?”牛恒恭然答道:“牛某定將此事做得天衣無縫。”
14 恰到好處,相互找一個臺階下
“太尉大人,既然現(xiàn)在連陛下也反過來求您了,您不如順勢來個‘痛打落水狗’,呈上一本彈劾表,把曹璠一派徹底打倒,永不翻身!您這個時候出手,魏室定然是毫無招架之力的!彼抉R懿此時卻顯得非常冷靜,雙眸之中炯炯生光:“畢竟陛下是天子,是君上,老夫總得給他一個臺階下吶!”
15 謀天下者,不謀虛名
朝廷把這一箱“萬民謝恩書”附于嘉勉詔之后送給了司馬懿。司馬懿卻恬然而笑,轉(zhuǎn)手便讓牛恒送給了司馬師,同時對其府中僚屬言道:“此乃子元功勞也,本座何與焉?本座從不掠人之美以為己有,況對子元乎?此書此詔,就交由子元自行珍藏,以資勉勵罷!”
上陣父子兵,耗死諸葛亮
等了這半天,司馬師終于插進來個“空檔”,向司馬懿開口道:“父帥,洛陽京師來了訊報:董昭司徒、崔林司空、高柔廷尉等元老重臣已經(jīng)決定在近期聯(lián)名上奏推戴您借平定蜀寇之功而入京晉升丞相之位,加享九錫之禮。孩兒等在此向您預(yù)賀了!”
司馬懿的面容始終沉靜如淵:“能夠返京執(zhí)掌相權(quán)、入統(tǒng)萬機,這自然是值得慶賀。但萬事不到最后一刻,誰能知道真正的結(jié)局會是什么吶?你且慢向為父預(yù)賀,也不要在外面泄了風(fēng)聲。咱們自己知道就夠了。”
司馬師沒料到父帥對這事兒態(tài)度竟會如此平淡,不禁愣了一下:“是,孩兒明白了!
看到父親這般冷靜沉著,司馬昭卻在心中不禁暗暗嘆服:父親不愧是閱歷極深、修為有素的高人!能于榮辱進退之際看得如此透徹,只怕當年的太祖武皇帝曹操也有所不及!
司馬懿的心底卻是更有謀算:推戴他晉相加禮之事,自有夫人張春華在京師操持,倒不必太過在意。只是而今諸葛亮已死,關(guān)中局勢基本大定,兩個兒子在自己身邊也已調(diào)教了不少年頭,看來都成熟進步了許多,是到了該搭建平臺讓他倆自己去各展所長、嶄露頭角的時候了!師兒今年二十七歲,昭兒今年二十五歲,不趁這個時候再加幾分火力好好錘煉一番,錯過了“火候”就不好了!
他想到此處,心念忽地一轉(zhuǎn),當下便有了臨時考察他倆才識、能力的主意。于是,他坐回了帳中的熊皮榻床之上,正了正臉色,向司馬師、司馬昭二人發(fā)話問道:“為父聽得民間一直流傳著這樣一段諺語:‘天下英雄有誰人?北司馬、南諸葛,峰巒相峙兩不低!廊私哉J為為父與諸葛孔明才智相當、各有千秋。卻不知在你倆的心目中,是如何評斷為父與諸葛亮的?”
這個問題涉及孝道禮法之大本,司馬師和司馬昭兄弟二人互望了一眼,期期艾艾的,誰也不肯先行開口回答。
“唔……你們可是拘于禮教而不敢評議為父?”司馬懿的眉頭擰了起來,面色仍是毫不松動,“疆場之上、棋弈之間,說長論短、評得議失,何必拘于父子之禮?你們有何意見且就盡情道來,為父不會怪你們失禮的。子元,你是大哥,你先說!”
司馬師見父帥開口點了自己的名,知道不能再以虛禮回應(yīng),便整理了一下思緒,侃侃答道:“不瞞父親,其實在孩兒心目當中,并不以為諸葛亮算得什么‘命世雄杰’!他怎能和父帥您相提并論?”
“哦?”司馬懿眉峰一挑,“這是怎么一說?”
“依孩兒看來,當這個‘命世雄杰’,須有兩大條件:一是須有雄心壯志,二是須有雄才大略!彼抉R師講得興起,兩眼都灼灼放出光來,“單有雄心壯志,最多只能成為王莽、董卓之輩;單有雄才大略,最多也只能成為韓信、蕭何之流。所以,既有雄心壯志,又有雄才大略,才能成為漢高祖、光武帝那樣的命世雄杰!
“然而,以此而為圭臬,我們回過頭來反觀諸葛亮——孩兒認為他首先是‘有壯志而無雄心’。吞并九州、一統(tǒng)四海,這是他孜孜不倦、死而后已的壯志。這一點,誠然可嘉!可是論起‘化魚為龍、沖霄凌云’的雄心吶,他卻絲毫沒有!你看他幾番北伐,時常受到那劉禪小兒和偽漢東州派、益州派老臣們的牽制和非議,甚至還有人上奏攻擊他有‘不臣之心’!孩兒若是坐到諸葛亮的那個丞相位置之上,二話不說,必當先行廢了劉禪這個乳臭小兒,自己登基在位、大權(quán)在握,然后再毫無掣肘地來橫掃六合、蕩平天下!
“其次,諸葛亮是‘有大略而無雄才’。他每一次舉兵北犯,表面上看起來都是布局宏大、震懾人心,可就是做不到‘破格行險,出奇制勝’!我是不怎么佩服他的用兵之術(shù)的!他當日首出祁山之時若是聽從了部將魏延之策,由子午谷前來狙擊長安,我大魏豈不是難于應(yīng)付?可他拈輕拿重、猶豫不決,硬是沒敢邁出這一步!”
“大哥,你這話錯了!諸葛亮怎會料不到‘子午谷奇襲’之策?”司馬昭再也按捺不住,向司馬師哂笑而道,“他是在通盤權(quán)衡利弊得失之后,才不得已放棄了‘子午谷奇襲’之計的……魏延之計太過冒險,換了是大哥你在諸葛亮那個帥位上,你也不敢下此決斷鋌而走險的!”
“哦?”司馬懿雙眉一跳,目光炯炯地看著司馬昭,“子上,你憑什么判斷魏延當年的‘子午谷奇襲’之計是冒險乏用之策?你且細細講來。”
司馬昭迎視著司馬懿和司馬師分別從兩個方向投來的咄咄目光,神色泰然,娓娓言道:“對魏延當年的‘子午谷奇襲’之計,孩兒以前早有耳聞,也曾反復(fù)研究已久。他的原話是這樣講的:‘聞魏國安西將軍夏侯懋雖為駙馬,卻膽怯而乏謀。今若撥給末將精兵五千、糧卒五千,直從褒中而出,循秦嶺而東,順子午谷而北,不過十日可到長安。懋聞末將殺到,必棄城逃遁。長安城中唯剩御史、太守耳。橫門邸閣與散民之谷,至少可支用軍糧達六十日。而魏軍自東方合兵而來,尚須二十余日。丞相大軍此時亦已從斜谷趕到相援。如此,則一舉而咸陽以西可定矣!’
“他這條奇襲之計當中,有四大環(huán)節(jié)須得條分縷析、剖明虛實。父帥、大哥,你們且聽我細細道來:其一,魏延真的能在十日之內(nèi)率兵一萬闖出子午谷、直達長安城?據(jù)我所知,子午谷全長六百六十里,北谷口又離長安城一百里遠,則魏延要到長安須行七百六十里路程。算下來,魏延這一萬精兵須得每日趕完七十六里的路程才能在十日左右到達長安,而要在一日之內(nèi)趕路七十六里,最大的因素不取決于那五千精兵,而在于那五千糧卒!以每人每天食糧二斤為準,他們的五千糧卒每人須得至少負糧四十斤而行,方才勉強應(yīng)付得來。我也管過軍營的后勤事務(wù),知道這些糧卒負糧四十余斤,若每日疾行還是可以趕完七十六里路程的。所以,魏延似乎是能夠勉強率兵一萬在十日左右闖出子午谷、直達長安城的。”
“那不就成了?”司馬師雙手一拍,“只要他能殺出子午谷,后面的一切問題便會迎刃而解了!
“還不能這么說。”司馬昭微皺眉頭說道,“青龍初年,我曾經(jīng)親身去探過子午谷,那里面是峽谷對峙,中間河流湍急,全靠架在山崖腰際的窄窄棧道通行。倘若春雨連綿、山洪崩瀉,谷中棧道若被沖毀,則行軍趕路極為不易!而當年諸葛亮首出祁山,時機恰恰選在了仲春多雨之季!后來,故大司馬曹真不也是想從子午谷南下去奇襲漢中郡嗎?途中碰上了霖雨沖道,結(jié)果卻是‘發(fā)兵已逾一月而行谷才及一半’!所以,魏延欲在十日之內(nèi)闖出子午谷、直達長安城,還須占得天時之幸方可!不僅是天時之幸,他們闖進子午谷之際還須得不被我大魏的巡邏斥候察覺!這可又要承天之佑,不差分毫了!”
司馬師聽了,臉上微微一紅,口中兀自說道:“我魏軍的巡邏斥候當時只設(shè)在子午谷北口之外,當他們察覺蜀兵已然出谷之時,只怕早已晚了!”
司馬懿卻笑瞇瞇地看著司馬昭:“子上,你再繼續(xù)分析下去!
“其二,安西將軍夏侯懋是否一定就會舍棄長安而逃遁?就算魏延能在十日之內(nèi)打到長安城下,夏侯懋怎么會未戰(zhàn)而先逃?他固然膽怯乏謀,但安西將府署中當時的長史是郭淮將軍!郭淮將軍乃是老成宿將,他一定會力挺守城迎戰(zhàn)的!而且,長安西邊郿縣有大司馬曹真的十萬雄師勢為掎角,東邊又有洛陽京師中軍五萬由張郃將軍率領(lǐng)著疾馳來援——在這兩面夾擊之下,魏延的一萬人馬無疑是飛蛾撲火、以卵擊石!”
聽到這里,司馬師雙眉一豎,亢聲而道:“魏延可以奪取橫門邸閣的糧倉負險而守,同時靜待諸葛亮從斜谷道出兵來援!還有,二弟你剛才自己也說了,他若狙擊長安,就有可能將曹真所率的關(guān)中主力從郿縣吸引開——那么,這不正好為諸葛亮從漢中南鄭北出斜谷道打開了一絲空隙嗎?”
“這就是我接下來要說的第三個環(huán)節(jié)了:在十余萬大軍的圍剿之下,魏延能否及時搶占到橫門邸閣的糧倉?大哥,只怕魏延一出子午谷,便是烽煙乍起,四方傳警,橫門邸閣的倉卒們早就做好了守護準備。就算到了最后關(guān)頭他們守不住這些糧倉,還不曉得該放一把火統(tǒng)統(tǒng)燒了它們免得落入敵手?這樣一來,不等張郃率領(lǐng)中軍五萬從洛陽趕到,魏延和他的一萬蜀卒早已餓得人困馬乏,不堪一戰(zhàn)了!”
司馬師聽罷,臉上潮紅頓時更加濃了幾分,正欲開口強詞反駁,司馬昭卻不給他插話的機會,繼續(xù)微微笑道:“既然在前面這三個環(huán)節(jié)里魏延都是漏洞叢生,那么他所說的第四步‘諸葛亮于二十日內(nèi)由斜谷道北出來援’這一招還站得住腳嗎?有曹真大司馬的十萬雄師坐鎮(zhèn)郿縣,封堵斜谷道北關(guān),諸葛亮怎好去硬闖斜谷道?后來他不也是一直繞到祁山才從隴西發(fā)起了驚雷一擊嗎?在他繞道祁山的數(shù)十日內(nèi),魏延前有追兵、退無糧草,除了束手就擒之外,豈有他途?”
“好!好!好!”司馬懿“啪啪啪”地鼓起了掌,眉梢邊都淌出笑意來,“昭兒剖斷如流、算無遺策,為父佩服。確實,諸葛亮當時不敢采用魏延之計,亦是正如你今日所料一般!為父給你補充一個情況:當時諸葛亮總共擁兵才不過十一二萬,且又分出了兩萬人馬欲來新城郡呼應(yīng)叛臣孟達作亂,卻被為父一舉打退!他那時怎敢再拿一萬精兵給魏延去亂賭一把?師兒哪,你二弟這些分析確是精辟之極,你不可不服!”
司馬師也知道了自己先前確是想得不太周全,但在嘴上卻毫不服軟:“父帥,二弟講得固然有理,但孩兒仍是以為:用兵伐敵,就是要善于‘險中求勝’。一味只知道瞻前顧后、左計右算,哪里辦得成什么大事業(yè)?孩兒今日把話撂在這里,將來有一天咱們發(fā)兵征剿偽漢,屆時說不定還非得依靠‘破格行險,出奇制勝’這八個字不可!”
“大哥所言甚是!彼抉R昭莞爾而笑,“計中有計、變外防變、因勢利導(dǎo)、敢于行險,這本就是我們克敵制勝的必由之路。你的這些話,小弟一直都是深深贊同的。”
司馬師見到弟弟如此圓融通達,自己倒也不好意思與他硬擰下去了,只得干干一笑:“二弟你可堵得大哥我無話可說了!
司馬懿深深點了點頭,直盯著司馬昭:“昭兒,你還沒有正面評價為父與諸葛亮二人之間的長短優(yōu)劣吶!”
司馬昭被逼不過,只得厚了臉皮,恭然答道:“父帥,您可真要聽孩兒的實話?孩兒其實這么認為:父帥您的縝密細致未必高于諸葛亮,但您掌控大局和把握機遇的能力卻實在諸葛亮之上。孩兒最佩服您的是,只要失敗的損失程度不致影響大局,您在決策時寧可選擇自己可能失敗,也不會輕易放過任何一個機會!他諸葛亮負荷太多、慮患太深,就難以做到像您這般‘舉重若輕,縱橫自如’!”
司馬懿聽了,不以為忤,反而哈哈一笑,展顏笑道:“說得好!說得好!不過,你倆都說漏了一點,我司馬懿還有一長,是他諸葛亮永遠也無法比擬的——我司馬懿有子元、子上你們這兩個麟兒可以承襲大業(yè)、繼往開來,但他諸葛亮卻沒有后繼之材!有此一長,為父夫復(fù)何求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