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司湯達的代表作,也是法國第一部批判現(xiàn)實主義的杰作。小說緊緊圍繞主人公于連個人奮斗與最終失敗的經(jīng)歷這一主線,廣泛展現(xiàn)了“19世紀最初30年間壓在法國人民頭上的歷屆政府所帶來的社會風氣”,反映了19世紀早期法國的政治和社會生活中的一些本質問題。
本書這部作品是19世紀法國社會的風俗畫卷,全面地展現(xiàn)了當時法國從小城到省城直至京城的貴族、教會、資產(chǎn)階級和貧民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狀態(tài)。
本書是法國著名作家司湯達的代表作,是歐洲批判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作。小說緊緊圍繞主人公于連個人奮斗與最終失敗的經(jīng)歷這一主線,廣泛展現(xiàn)了“19世紀最初30年間壓在法國人民頭上的歷屆政府所帶來的社會風氣”,反映了19世紀早期法國的政治和社會生活中的一些本質問題。在藝術上,小說以深刻細膩的筆調,廣泛運用獨白和自由聯(lián)想等多種藝術手法,充分展示了主人公的心靈空間,挖掘出了主人公深層意識的活動,從而開創(chuàng)了后世“意識流小說”、“心理小說”的先河,司湯達因此被后人稱為“現(xiàn)代小說之父”。
司湯達(1783-1842),本名亨利·貝爾。法國19世紀杰出的批判現(xiàn)實主義作家。生于法國格勒諾布勒城。他早年喪母。父親是一個有錢的律師,信仰宗教,思想保守,司湯達在家庭中受到束縛和壓抑,從小就憎惡他父親。1799年,司湯達以優(yōu)異的成績畢業(yè)于當?shù)氐闹行膶W校,來到巴黎,在軍部謀到一個職務。從此,他跟隨拿破侖的大軍,參加了戰(zhàn)爭。
直到1814年,拿破侖垮臺,波旁王朝復辟,司湯達被“掃地出門”,他才不得已離開巴黎,僑居意大利的米蘭,在那里讀書、寫作,并且與意大利的革命黨人交往密切。1830年“七月革命”后,司湯達被任命為意大利一個海濱小城的領事,直至1842年逝世。
司湯達寫作很勤奮,給人類留下了巨大的精神遺產(chǎn),著名的短篇小說有《瓦尼娜·瓦尼尼》;長篇小說有《呂西安·婁萬》(又名《紅與白》)、《紅與黑》、《巴馬修道院》、《亨利·勃呂拉傳》等。除此之外還著有數(shù)百萬字的文論、隨筆和散文、游記等。
上卷
第一章 小城
第二章 市長
第三章 窮人的福祉
第四章 父與子
第五章 買賣成交
第六章 煩悶
第七章 親和力
第八章 小小風波
第九章 鄉(xiāng)間一夜
第十章 身為下賤心比天高
第十一章 夜色茫茫
第十二章 旅行
第十三章 網(wǎng)眼長襪
第十四章 英國剪刀
上卷
第一章 小城
第二章 市長
第三章 窮人的福祉
第四章 父與子
第五章 買賣成交
第六章 煩悶
第七章 親和力
第八章 小小風波
第九章 鄉(xiāng)間一夜
第十章 身為下賤心比天高
第十一章 夜色茫茫
第十二章 旅行
第十三章 網(wǎng)眼長襪
第十四章 英國剪刀
第十五章 雞鳴
第十六章 翌日
第十七章 首席助理
第十八章 國王駕臨維利埃爾
第十九章 思想招致痛苦
第二十章 匿名信
第二十一章 與當家人的對話
第二十二章 1830年的行為方式
第二十三章 一位官員的苦惱
第二十四章 省會
第二十五章 神學院
第二十六章 人世間富人缺少的是什么
第二十七章 初試人生
第二十八章 迎圣體
第二十九章 第一次提升
第三十章 野心家
下卷
第一章 鄉(xiāng)居的快樂
第二章 初人上流社會
第三章 第一步
第四章 德·拉莫爾府
第五章 敏感的少年、虔誠的貴婦
第六章 說話的腔調
第七章 痛風病發(fā)作
第八章 怎樣的勛章才能使人出類拔萃
第九章 舞會
第十章 瑪格麗特皇后
第十一章 一個少女的權威
第十二章 莫非是個丹東
第十三章 陰謀
第十四章 少女的情懷
第十五章 莫非是個圈套
第十六章 凌晨一點鐘
第十七章 古劍
第十八章 殘酷的時刻
第十九章 滑稽歌劇
第二十章 日本花瓶
第二十一章 秘密記錄
第二十二章 討論
第二十三章 教士、樹林和自由
第二十四章 斯特拉斯堡
第二十五章 道德的責任
第二十六章 愛情的道德
第二十七章 教會里最好的職位
第二十八章 曼儂·萊斯戈
第二十九章 煩惱
第三十章 歌劇院包廂
第三十一章 讓她恐懼
第三十二章 老虎
第三十三章 惡魔般的折磨
第三十四章 聰明的人
第三十五章 暴風雨
第三十六章 悔恨的細節(jié)
第三十七章 城堡塔樓
第三十八章 有權之人
第三十九章 陰謀
第四十章 平靜
第四十一章 判決
第四十二章
第四十三章
第四十四章
第四十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