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終于可以在世間所謂的污濁的地獄之中,心安理得地沿著自己確信的道路前進了。
本書為是日本近代著名文豪永井荷風的中篇小說集,收入永井荷風的4篇中篇小說。永井荷風的作品多以藝伎、舞女、咖啡館女招待等落入風月的女性為主角,以頹廢的筆觸記錄了在新時代的裹挾下耽溺于享樂的男男女女。他的作品總是透露著無以名狀的虛無質地,人們在道德與欲望的裂縫中無法安放自我的命運,又無法停止與他人之間糾葛、崩塌的關系。
◆光啟明治文學經(jīng)典系列,要了解現(xiàn)代日本的源頭,就要從明治文學讀起
◆三島由紀夫推崇的日本近代文豪,極盡絢爛香艷的唯美派代表
◆以備受爭議的絢爛香煙,佇立于虛無與享樂的深淵邊沿,目睹世情的怪異崩塌
【譯后記·節(jié)選】
荷風的江戶情,在他的幾部作品里無處不現(xiàn)。盡管幾部重要作品都流連于花街柳巷,但字里行間帶給讀者的更多是懷古傷今。發(fā)表于明治四十四年(1911 年)的《隅田川》,以父輩關切子侄的戀情為視點,講述了隅田川兩岸下町的風土人情。故事本是描寫主人公長吉對戀情及未來的焦躁和不安,但荷風卻以俳諧師松風庵的蘿月出場為安排,沿著隅田川,從小梅瓦町走到了今戶,直接把古樸的下町人情意境,與風物情趣的氛圍帶入了故事情節(jié)中,瞬間縮短了讀者與下町風情的距離,給讀者打開了通往江戶情懷的大門。品讀之際,耳畔恍似可以聽到那寂寂風鈴。
而在《濹東綺譚》中,荷風又化身為五十來歲的小說家,為躲避擾人的廣播,及廣播里九州方言的政論,獨自游蕩在玉之井,邂逅了二十六歲的私娼阿雪。故事看似波瀾不驚,但卻腹有乾坤。小說中,荷風又穿插構思了一篇《失蹤》的小說于其中,乍看與主情節(jié)無關系,但恰恰是荷風的有意而為,由此帶出了諫友神代帚葉翁。從文后的贅語中,不難看出荷風對摯友井上啞啞子及神代帚葉翁遙寄的哀思。文中無處不漫溢著濃郁的懷古情韻。在今天這個碧空如洗的日子,我該去給他們祭掃一下。那里的落葉,或是同我庭院里一樣,已是深深覆蓋了他們的長眠之地吧。由這一結尾或可看出,此文正是荷風對已逝的江戶文化的致敬。荷風曾說過 :正因看懂了憎惡,才會更加理解愛。
荷風的作品至今已過去將近一個世紀,但他的文字,讓我們生活在極簡社會的現(xiàn)代人,好似重溫了當年的繁華,打
動著我們對那份古樸的懷念,溫暖著我們這顆浮躁的心。我們不妨從他沉靜的文字,去理解他寫下的孤獨,去感受他哀情背后的忿怒。
作家:永井荷風(18791959)日本小說家、散文家。1902年,受左拉影響,創(chuàng)作小說《地獄之花》,得到森鷗外推崇。1903年,游學美國、法國,深受法國唯美主義浸染。1908年歸國,發(fā)表《美利堅物語》《法蘭西物語》,轟動文壇。1910年成為慶應大學教授,主辦《三田文學》,該雜志成為唯美主義文學的陣地。幸德秋水事件后,轉向江戶文化尋求慰藉。他以小說和散文追尋瓦舍勾欄間的江戶遺跡,于游女的身姿、娼婦的隱泣中發(fā)現(xiàn)悲哀之美,在庶民感性放浪的生活里寄托對專制的抗議,在江戶的平民藝術中發(fā)掘東洋獨具的美學。代表作包括《隅田川》《梅雨前后》《濹東綺譚》等。
譯者:羅嘉,1993年畢業(yè)于日本國立京都教育大學美術系,譯有《袈裟與盛遠》《阿富的貞操》(芥川龍之介)、《中途下車》(宮本輝)、《一器一會》《東京日和》等。以獨特的古典色彩傳達著屬于明治時代的韻味和風貌。
濹東綺譚 .................. 1
背陰之花 .................. 113
隅田川 .................. 201
梅雨前后 .................. 263
譯后記 .................. 389
永井荷風簡略年譜 .................. 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