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從地理的構成為世界哲學史乃至世界歷史的發(fā)展提供了必要的自然環(huán)境的觀點出發(fā)。將中國哲學史和西方哲學史看成是同一個世界哲學史的不同發(fā)展階段, 根據(jù)世界哲學史的內在發(fā)展邏輯推演了哲學的34個先天位置, 亦即34個同時代人們所共享的思維傾向。并以對34個先天位置前后相續(xù)的發(fā)展過程與每個位置的內在發(fā)展步驟的推演為基礎, 來分析五大洲所有國家的地理意義, 以哲學與地理相結合的方式為探尋世界地理的地貌成因及礦產(chǎn)成因, 找到了一個全新的方法。
龍晶,籍貫海南文昌,1963年出生于海南通什鎮(zhèn)(今五指山市),哲學博士。1985年在廣東民族學院獲理學學士并留校任教。1994年赴自費留學,先后攻讀哲學專業(yè)于多倫多大學(本科學生)、麥克馬斯特大學(碩士)、圭爾夫大學(博士)。12年回國后任教于吉林大學哲學系至今。長期致力于中西哲學史的融會貫通,經(jīng)過二十多年的艱苦探索寫成了哲學原創(chuàng)著作《太極之音——中國文化復興之路》,初步形成了一個融合中西的哲學體系,將中西哲學史融會貫通成了世界哲學史,并在該著作基礎上寫成了《世界地理的哲學意義》,嘗試從世界哲學史的內在邏輯出發(fā)理解世界地理,借此探索人類走向天下大同的地理依據(jù)。
導論世界哲學史與世界地理
一、太極的發(fā)展過程
二、世界哲學史的內在邏輯
三、世界哲學史的特殊發(fā)展
四、世界哲學史的地理實現(xiàn)
分論世界地理的發(fā)展過程
一、中國
二、西歐
三、中國各省
1.河北
2.山東
3.安徽
4.江蘇
5.浙江
6.河南
7.陜西
8.山西
9.寧夏
10.湖北
11.青海
12.
13.
14.甘肅
15.四川
16.云南
17.廣西
18.貴州
19.湖南
.江西
21.福建
22.廣東
23.海南
24.臺灣
25.內蒙古
26.遼寧
27.吉林
28.黑龍江
四、朝鮮、韓國和日本
五、俄羅斯
六、東歐和北歐
七、土耳其、塞浦路斯和南高加索
八、西亞
九、中亞
十、南亞
十一、東南亞
十二、美國
十三、、格陵蘭和冰島
十四、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島
十五、南美洲
十六、非洲
十七、大洋洲
一、人類的家園
二、走出現(xiàn)代,走向大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