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真紅樹植被的修復(fù)與重建技術(shù)/019
第一節(jié) 秋茄(Kandelia candel)/020 一、對潮水淹浸的適應(yīng)能力/021 二、對不同鹽度的適應(yīng)能力/022 三、胚軸的性狀及貯藏方法/022 四、海上育苗技術(shù)/024 五、造林技術(shù)/025
第二節(jié) 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026 一、對潮水淹浸的適應(yīng)能力/027 二、育苗造林技術(shù)/028
第三節(jié) 紅海欖(Rhizophora stylosa)/032 一、宜林臨界線/033 二、人工幼苗的生長特征/033 三、育苗造林技術(shù)/036
第四節(jié) 木欖(Bruguiera gymnorhiza)/038
一、淹水脅迫條件下幼苗的生長和生理反應(yīng)/039 二、鹽脅迫對木欖生長的影響/040 三、母樹下的幼苗生長特征/040 四、育苗造林技術(shù)/043
第五節(jié) 桐花樹(Aegiceras corniculatum)/045 一、幼苗對梯度淹水的反應(yīng)/046
二、幼苗在淡水培養(yǎng)時的生長發(fā)育情況/046 三、育苗造林技術(shù)/047
第六節(jié) 老鼠籍(Acanthus ilicifolius)/048
一、水淹浸對種子萌發(fā)及幼苗生長的影響/049 二、鹽脅迫對種子萌發(fā)和幼苗萌根的影響/050 三、育苗造林技術(shù)/050
第七節(jié) 欖李(Lumnitzera racemosa)/054
一、種群分布與區(qū)系特征/055二、育苗造林技術(shù)/057
第三章 半紅樹植被的修復(fù)與重建技術(shù)/060
第一節(jié) 海漆(Excoecaria agallocha)/061
一、不同鹽度下的種子萌發(fā)及幼苗生長/062 二、育苗技術(shù)/064
第二節(jié) 楊葉肖槿(Thespesia populnea)/069
一、抗寒性、耐鹽性、耐水淹性/070 二、發(fā)芽試驗/073
三、不同基質(zhì)中的育苗試驗/074 四、不同肥料配比對小苗生長的影響/076 第三節(jié) 海忙果(Cerbera manghas)/079 一、抗寒性、耐鹽性、耐水淹性/080 二、不同貯藏方法對種子發(fā)芽情況的影響/081 三、不同基質(zhì)中的育苗試驗/083 四、不同立地(土壤)的造林試驗/084 第四節(jié) 水黃皮(Pongamia pinnata)/087
一、抗寒性、耐鹽性、耐水淹性/088 二、發(fā)芽試驗/089
三、不同基質(zhì)中的育苗試驗/090 四、園林大苗培育技術(shù)/091
第五節(jié) 銀葉樹(Heritiera littoralis)/095
一、抗寒性、耐鹽性、耐水淹性/096 二、不同貯藏方法對種子發(fā)芽情況的影響/097 三、不同基質(zhì)中的育苗試驗/098 四、園林大苗培育技術(shù)/099
第六節(jié) 玉蕊(Barringtonia racemosa)/103 第七節(jié) 黃槿(Hibiscus tiliaceus)/108 一、扦插育苗技術(shù)/110
二、實生苗生長節(jié)律及容器育苗技術(shù)/110
第八節(jié) 海濱貓尾木(Dolichandrone spathacea)/113 第九節(jié) 苦郎樹(Clerodendrum inerme)/117
第四章 外來紅樹植物的利用與防患技術(shù)/120 第一節(jié) 無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121
一、引種區(qū)的生態(tài)特性/122 二、育苗技術(shù)/130 三、造林技術(shù)/132
第二節(jié) 拉關(guān)木(Laguncularia racemosa)/136
第五章 困難立地環(huán)境的紅樹林營造技術(shù)/142
第一節(jié) 高鹽度海灘的紅樹林造林試驗/143 第二節(jié) 沙質(zhì)灘涂6種紅樹林樹種的造林試驗/146 第三節(jié) 沿海前沿深水潮汐困難地帶的紅樹林營造/148 第四節(jié) 漲退潮流速太快的江河出?跒┩康姆N植設(shè)施/1
第六章 紅樹植物病蟲害防治技術(shù)研究/155
第一節(jié) 紅樹林的有害生物概況/156 第二節(jié) 紅樹林藤壺危害及防治/159
一、種類及分布特征/159
二、附著的數(shù)量特征與生物生態(tài)因子的關(guān)系/159 三、附著對紅樹林幼樹生長的影響/163 四、藥劑防治/165
第三節(jié) 海桑屬灰霉病害及防治/166
一、發(fā)病癥狀/166 二、病原/166
三、發(fā)病規(guī)律及傳播途徑/167 四、防治措施/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