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曲英譯文化溯源》為研究中國古詩詞曲翻譯理論的專著。作者主要從文化層面探討古詩詞曲的可譯性,并以古詩詞曲的優(yōu)秀譯文展示其傳譯的要旨與技巧,供讀者參考與欣賞!豆旁娫~曲英譯文化溯源》可作為英語專業(yè)師生的參考教材,也可供中國古詩詞曲愛好者閱讀使用。
《古詩詞曲英譯文化溯源》融學術與藝術于一體。它把你帶到遙遠的年代,帶到令人難忘的歲月。那兒有“紅粉膩、嬌如醉”的景色,有“傾域”、“傾國”的佳麗,有“無窮處”的相思。你會找到美,感受到美,得到美的享受。翻開書,你就進入了甜美悠長的夢鄉(xiāng);合上書,夢鄉(xiāng)還會持續(xù)很久很久。
我到上海參加學術活動,與老朋友顧正陽教授聯(lián)系,得知他又有新書要問世——《古詩詞曲英譯文化溯源》。每有新書發(fā)表,顧教授總讓我先睹為快。我認真拜讀后,寫上幾句話,談談自己的一些想法,權充作序。
好的詩歌,包括民歌,是人們發(fā)自心底的聲音,人心是相同的、相通的。因此,無論是“下里巴人”的詩歌,還是文人雅士的詩歌;無論是西方的詩歌,還是東方的詩歌;無論是古代的詩歌,還是當代的詩歌,都能強烈地震撼人們的心靈。從這個意義上說,詩歌是可譯的。
文學翻譯,特別是詩歌翻譯,有兩個問題是無論如何都回避不了的,那就是語言與文化。而文化問題越來越受到譯者的關注。尤金·奈達(Eugene A Nida)就說:“對于真正成功的翻譯而言,熟悉兩種文化甚至比掌握兩種語言更為重要,因為詞語只有在起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義”。文化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從廣義的層面上說,文化包括了人類文明史進程中的任何標記;從狹義的層面上說,文化包括歷史、神話、傳說、傳統(tǒng)、習慣等等。人們對狹義的文化更有興趣,因為它更貼近他們的生活,更貼近他們的心。
顧正陽,上海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系教授。長期從事古詩詞曲英譯、英漢互譯的教學與研究。已出版《古詩詞曲英譯論稿》、《古詩詞曲英譯理論探索》、《古詩詞曲英譯美學研究》、《古詩詞曲英譯文化研究》、《古詩詞曲英譯文化視角》等古詩詞曲英譯方面的專著5部。
第一章 展現(xiàn)小畫——別樣的文化、別樣的美
第二章 古詩詞曲英譯中的鳥類文化
第三章 古詩詞曲英譯中的閨怨文化
第四章 古詩詞曲英譯中的樂器文化
第五章 古詩詞曲英譯中的宮廷文化
第六章 古詩詞曲英譯中的服飾文化
第七章 古詩詞曲英譯中的禪文化
參考文獻
后記
的顏色可改變,可變深、可變淡,甚至可以改換顏色,或無中生有——無顏色增譯顏色,或有變無——有色不譯出。小畫的聲音的分貝可能改變,可以變高,可以變低;頻率可以改變,可以變高,可以變低;聲音可以無中生有——無聲譯出聲音,或有變無——有聲不譯出。狀態(tài)可能改變,靜態(tài)可以變動態(tài),動態(tài)可以變靜態(tài)。其中一方面“有變無”造成另一方面的“無中生有”,這可以說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在極大多數(shù)情況下是“失之少,收之多。”動靜之轉移常常是為了寓靜于動、寓動于靜、以靜寫動、化靜為動。無論怎么變,有一點要特別注意——有一點是不變的,那就是讓譯語讀者見到浮在表面上的一點文化,讓他們見到冰山~角,或者冰山一角之一角,或者是一塊大冰塊;讓他們見到水面上的魚尾,或者濺出的白色小花,或者微微轉動的漣漪;讓他們知道這兒有文化,并且透過蛛絲馬跡的文化,結合詩歌意境,想象到大體的文化意義。通常是一個大的方向,不可能是精確的含義。譯語讀者的想象力有點像孫中山先生所說的“裝上了羅盤的帆船”,它們大多數(shù)情況下能到達大洋的彼岸,但不一定到達預定的港口。聯(lián)想之鳥一旦展翅,就會與本民族的文化聯(lián)系起來。特別是把自己經歷的刻骨銘心的事情,尤其是愛情(當然是失敗的愛情)聯(lián)系起來——飛向既遠又近——時間上已遠,但由于天天想到又覺得近——的往事,感受一番痛苦——得到滿足和愉悅。譯語讀者的審美旅途與源語讀者不盡相同,但得到的審美感受是一樣的。試從以下方法展示這幅小畫。
1.顯大畫現(xiàn)小畫沒有一幅圖畫是沒有人物的,有的由視覺而得,有的憑想象而見。有的清晰,有的模糊,有的時隱時見。那些“憑想象而見”的圖畫沒有人物,只有物象與景色。但人們通過細看——左看、右看、前看、后看、近看、遠看,不但能看到人物,還能看到人物的心情,因為正如塞繆爾所說:“一片風景就是一個人的心情。”實際上這是以小見大——風景是小畫,人物是大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