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詩圣杜甫詩作精華選本
★首批向全國推薦經(jīng)典古籍的優(yōu)秀整理版本
★ 版本完善,編校精良,每首作品都有詳細注釋、精彩解讀
杜甫字子美,生于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卒于唐代宗大歷五年(770)。杜甫一生創(chuàng)作的詩歌保存下來的共一千四百馀首,其中讀書游歷時期保留下來的作品較少,是他創(chuàng)作的準備期。困守長安時期他的生活和思想發(fā)生很大變化,創(chuàng)作逐步走向成熟。安史之亂中,杜甫創(chuàng)作了大量直接記錄時代變化和個人命運的作品,奠定了杜詩詩史性創(chuàng)作的基本面貌。成都和夔州生活時期,杜詩的創(chuàng)作數(shù)量多,題材、風格日趨多樣豐富。杜甫的詩歌由于其思想內(nèi)涵和藝術形式方面的典范意義,自宋代以來就廣受各層次讀者的歡迎,也引起注釋家和研究者的極大興趣。他的許多選注本都曾在普通讀者中產(chǎn)生較為廣泛的影響。本書的編選,就參酌清人及近代的選注本,選目力求包括杜甫廣為傳誦、有代表性的名篇,注釋較簡,但也力求穩(wěn)妥可據(jù),對讀者理解原作有所幫助。此次納入古典文學大字本叢書推出,采用大開本,正文版式疏朗悅目,大字護眼,整體裝幀簡潔典雅。
古典文學大字本叢書整體簡介:
★ 中國古典文學基礎作品精選。
★ 16開大本,正文版式大字疏朗,悅目護眼,封面簡潔典雅。
★ 版本完善,編校精良,詳細注釋、精彩解讀輔助閱讀。
中國古典文學包括詩詞文曲等多種題材,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載體,歷朝歷代也誕生了眾多閃耀于世界文學之林的文學大家。這套古典文學大字本叢書,精選基本的中國古典文學典籍和一些古代著名文學家的作品,包括先秦詩歌的代表《詩經(jīng)》和《楚辭》,歷代詩詞文的經(jīng)典選本《古文觀止》《千家詩》《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唐詩名家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隱的詩選和宋詞名家柳永、蘇軾、李清照、辛棄疾、姜夔的詞選。本叢書共16個品種,由古典文學專家精選、詳注、解讀,特以大開本大字簡體橫排,版式疏朗,賞心悅目,對于需要保護視力的讀者來說是很好的選擇。一套叢書在手,即可基本掌握中國古典文學的菁華,同時典雅的裝幀設計,大字護眼的正文版式,給您帶來舒適的閱讀體驗。
古典文學大字本叢書書目:
詩經(jīng)選 褚斌杰 注釋,方銘 選
楚辭選 陸侃如、龔克昌 選譯
古文觀止 吳楚材、吳調(diào)侯 編選
千家詩 谷一然 評注
唐詩三百首 蘅塘退士 編選,人民文學出版社編輯部 注釋
宋詞三百首 武玉成、顧叢龍 注
元曲三百首 張燕瑾、黃克 選注
李白詩選 熊禮匯 評注
杜甫詩選 謝思煒 評注
白居易詩選 孫明君 評注
李商隱詩選 董乃斌 評注
柳永詞選 王兆鵬、姚蓉 評注
蘇軾詞選 劉 石 評注
李清照詞選 陳祖美 評注
辛棄疾詞選 劉揚忠 評注
姜夔詞選 韓經(jīng)太、王維若 評注
前 言
杜甫字子美,生于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卒于唐代宗大歷五年(770)。他的祖籍是京兆杜陵(今陜西西安),出生于鞏縣(今河南鞏義)。他的遠祖杜預,是西晉著名軍事家和歷史學家。祖父杜審言是初唐著名詩人,唐中宗時官至修文館直學士。父親杜閑只作過兗州司馬、奉天令等官職。杜甫出生在一個世代奉儒守官(杜甫《進雕賦表》)、有良好文化傳統(tǒng)的家庭,他自己曾自豪地宣稱:吾祖詩冠古(《贈蜀僧閭丘師兄》),詩是吾家事(《宗武生日》)。他自述: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場。……七齡思即壯,開口詠鳳凰。九齡書大字,有作成一囊(《壯游》),年輕時便表露出優(yōu)異的文學才華。
杜甫的生平經(jīng)歷大致分為四個階段。三十五歲以前,是他讀書和游歷的時期。從二十歲起,他開始了十年左右的漫游。南至吳越,北達齊趙,其間曾于唐玄宗開元二十三年(735)二十四歲時回洛陽參加進士考試,但未考中。這一時期,他結(jié)交了李白、高適等著名詩人,度過了一段放蕩齊趙間,裘馬頗清狂。……快意八九年,西歸到咸陽(《壯游》)的生活。
玄宗天寶五載(746)杜甫三十五歲時來到長安,自此開始了十年的困守長安生活。天寶六載(747)他參加了一次特科考試,結(jié)果主持者李林甫以野無遺賢為辭黜落了所有參考者。此后杜甫四處干謁投贈,乞求汲引,有著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的慘痛遭遇。天寶十載(751),他又直接向皇帝進獻《三大禮賦》,得到賞識,獲得送隸有司,參列選序(《進封西岳賦表》)的資格。但待選的過程十分漫長,直到天寶十四載(755)才授官河西縣尉,后改官右衛(wèi)率府兵曹參軍。其間,杜甫一家難以維持生計,不得不送家人寄居奉先縣,乃至發(fā)生幼子饑已卒(《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的慘劇。
天寶十四載十一月,安史之亂爆發(fā),這是唐王朝由盛而衰的重要分界。此后三年,杜甫經(jīng)歷了陷賊與為官階段。戰(zhàn)亂爆發(fā)后,杜甫先是攜家人避難州。他自己只身奔赴靈武肅宗即位所在,途中被叛軍虜往淪陷的長安,八個月后才脫身逃出,于肅宗至德二載(757)五月抵達鳳翔。其后在肅宗朝任左拾遺,由于上疏救房而觸怒肅宗,于當年閏八月墨制放往州探家。還朝后終因房事件影響,于乾元元年(758)六月出為華州司功參軍。
乾元二年(759)秋關中饑饉,杜甫棄官西去,抵秦州,再往同谷,十二月動身入蜀,抵成都,從此開始了漂泊西南的生活。杜甫在成都營建草堂,有一段相對平靜的生活。代宗寶應元年(762)七月,成都尹嚴武被召還朝。少尹徐知道作亂,杜甫避亂梓州、閬州。廣德二年(764)春,杜甫本已打算自閬州轉(zhuǎn)道渝州離蜀,但得到重任成都尹的嚴武邀請,于是重回成都,入嚴武幕府,授檢校工部員外郎職。永泰元年(765)四月嚴武病逝,杜甫失去依憑,五月離開成都,乘船經(jīng)嘉州、渝州、忠州,因肺病和風痹之疾不得不在云安養(yǎng)病,半年后又遷往夔州,在夔州居住近兩年。大歷三年(768)春,杜甫放船出峽,到達荊州,又往公安,歲末再南去岳州。大歷四年(769)杜甫在潭州,因避湖南臧之亂又南下衡州。在經(jīng)過一年多的漂泊之后,大歷五年(770)秋詩人病逝于由潭州北返的船上。
杜甫一生創(chuàng)作的詩歌保存下來的共一千四百馀首,其中讀書游歷時期保留下來的作品較少,是他創(chuàng)作的準備期。困守長安時期他的生活和思想發(fā)生很大變化,創(chuàng)作逐步走向成熟。安史之亂中,杜甫創(chuàng)作了大量直接記錄時代變化和個人命運的作品,奠定了杜詩詩史性創(chuàng)作的基本面貌。成都和夔州生活時期,杜詩的創(chuàng)作數(shù)量多,題材、風格日趨多樣豐富。
在杜甫創(chuàng)作中始終貫穿著兩條線索,一條線索是國家命運和時代變化,另一條線索是個人遭遇和思想發(fā)展。杜甫的思想起點應當說與盛唐其他士人大體相同,李白等精神前輩對他的影響尤為明顯。他經(jīng)歷了壯游、縱酒、求仙訪道等等生活,為求進身也不得不投贈干謁,多方僥幸。盡管他有過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之類表達宰輔夢的夸張言談,但在實際求仕中他為自己規(guī)定的切實目標是:沉郁頓挫,隨時敏捷,而揚雄、枚皋之流,庶可及(《進雕賦表》)。然而,困守長安使他的基本愿望落空,生活每況愈下更使他對現(xiàn)實痛感失望,發(fā)出儒術于我何有哉,孔丘盜跖俱塵埃(《醉時歌》)的強烈質(zhì)疑。這不是詩人一時的憤激之詞,而是真實反映了作為舉子進身之階的儒術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命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