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價:49.8 元
叢書名:新工科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yǎng)計劃電子信息類專業(yè)系列教材
- 作者:鄭傳濤,劉洋 著
- 出版時間:2021/1/1
- ISBN:9787568066143
- 出 版 社: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 中圖法分類:TP368.1
- 頁碼:314
- 紙張:膠版紙
- 版次:1
- 開本:16開
MCS-51系列單片機與ARM單片機是目前嵌入式系統(tǒng)應用中的兩種重要單片機機型,在傳感、通信、計算機、控制等四大信息支柱技術領域均具有廣泛的應用。單片機的應用屬于芯片級應用,需要設計者掌握單片機的硬件結構與指令系統(tǒng),了解其它集成電路的應用技術,并熟悉設計單片機系統(tǒng)所需要的相關理論和技術方法。
作者結合自身在單片機應用技術與系統(tǒng)集成方面的科研經(jīng)歷和教學積累,以MCS-51單片機、ARM9單片機為主要對象,系統(tǒng)介紹了兩種單片機的原理與應用技術。具體內容包括:單片機發(fā)展與應用概述、嵌入式系統(tǒng)及其設計方法、單片機的硬件架構與原理、單片機的軟件設計、單片機存儲系統(tǒng)的擴展、單片機的定時/計數(shù)器及應用、單片機的并行口及其擴展與應用、單片機的中斷/異常及應用、單片機的串行通信及應用、單片機的數(shù)據(jù)采集及應用、單片機的輸出控制及應用、單片機的人機交互系統(tǒng)設計與應用。本書著重從實用化的角度闡述兩種單片機的核心技術,并采用對比的方式講述二者的知識點與應用技術的異同,使讀者能夠全面掌握單片機原理與應用技術。
本書可作為電子信息類相關專業(yè)的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學用書,也可作為從事自動控制、智能儀器儀表、電力電子、機電一體化以及各類單片機應用的工程技術人員、科研人員、電子愛好者的參考用書。
1.MCS-51和ARM屬于兩種架構的單片機,前者是后者的基礎,后者是前者的遞進。本書結合作者的科研項目經(jīng)歷和工程設計經(jīng)驗,著重從實用化的角度闡述兩種單片機的核心技術,并采用對比的方式講述二者的知識點與應用技術的異同,使讀者能夠全面掌握單片機原理與應用技術;2.本書作者具有豐富的教學與科研經(jīng)歷,形成了較好的教學積累(講義、課件、習題)、工程技術積累(項目與工程實踐案例、學生電子競賽作品),為編寫本書提供了大量的素材;3.教材內容注重多學科交叉融合;注重理論與實踐相融合;注重科研教學相融合;考慮普及性,強調實用型,力求“通用、實用、易用”;4.融入新技術、新方法,體現(xiàn)教材的時代性、先進性;5.本書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為出發(fā)點,讓學生在探究中學習,能夠使學生將學習過程由被動變?yōu)橹鲃樱?.本書配有多媒體教學課件和相關科研項目案例;本書是吉林大學本科“十三五”規(guī)劃教材。
1970-1980年代,人們采用超大規(guī)模集成技術(VLSI),將具有數(shù)據(jù)處理能力的中央處理(CPU)、存儲器(程序存儲器、數(shù)據(jù)存儲器)、輸入/輸出接口(I/O)、定時/計數(shù)器、串口等多個功能電路集成在同一個芯片上,構成一種片上計算機硬件系統(tǒng),從而形成了單片機。從本質來講,單片機是一種集成電路芯片,其硬件系統(tǒng)能夠在程序的控制下,準確、迅速、高效地完成程序設計者事先規(guī)定的任務。
不同的單片機有著不同的硬件特征和軟件特征,即它們的技術特征不盡相同。單片機的技術特征包括功能特性、控制特性和電氣特性等。硬件特征取決于單片機芯片的內部結構。用戶要使用某種單片機,必須了解該型號的單片機是否能實現(xiàn)需要的功能,是否符合應用系統(tǒng)所要求的特性與指標。軟件特征包括指令系統(tǒng)特性和開發(fā)支持環(huán)境。指令系統(tǒng)特性包括單片機指令的尋址方式、數(shù)據(jù)處理和邏輯處理方式等;開發(fā)支持環(huán)境包括指令的兼容及可移植性、支持的開發(fā)軟件及硬件資源。因此,要利用某型號的單片機開發(fā)實用化的應用系統(tǒng),必須掌握好單片機的技術特征。
單片機控制系統(tǒng)的優(yōu)勢在于,它能夠取代利用復雜電子線路、數(shù)字電路等構成的控制系統(tǒng),可以通過軟件實現(xiàn)控制功能,并做到智能化、高可靠和低功耗。目前,單片機的應用領域非常廣泛,例如,通信終端、家用電器、智能儀器儀表、過程控制和專用控制裝置。一般來講,單片機的應用屬于芯片級應用,需要用戶掌握單片機的硬件結構與指令系統(tǒng),了解其它集成電路的應用技術,并熟悉設計單片機系統(tǒng)所需要的相關理論和技術方法。
本書主要講授兩種架構單片機的原理與應用技術:MCS-51單片機(簡稱51單片機)和ARM單片機。在講授基礎知識的同時,結合作者的科研經(jīng)歷和教學心得體會,主要從應用的層面闡述單片機應用系統(tǒng)的設計理念、方法,并給出具有鮮明科研背景的工程應用實例。
鄭傳濤,吉林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集成光電子學國家重點聯(lián)合實驗室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紅外激光光譜學與氣體傳感系統(tǒng)。吉林省中青年科技創(chuàng)新領軍人才(2018),中國光學學會高級會員、吉林省光學學會高級會員、理事、激光光譜專委會委員,全國激光光譜技術學術論壇組委會委員,吉林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學位評定委員會委員。2005、2007年分別獲得吉林大學學士和碩士學位,2010 年獲得博士學位并留校任教。2013 年9 月被聘為副教授、碩士生導師。2016 年12 月被破格聘為博士生導師。2015 年7 月入選吉林大學優(yōu)秀青年教師培養(yǎng)計劃。2015 年9 月至2016 年9 月赴美國萊斯(Rice)大學做國家公派訪問學者。2018年9月被聘為教授。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子課題、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子課題等項目16項。發(fā)表第一(通訊)作者論文168篇(被SCI 檢索118篇,被EI 檢索50篇)。申請國家發(fā)明專利11 項(授權4 項)、出版學術專著1 本、獲吉林省自然科學學術成果獎1項(2014)。教改項目:1. 學術學位研究生核心課程建設與改革項目:《信息論》核心課程建設與改革 2014-2015 吉林大學 負責人 2. 吉林大學本科生“十三·五”規(guī)劃教材項目:單片機原理與工程應用2018-2020 吉林大學 負責人 3. 物理電子學學術學位研究生高水平課程體系建設 2014-2016 吉林大學 參加人 4.青年教師教學能力提升項目:新工科背景下《模擬電子技術基礎》“L-T-R”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改革研究 2019-2021 吉林大學 參加人5.在線課程項目:《模擬電子電路》 2019-2021 吉林大學 參加人教改論文:1. 第一作者.《信息論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教育教學論壇,2016,6:131-132。2. 通訊作者.本科生MCS-51 和ARM 單片機課程的關聯(lián)性教學,教育現(xiàn)代化,2018,35:252-253。3. 第三作者.基于LabVIEW 的抽象化模擬電路實驗教學系統(tǒng),吉林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2019,37(5):539-544。指導學生競賽獲獎:1. 2011.09,指導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國家二等獎(學生:田崇文、李艷婷、祝曉龍)2. 2011.09,指導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國家二等獎(學生:朱飛亞、王焱、宮振東)3. 2011.09,指導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吉林省一等獎(學生:田崇文、李艷婷、祝曉龍)4. 2011.09,指導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吉林省一等獎(學生:朱飛亞、王焱、宮振東)5. 2010.09,指導吉林省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吉林省二等獎(學生:張宗達、陳伯洋、李云超)6. 2010.09,指導吉林省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吉林省三等獎(學生:田崇文、李艷婷、王濤)7. 2012.09,指導吉林省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吉林省二等獎(學生:王雅超、張紅偉、于掌舵)8. 2012.09,指導吉林省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吉林省三等獎(學生:吳騰楓、蔡俊、孫迪)9. 2013.09,指導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吉林省二等獎(學生:王雅超、張紅偉、于掌舵)
第1章 單片機的發(fā)展與應用概述
1.1 51單片機的發(fā)展現(xiàn)狀與趨勢
1.2 ARM單片機的發(fā)展與現(xiàn)狀
1.3單片機的技術特點
1.4單片機的應用領域
1.5單片機的應用選型
1.6 51與ARM單片機的發(fā)展歷史與技術特點對比
思考題
第2章 嵌入式系統(tǒng)及其設計方法
2.1 嵌入式系統(tǒng)的概念及發(fā)展歷程
2.2 嵌入式系統(tǒng)的組成及功能
2.3 嵌入式系統(tǒng)的硬件
2.4 嵌入式系統(tǒng)的軟件
2.5 相關理論知識
2.6 嵌入式系統(tǒng)的選型
2.6.1 硬件平臺選型
2.6.2 操作系統(tǒng)選型
2.7 嵌入式系統(tǒng)的開發(fā)
2.8 嵌入式系統(tǒng)的集成與測試
思考題
第3章 單片機的硬件架構與原理
3.1單片機的片上結構
3.2單片機的時鐘系統(tǒng)
3.3 單片機的中央處理器
3.4 單片機的流水線架構
3.5單片機的存儲器組織
3.6 單片機的特殊功能寄存器
3.7 單片機的堆棧
3.8 單片機的異常與中斷
3.9 單片機的引腳與功能
3.10 單片機的工作方式
3.11 單片機的程序固化方式
3.12 單片機的最小系統(tǒng)
3.13 51與ARM單片機的硬件架構和資源對比
思考題
第4章 單片機的軟件設計
4.1單片機的編程
4.2單片機的匯編語言程序設計
4.3單片機的C語言程序設計
4.4單片機的C與匯編混合編程
4.5單片機的程序設計方法
4.6 51與ARM單片機的程序設計對比
思考題
第5章 單片機存儲系統(tǒng)的擴展
5.1 外部并行總線的擴展
5.2 51單片機的存儲系統(tǒng)擴展
5.3 ARM單片機的存儲系統(tǒng)擴展
5.4 51與ARM單片機的存儲資源對比
思考題
第6章 單片機的定時/計數(shù)器及應用
6.1 定時/計數(shù)器的一般工作原理
6.2 51單片機的定時/計數(shù)器
6.3 ARM9單片機的定時/計數(shù)器
6.4 ARM9單片機的看門狗定時器
6.5 51與ARM單片機的定時/計數(shù)器資源對比
思考題
第7章 單片機的并行口及其擴展與應用
7.1 輸入/輸出口特征及其一般擴展方法
7.2 51單片機的輸入/輸出口及其擴展
7.3 ARM單片機的輸入/輸出口及應用
7.4 51與ARM單片機輸入/輸出并口資源及功能對比
思考題
第8章 單片機的中斷/異常及應用
8.1 中斷/異常概述
8.2 51單片機的中斷系統(tǒng)及應用
8.3 ARM單片機的異常/中斷系統(tǒng)及應用
8.4 51與ARM單片機的中斷資源的對比
思考題
第9章 單片機的串行通信及應用
9.1 通信的概念
9.2 串行通信
9.3 51單片機的異步串行通信與應用
9.4 ARM單片機的異步串行通信設計與應用
9.5 異步串行通信電平及轉換
9.6 多機通信
9.7 同步串行通信
9.7.1 IIC
9.7.2 SPI
9.7.3 USB
9.8 51與ARM單片機的串行通信性能對比
思考題
第10章 單片機的數(shù)據(jù)采集及應用
10.1 開關量的采集
10.2數(shù)字量的采集
10.3 脈沖量的采集
10.4 基于ADC的模擬量采集與應用
10.5 基于VF變換的模擬量采集與應用
10.6 51與ARM單片機的數(shù)據(jù)采集功能對比
思考題
第11章 單片機的輸出控制及應用
11.1 開關量的輸出與控制應用
11.2 數(shù)字量的輸出與控制應用
11.3 脈沖量的輸出與控制應用
11.4 模擬量的輸出與控制應用
11.5 51與ARM單片機的輸出控制資源對比
思考題
第12章 單片機的人機交互系統(tǒng)設計與應用
12.1 單片機應用系統(tǒng)的輸入和輸出
12.2按鍵輸入設備的接口設計與編程
12.3 觸摸屏輸入設備的接口設計與編程
12.4 字符型輸出設備的接口設計與編程
12.5 數(shù)碼管的接口設計與編程
12.6 字符型LCD輸出設備的接口設計與編程
12.7點陣型LCD的接口設計與編程
12.8彩色LCD的接口設計與編程
12.9 語音輸出設備的接口設計與編程
12.10 51與ARM單片機的人機交互功能對比
思考題
參考文獻
附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