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因動機論》是當代著名社會心理學家伯納德•韋納成熟期的作品,提出了一種關于人際或社會動機的歸因理論,該書回顧了歸因研究領域的不同流派,通過對比彰顯歸因動機論的獨特性與普適性,以隱喻的手法闡釋各種社會語境中的情感與行動,形成完整的理論框架,并就人類生活中“為什么”與“有什么后果”做出解答。作者對歸因動機論有一個形象的比喻:生活是法庭,人是法官。個人需要對生活中發(fā)生的事情進行判斷,產(chǎn)生情感反應,進而做出行動。歸因理論對教育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等領域產(chǎn)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伯納德•韋納(Bernard Weiner, 1935— )當代著名社會心理學家,發(fā)展了著名的歸因理論。主要研究領域是社會心理學和教育心理學,研究興趣是動機、情緒與歸因。他曾發(fā)表了有關情緒和動機的多篇文章,出版了15本著作。于1990年獲得美國社會心理學會坎貝爾•唐納德卓越研究貢獻獎。
中文版序
自序
導讀
第一章歸因動機論:探究社會動機與正義
第二章檢驗歸因動機論:融合文化差異和個體差異
第三章道德情感及創(chuàng)造正面道德印象
第四章獎賞與懲罰
第五章深化法庭隱喻:歸因動機論有用嗎?
第六章結語:歸因動機論宣言
參考文獻
人名索引
主題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