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學在法國:18世紀至20世紀80年代》為列國漢學史書系之一。主要圍繞中國古典詩歌、中國古典戲劇、中國古典小說、中國現(xiàn)代文學、中國現(xiàn)代小說家、中國現(xiàn)代詩人、新時期中國文學在法國的傳播與影響,介紹了中國文學在法國的流布。國外的中國形象有美有丑,中國對外國的影響時強時弱,在世界文化對話中,中國的聲音或抑或揚。研究這一切,探索其規(guī)律,對于客觀、清醒地認識“自我”有無法替代的意義。同時,這種研究又是很好地了解他國文化的途徑,對于理解文化匯合的規(guī)律及世界文化發(fā)展趨勢,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錢林森教授的《中國文學在法國-18世紀至20世紀80年代》成書于20世紀的80年代末。算起來,那時我還是個才踏入法國文學大門——甚或還未見得跨進去——的年輕學子,對于做學問之類的事情一竅不通,只是憑著自己的興趣,讀了幾本當時市面上能夠找來的法國文學作品而已。待到90年代初,出了大學的門,讀到了錢教授的《中國文學在法國》,感受只能夠用“浩瀚”兩個字來形容:從17、18世紀的法國來華耶穌會士對中國的發(fā)現(xiàn),到20世紀法國對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翻譯、介紹和思考,三四百年間中國文學“西漸”法國的歷史,將近100位法國漢學家,都被容納在這部《中國文學在法國》里。在一個網(wǎng)絡尚不普及的年代,這樣一部基于中法文學交流史史料、中國文學法譯本,以及法國漢學界、文學界評論文章之上的學術專著得以問世,說到底,始終如一的熱情與堅持不懈的努力才是真正的支撐吧。
時光流轉,距離《中國文學在法國》初版已經(jīng)過去了30年的時間。在三十年的時間里,比較文學視域下的中法文學研究,無論是平行的,或者歷史的,都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變化的原因當然是多方面的,既有在前人的基礎上更進一步的種種探索,也有因為進入新世紀,文學流通、消費、研究的技術相較于上個世紀,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這樣的情形下,從兩個具體的語言文學之間的交流來說,在這30年發(fā)生的事件,恐怕比起前面的一百年,甚或兩三百年來,并不少。2012年,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時候,他已有9部小說被譯成法文出版,其中,就有《中國文學在法國》中提到的漢學家的努力。
我們當然可能會產(chǎn)生疑問,今天再版《中國文學在法國》的意義究竟是什么?在當今時代,如果這段歷史中所記述的時間點、事件甚至文本都以最小單位的方式散落在網(wǎng)絡上,只要我們需要,并且獲取了一定的途徑,就可以隨時用“大數(shù)據(jù)”將它們搜尋出來重新組合。而且,所謂的“大數(shù)據(jù)”甚至早已經(jīng)超出我們的想象,更是比我們的記憶準確,能夠為我們隨時提供需要的信息。
但是我想,再版《中國文學在法國》的意義就在于:它遠遠不是僅僅記錄一個虛擬空間里的時間點、事件甚至文本,它所做的,不是簡單地將這些東西聚攏來,而是要找到其中的邏輯。這個邏輯,不只是中國文學之于法國的邏輯,也同樣適用于法國文學之于中國,適用于比文學更大的文化。
這個邏輯,在樂黛云教授為《中國文學在外國》叢書所寫的序言里已經(jīng)說清楚了:“兩種文化的‘認同’絕不是靠一方的完全失去原有特色來實現(xiàn),絕不是一方對另一方的‘同化’和淹沒。如果兩方完全相同,就會失去‘交流’意義,無法產(chǎn)生新的因素!J同’,應是歧義在同一層面的‘共存’。這種‘共存’形成張力和對抗,正是這種張力和對抗推動事物前進”,因而,在一種文化對另一種文化的理解中,“必然存在著大量‘誤解’、改造(或日歪曲)和變形。一種文化受益于另一種文化,正是通過這種‘誤解’、改造和變形,亦即本民族文化的折射來完成的”。
《中國文學在法國》分為兩編,橫跨4個世紀,所有的筆墨都在“誤解”“改造”和“變形”上,或者說,在對中國文學進行解讀的“他者”的目光上。正是這樣的他者,也在不短的時間里,閱讀了包括《詩經(jīng)》,漢魏六朝的詩歌,唐詩在內(nèi)的古典詩歌,閱讀了包括《趙氏孤兒》在內(nèi)的古典戲劇,尤其是元雜劇,閱讀了包括《水滸傳》《紅樓夢》《金瓶梅》在內(nèi)的古典小說;同樣,在20世紀里,也是這樣的他者,閱讀了魯迅、巴金、茅盾和老舍,還有丁玲,閱讀了詩人艾青,甚至也閱讀了改革開放后的新時期中國文學——要知道,《中國文學在法國》停在80年代末,書中所謂的新時期中國文學也不過發(fā)展了10年的時間。
誠然,也正是這樣的他者,在很早就譯介了《趙氏孤兒》的同時,還把它改寫成了對于啟蒙時代影響深遠的《中國孤兒》。的確,紀君祥的《趙氏孤兒》在歐洲的翻譯、重新闡釋乃至再創(chuàng)造一直是東西文化交流史上一個特殊案例。它既是東西文化彼此呼應的起點,是西方發(fā)現(xiàn)東方,并依據(jù)對東方的理解和想象對自己的文化進行反思的開始,但同時,它也是在今天后殖民的理論框架中,“歪曲”和“改造”他者文化,為自己所用的典型范例。
錢林森生于1955年3月,籍貫浙江臨安,F(xiàn)為南京大學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研究所所長,系中國民主促進會會員、浙江省作家協(xié)會全委會委員。畢業(yè)于北京大學,在比較文學方面有較深研究,著作有《中國文學在法國》《法國作家與中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