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語言的運作--德國視角》是作者漢尼斯·科尼夫卡對自己過去
35年時間里所從事的法律語言學工作的詳細記述,尤其是對70年代以來德國專家證據(jù)領(lǐng)域進行了深度探討。《法律語言的運作--德國視角》涵蓋了該領(lǐng)域的所有主要方面,指出研究中的問題,并概述了法律語言學以后的研究任務和發(fā)展。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對美國和德國法律體系的對比。
這本《法律語言的運作--德國視角》所反映的是法律語言學家在德國的情形。正如作者漢尼斯·科尼夫卡所指,該書主要識別一些匿名文件的作者、分析語言以判定是否有誹謗發(fā)生,以及幫助解決商標侵權(quán)案件。這些年來,本書作者已經(jīng)處理過很多類似的案件,積累了大量可以與英語國家的語言學家們分享的知識和經(jīng)驗。
法律與語言:交匯處(代總序)
譯者序
序言
致謝
導論
德國語言專家證言在法庭內(nèi)外的應用
德國司法語境下語言專家證言的變化范圍
章節(jié)綜述及論文來源
第一部分 法律語言學的跨學科地位
第一章 法律語言學的“親屬”及“鄰居”
——跨學科視角
1.1 簡介
1.2 跨學科性:觀點與基本原理
1.3 法律語音學和,法律語言學的結(jié)構(gòu)異同
第二部分 德國法律語言學的早期研究
第二章 語言學家作為德國法庭上的專家證人
——以1970年代為視角
2.1 引言
2.2 應用語言學與理論語言學
2.3 “法律語言學”研究的跨學科地位及語言專家意見的
總體目標
2.4 案件A:分析文本含義
2.5 案例B:對原信息的出版更正或重述?
2.6 案例C:已出版文章的作者爭議
2.7 案例D:有關(guān)工作委員會會議記錄真實性的爭議
2.8 案例E:偽造的公司文件
2.9 法律語言專家意見在判定作者歸屬時的一些方法
特點
2.1 0案例I
2.1 l案例Ⅱ
第三章 法律語言的現(xiàn)狀和任務
——作者分析
3.1 簡介
3.2 論題1:語言學中的“個人習語”
3.3 論題2:“法律語言學”這一術(shù)語
3.4 論題3:法律語言學作為一門輔助性學科
3.5 論題4:“特征”作為語言學術(shù)語
3.6 論題5:作者分析的方法
3.7 論題6:理論思考的需求
3.8 論題7:法律語言學作為語言學的一個分支
3.9 論題8:法律語言學的次領(lǐng)域
3.10 論題9: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3.11 論題10:社會語言學框架內(nèi)的法律語言學匿名
作者分析
3.12 論題11:特定說話者行為的動態(tài)材料
3.13 論題12:語言學中的“區(qū)別診斷”
3.14 論題13:跨學科視角
3.15 論題14:對研究與案例的文獻編集
第四章 作為語言行為材料的“口令”
4.1 簡介
4.2 概念的起源和歷史
4.3 口令的描述性特征
4.4 口令顯著的結(jié)構(gòu)特征
4.5 口令的有效定義和發(fā)生領(lǐng)域
4.6 總結(jié)
第三部分 德國法律語言學的后續(xù)研究
第五章 德國:文字誹謗、語言學家和訴訟
5.1 引言
5.2 德國侮辱誹謗法
5.3 侮辱和其他違法行為的基本數(shù)據(jù)統(tǒng)計
5.4 德國誹謗法律之間的差異
5.5 一個典型侮辱案例:現(xiàn)代德語中的“情人”一詞
5.6 爭論點
5.7 法官與語言學家需相互學習的地方
5.8 語言學家專家意見在法庭內(nèi)外的作用9
5.9 展望和未來的任務
5.10 附錄I:實踐評論
5.11 附錄Ⅱ:一份語言專家意見原文
第六章 對作者和書寫/打字者的一種嘗試性分類
6.1 簡介
6.2 變化層面
6.3 對罪證文本作者和書寫者的特征以及變化的嘗試性分類
6.4 文本類型的應用語言學分類和刑法學分類之間的關(guān)系
第七章 法律語言學作者歸屬中拼寫材料的體系及證明潛勢
7.1 簡介
7.2 拼寫行為材料和匿名作者分析
7.3 匿名作者分析中書面語言行為材料的狀況及其功能
7.4 對法律語言作者歸屬中不明確的拼寫材料的描述
7.5 總結(jié)
第八章 法律語言作者分析中的拼寫材料
8.1 簡介
8.2 真實匿名信中的拼寫材料
8.3 拼寫行為連續(xù)體以及“特質(zhì)系數(shù)”對方法論的影響
8.4 語言學和拼寫特征在特定類型文本中的分布和局限性
8.5 總結(jié)
第四部分 展望以及未來的任務
第九章 語言和法律:一些需求
9.1 簡介
9.2 語言學家和法學家:自身以及相互的誤解
9.3 司法互動中的問題:“職業(yè)技巧”
9.4 語言學基礎(chǔ)研究和跨學科方案的固有缺陷
9.5 羔結(jié)
第十章 展望
參考書目
作者索引
德文關(guān)鍵詞索引
英文關(guān)鍵詞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