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對比語言學:歷史與哲學思考》內容包括:西方對比研究簡史、中國對比研究簡史、對比語言學的本體論、對比語言學的方法論等。在國際范圍內系統(tǒng)總結了西方的對比語言學歷史。重新梳理了西方對比語言學史的發(fā)展過程,把西方對比語言學的源頭往前推了一百多年。并對歷史上的重要作家作品及其影響作了分析介紹。同時對對比語言學學科的一些*基本的理論問題集中進行了討論,在梳理總結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明確提出了自己的主張。
《中西對比語言學:歷史與哲學思考》是國內對比語言學史論的著作,并且是一部系統(tǒng)而科學地論述對比語言學研究本體論與方法論的專著,為對比語言學研究提供了科學的方法論基礎及其所遵循的科學研究范式,對于語言學研究的進一步發(fā)展,繼而成為獨立的學科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中西對比語言學:歷史與哲學思考》榮獲2017年許國璋外國語言研究獎二等獎(一等獎空缺),該獎項為國內外語研究界的*獎。增訂版在內容上做了一定的調整和補充,增加了必需的事件、觀點,對于中國語言學建設乃至普通語言學研究有積極的促進意義。此外還在文字疏通和版面調整上下了極大功夫,以中英文雙語對照形式出版,便于讀者在閱讀過程中找到自己需要的內容。
潘文國,華東師范大學終身教授、博士生導師。華東師范大學校務委員會委員、應用語言研究所所長。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會長、中國音韻學研究會理事、上海語文學會副會長、上海翻譯家協(xié)會理事。華東師大對外漢語學科創(chuàng)始人和學科帶頭人。主要著作:《中文讀寫教程》、《英漢對比與翻譯》、《漢英語對比綱要》、《漢英語言對比概論》、《赫茲列散文精選》、《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圖典》、《中文研究與國際傳播》等。
導論:對比語言學的新進展
第一章 西方對比語言學研究
1.1 越過拉多和沃爾夫
1.2 對比語言學起源與西方對比語言學史
1.3 第一期(19世紀20年代至20世紀40年代):對比哲學思想的奠基
1.4 第二期(20世紀40-70年代):在主流語言學理論轉向中尋求立足點的開拓
1.5 第三期(1980年至今):走向宏觀和注重理論建構
第二章 中國對比研究簡史(上)
2.1 研究中國對比語言學史的意義
2.2 漢外對比研究發(fā)展史再探
2.3 第一期(1898-1921):比較與比對之間:《馬氏文通》及其意義
2.4 第二期(1922-1955):旨在建立漢語自身語法體系的對比研究
第三章 中國對比研究簡史(下)
3.1 第三期(1956-1976):暫擬系統(tǒng)漢語語法共同綱領的確立
3.2 第四期(1977-1989):旨在為二語教學服務的對比研究
3.3 第五期(1990-):瞄準普通語言學的漢外對比研究
第四章 對比語言學的本體論
4.1 從歷史到哲學
4.2 對比語言學的基礎論哲學語言觀
4.3 對比語言學的學科論目標與范圍
4.4 對比語言學的本質論對比觀與異同觀
4.5 對比語言學的再定義
第五章 對比語言學的方法論
5.1 方法論研究的回顧
5.2 方法論研究的原則
5.3 對比研究的出發(fā)點
5.4 對比的方向性
5.5 求同存異的方法論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