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賀集通行者多為《昌谷集》《李長吉集》,而《歌詩編》傳世稀罕。這部《歌詩編》為清初錢氏述古堂影宋抄本,以南宋時期臨安府刻書名家陳起父子書肆刻本為影本。共四卷,又有集外詩一卷,共收錄《李憑箜篌引》《金銅仙人辭漢歌》等二百余首詩。較現(xiàn)存早的傳本——蒙古憲宗六年(1256)趙衍刊刻的《歌詩編》多《集外詩》一卷。該抄本半葉十行十八字,無直格,白口,左右雙邊。書前有杜牧序一篇。書中鈐有“錢曾之印”、“遵王”、“述古堂圖書記”、“稽瑞樓”、“鐵琴銅劍樓”等收藏印鑒,可知其迭經(jīng)錢曾述古堂、陳揆稽瑞樓、瞿氏鐵琴銅劍樓等名家收藏,今藏國家圖書館。
★世所罕見的李賀詩集,一睹“詩鬼”想象之奇譎,辭采之瑰麗。
★高度還原宋刻本,再現(xiàn)宋版書疏朗雅潔之美。
★名家收藏,鈐印豐富。
★古法宣紙,精工細作。
李賀集多以《昌谷集》《李長吉集》布流,而《歌詩編》傳世稀罕。這部《歌詩編》為清初錢氏述古堂影宋抄本,共四卷,又有集外詩一卷。半葉十行十八字,無直格,白口,左右雙邊。
述古堂為清人錢曾齋號。錢曾(1629—1701),字遵王,號也是翁,又號貫花道人、述古主人。虞山(今江蘇常熟)人。清代藏書家、版本學家。錢曾繼承了其父錢裔肅的藏書,后來又得到了族曾祖錢謙益的絳云樓焚余之書,使藏書聚至4100余種,其中有很多宋元刻本和精抄本,成為繼錢謙益絳云樓和毛晉汲古閣之后的江南著名藏書家。錢曾的藏書室先后命名為述古堂和也是園。他重視宋元刻本及舊抄本,并認真校書,為古籍存真起了一定的作用。他還與當時的毛晉、毛扆父子,陸貽典,季振宜,馮舒、馮班兄弟,葉奕,顧湄等藏書家互通有無,易書抄校,從而使一些珍本秘籍得以流傳。錢曾編有三部藏書目錄:《述古堂書目》《也是園書目》和《讀書敏求記》。錢曾還著有《懷園集》《判春集》《奚囊集》《今吾集》等七部詩集,但只有《今吾集》在康熙年間有刻本傳世,其余民國前均未刊行。清初錢氏述古堂影宋抄本《歌詩編》書前有杜牧序一篇,因與通行本有異,故抄錄如下:
大和五年十月中,半夜時,舍外有疾呼傳緘書者。牧曰:“必有異,亟取火來!”及發(fā)之,果集賢學士沈公子明書一通,曰:“吾亡友李賀,元和中,義愛甚厚,日夕相與起居飲食。賀且死,嘗授我平生所著歌詩,離為四編凡二百二十三首,數(shù)年來東西南北良為已失去。今夕醉解,不復得寐,即閱理篋帙,忽得賀詩前所授我者。思理往事,凡與賀話言、嬉游,一處所,一物候,一日一夕,一觴一飯,顯顯然無有忘棄者,不覺出涕。賀復無家室子弟,得以給養(yǎng)恤問,常恨想其人,味其言,止矣。子厚于我,與我為賀集序,盡道其所來由,亦少解我意!蹦疗湎Σ还詴啦豢,明日,就公謝,且曰:“世為賀才絕,出前。”讓。居數(shù)日,牧深惟公曰:“公于詩為深妙奇博,且復盡知賀之得失短長!苯駥崝①R不讓,必不能當公意,如何?復就謝,極道所不敢敘賀,公曰:“子固若是,是當慢我!蹦烈虿桓覐娃o,勉為賀敘,然其甚慚。唐皇諸孫賀,字長吉。元和中,韓吏部亦頗道其歌詩。云煙綿聯(lián),不足為其態(tài)也;水之迢迢,不足為其情也;春之盎盎,不足為其和也;秋之明潔,不足為其格也;風檣陣馬,不足為其勇也;瓦棺篆鼎,不足為其古也;時花美女,不足為其色也;荒國陊殿,梗莽丘隴,不足為其恨怨悲愁也;鯨呿鰲擲,牛鬼蛇神,不足為其虛荒誕幻也。蓋《騷》之苗裔,理雖不及,辭或過之!厄}》有感怨刺懟,言及君臣理亂,時有以激發(fā)人意。乃賀所為,無得有是?賀能探尋前事,所以深嘆恨今古未嘗經(jīng)道者,如《金銅仙人辭漢歌》、《補梁庾肩吾宮體謠》,求取情狀,離絕遠去筆墨畦徑,間亦殊不能知之。賀生二十七年死矣,世皆曰:“使賀且未死,少加以理,仆奴命《騷》可也!辟R死后凡十五年,京兆杜牧為其序。杜序后為《歌詩編》目錄;次,《歌詩編》正文;次,集外詩目錄;次,集外詩正文。
《歌詩編》卷四后有“臨安府棚前北睦親坊南陳宅經(jīng)籍鋪印”一行,可知錢氏述古堂影抄底本為南宋時期臨安府陳起父子書肆刻本。因南宋陳宅經(jīng)籍鋪刻本已佚,故錢氏述古堂影宋抄本《歌詩編》具有極其重要的文獻資料價值。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錢氏述古堂影抄《歌詩編》,比現(xiàn)存最早的傳本——蒙古憲宗六年(1256)趙衍刊刻的《歌詩編》多《集外詩》一卷。
此書中鈐有“錢曾之印”、“遵王”、“述古堂圖書記”、“稽瑞樓”、“鐵琴銅劍樓”等收藏印鑒,可知,當年錢曾抄副后為其珍藏,后迭經(jīng)陳揆稽瑞樓、瞿氏鐵琴銅劍樓等名家收藏,今藏國家圖書館。(趙前)
李賀(790~816),字長吉。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省洛陽市宜陽縣)人。一生愁苦多病,27歲因病早逝。李賀是中唐的浪漫主義詩人,也是中唐到晚唐詩風轉(zhuǎn)變期的一個代表者。精于樂府,且善于熔鑄詞彩,運用神話傳說,創(chuàng)造出新奇瑰麗的詩境,在詩史上獨樹一幟,有“詩鬼”之稱。與李白、李商隱并稱唐代“三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