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我們
書單推薦
新書推薦
|
元曲三百首(“教育部統(tǒng)編《語文》推薦閱讀叢書”)
王國維有言,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學,楚之騷、漢之賦、六代之駢語、唐之詩、宋之詞、元之曲是也。作為元代文學的代表,元曲又包括雜劇與散曲兩部分。本書精選元代散曲318首,套曲、小令兼收,題材、風格多樣。持此一編,即可窺元代散曲之全貌。
前 言 王國維提出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學說,而所謂一代之文學,是指其成就后世莫能繼焉者也《宋元戲曲史·序》。這是極具見地的。一個時代各種文學樣式百花爭艷,但總有一種獨放異彩,不僅為同時代其它文體所不如,而且也為后世所莫能繼。這不僅與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風俗有關,也與文學的發(fā)展走向、文人的創(chuàng)作心態(tài)、時代的審美特質有關。所以,一代之文學不僅是一個時代文學的標志,也是文學發(fā)展史上的里程碑。而這一代之文學中就有元曲。這是歷代人們的共識。元人虞集和他的同時代人羅宗信都發(fā)表過此種見解。虞集云:嘗論一代之興,必有一代之絕藝足稱于后世者,漢之文章,唐之律詩,宋之道學,國朝之今樂府,亦開氣數音律之盛。其所謂雜劇者,雖曰本于梨園之戲,中間多以古史編成,包含諷諫,無中生有,有深意焉。是亦不失為美刺之端也?R《至正直記》卷三羅宗信則云:世之共稱唐詩、宋詞、大元樂府,誠哉!《中原音韻·序》王國維說得最為明確:楚之騷,漢之賦,六代之駢語,唐之詩,宋之詞,元之曲,皆所謂一代之文學!端卧獞蚯·序》 所謂元曲,包括兩部分:一為雜劇,有劇曲,有科白,以代言體的形式敷衍故事,供粉墨登場,舞臺演出之用,明人臧晉叔所選雜劇集即名《元曲選》;一為散曲,僅供清唱,沒有科白。由于我國地域遼闊,山川阻隔,再加宋金、宋元政權對峙,阻礙了南北文化的交流;而不同地域語音有別,與語音相協(xié)諧的小曲,在音調節(jié)奏聲情方面,都有著各自鮮明的特色,南北音樂各異其趣,形成了因樂曲不同而區(qū)分的北曲和南曲。北曲沉雄,南曲柔婉,具有不同的風格特色。元雜劇所唱之劇曲與元人散曲基本上屬北曲,也有用南曲的,散曲如杜仁杰〔商調集賢賓·七夕〕、荊干臣〔黃鍾醉花陰·閨情〕即南北合套,王伯成〔仙呂春從天上來·閨怨〕即南曲。 一 散曲,是詩歌家族中的一個成員,是中國詩歌發(fā)展經過詩、詞之后,到第三階段出現(xiàn)的一個新品種。具體地說,它是產生于宋金而盛行于元代,配樂歌唱的歌詞兒。詩、詞、曲都可以配樂歌唱,但在歌詞與音樂的關系上,又有所不同:詩(如《詩經》、漢樂府)是選詞以配樂,即先有歌詞兒,再為詞兒譜曲,由詞而定樂;詞與曲則是由樂以定詞,即先有樂曲的譜式,然后依曲子的格律填詞。一首詞的句數、字數都有嚴格規(guī)定,不得隨意增減(加少量襯字的詞,是個別現(xiàn)象,如李之儀〔卜算子〕末句定不負相思意之定字);而一首曲子不僅可以增加大量襯字,甚至還可以增加句子。從形式上看,有無襯字是曲與詞最明顯的區(qū)別;又,曲之韻腳平仄通押,用字不避重復,從這一點看,詞律嚴于曲律。 歷史上散曲曾有過許多稱謂,如樂府、樂章、詞、詞余、時曲、清曲等等。元人姚桐壽首次使用散套之稱:云石翩翩公子,無論所制樂府、散套,俊逸為當行之冠!稑方妓秸Z》這里的散套是與雜劇里演唱的套曲相對而言的,專指散曲中的套數,對散曲中的小令則仍稱樂府。明初朱權作《太和正音譜》時,襲用了這一稱謂。朱權之侄朱有燉首先使用散曲之名,他的《誠齋樂府》分為兩卷,前卷題散曲,專收小令;后卷題套數,專收散曲中的套數?梢娭煊袩醯乃^散曲,與今天我們使用的概念并不一致。到明代萬歷年間王驥德撰《曲律》,才為這一概念界定了新的內涵:把散曲與劇曲相對而稱,散曲中又包括了小令和長套兩個品類。這就是我們今天所使用的散曲這個概念的含義。任訥(半塘)云:散曲二字,自來對劇曲而言。……統(tǒng)屬于散曲之下者,有散套與小令兩種。散套二字,對劇曲中不散之套而言;小令兩字,對套曲體制較大者而言。散曲為總名,散套、小令為分別之名!渡⑶芯俊飞⑻祝址Q套數、大套、大令等等,是指用同一宮調之兩支以上的曲子相聯(lián)而成的一個作品。小令也叫葉兒,是用一支曲子寫成的作品,帶過曲和帶幺篇的作品也屬小令。 關于散曲的起源與形成,明人王世貞說:曲者,詞之變。自金、元入主中國,所用胡樂,嘈雜凄緊,緩急之間,詞不能按,乃更為新聲以媚之。《曲藻·序》徐渭說:今之北曲,蓋遼、金北鄙殺伐之音,壯偉狠戾,武夫馬上之歌。流入中原,遂為民間之日用。宋詞既不可被弦管,南人亦遂尚此。上下風靡,淺俗可嗤!赌显~敘錄》元人陶宗儀謂:金季國初,樂府猶宋詞之流!赌洗遢z耕錄》卷二七清李調元曾引友人的話說:曲,詞之余。《雨村曲話·自序》據此,學界或謂源于胡樂,或謂源自宋詞。今人楊棟曰:我們確定北曲之源為北宋末年流行于以汴京為中心的北方城市的通俗歌曲。這種市井俗曲是在南北不同民族的文化大交流、大融合的特定歷史條件下,以宋代特有的市井瓦舍勾欄為中介,經過與女真等北方少數民族的樂曲雜交、化合、變異,從而誕生出的一個新樂種;仍是在市井勾欄這個大熔爐中,這一新樂種通過吸收舊詞樂以及其它通俗文藝的營養(yǎng),逐步成長壯大,發(fā)展提高,終在金元之際成熟,進入創(chuàng)作階段,于是誕生了帶有濃厚北方地域色彩的北曲!吨袊⑶鷮W史研究》此說極是。 詩詞曲皆可配樂歌唱,決定其品類區(qū)分的,是音樂,這是曲之所以異于詩詞的關鍵。但是,同樣是詩或是詞、是曲,同宮同調之作,不僅不同時代有不同風貌,即使同一時代,不同流派不同作家的創(chuàng)作,也有不同風貌。這不是樂曲有異,而是作品所表現(xiàn)出來的精神品格不同。即以這種精神品格論,詞不同于詩,曲亦不同于詞。曲之風神異于詩詞者,不在音樂而在文學。是文學決定了元曲(散曲和雜。┮淮膶W的歷史地位。每一種文學體制,本來應該、也能夠發(fā)揮多方面的功能,成為人們抒寫各種情愫的工具;但是,由于體制各異以及歷史形成的習慣,卻給它們做了分工。大而言之,詩文有別,清人吳喬指出:二者意其有異?唯是體制辭語不同耳。意喻之米,文喻之炊而為飯,詩喻之釀而為酒;飯不變米形,酒形質盡變;啖飯則飽,可以養(yǎng)生,可以盡年,為人事之正道;飲酒則醉,憂者以樂,喜者以悲,有不知其所以然者。吳喬《答萬季野詩問·六》,見《清詩話》文是人類生活和思想感情的本然形態(tài),不變形,有實用;而詩(詩、詞、曲統(tǒng)歸詩類)則形質具變,它把生活和思想藝術化了,感情化了。細而言之,則有詩言志、詞抒情之說。固然,我們從詩詞文中都可以找出言志、抒情、載道的例子,然而由于體性不同,文體各有所長卻也是作家們公認的事實。夫文者,言之成章,……章之為用,貴乎紀述鋪敘,發(fā)揮而藻飾;操縱開闔,惟所欲為,而必有一定之準。李東陽《懷麓堂集》文后稿《春雨堂稿序》篇不拘長短,句不限字數,無音韻格律之束縛,謂之詞達,宜道政事。詩言志《尚書·堯典》,孔穎達釋曰:作者承君政之善惡,述己志而作詩,為詩所以持人之行,使不失墜……《詩譜序》孔穎達疏故其內容要求思無邪《論語·為政》,溫柔敦厚,詩之教也《禮記·經解》,發(fā)乎情,止乎禮義《詩大序》。詞以艷麗為本色,得陰柔之美。清人張惠言說:(詞)緣情造端,興于微言,以相感動。極命風謠里巷,男女哀樂,以道賢人君子幽約怨悱不能自言之情,低徊要眇,以喻其故!对~選·序》王國維說得更清楚:詞之為體,要眇宜修。能言詩之所不能言,而不能盡言詩之所能言。詩之境闊,詞之言長!度碎g詞話刪稿》清魏塘曹學士說得形象:詞之為體如美人,而詩則壯士也。田同之《西圃詞說》李東琪說得直白:詩莊詞媚,其體元別。王又華《古今詞論》如果說,相對于詩,詞別是一家李清照《詞論》,那么,相對于詩與詞,曲也可以說別是一家,是浪子,沈東江所謂(詞)上不可似詩,下不可似曲《填詞雜說》正說明詩詞曲體性不同。王驥德言之甚精:詩不如詞,詞不如曲,故是漸近人情。夫詩之限于律與絕也,即不盡于意,欲為一字之益,不可得也。詞之限于調也,即不盡于吻,欲為一語之益,不可得也。若曲,則調可累用,字可襯增。詩與詞,不得以諧語方言入,而曲則惟吾意之欲至,口之欲宣,縱橫出入,無之而無不可也。故吾謂:快人情者,要毋過于曲也!肚·雜論下》就是說,曲較之詩詞,不論是想說甚么、還是怎么說,都具有更大的靈活性。 或曰,元代文學詩不如曲,文不如詩,已是不爭的事實羅宗強、陳洪主編《中國文學史》,此言不誣。曲,不論是雜劇還是散曲,與元代詩文相比都大異其趣。元代詩文已不再抒情言志,不再講求意境佳美、言辭工巧;要么去鳴太平之盛,要么記錄紀行見聞以詩存史。鳴太平之盛,借用賈誼《治安策》的話說:曰安且治者,非愚則諛。存史,錢鍾書《宋詩選注·序》說得明白:雖然它在內容上有史實的根據,或者竟可以補歷史記錄的缺漏,它也只是押韻的文件……因此,詩史的看法是個一偏之見。存史是史家的職責,而紀行用詩不用文,在文體選擇上便遜明人徐霞客一籌了。黃周星《制曲枝語》曰:論曲之妙無他,不過三字盡之,曰能感人而已。人者何?生趣勃勃,生氣凜凜之謂也。 這就是曲!元人精神最適合的載體是曲,元代文學之精髓在曲。曲中有真性情,有不加掩飾的心靈。 二 說甚么,是指內容而言。即以言志而言,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實現(xiàn)建功立業(yè)、致君澤民大目標的是志,是儒家所倡導的人生之志。若具體而言,即使是孔門師徒,其志也并不完全相同:子路曰:愿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顏淵曰:愿無伐善,無施勞。……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論語·公冶長》大千世界,人海茫茫,不同境遇的人其志自也不同,何況人生活在紅塵煙火之中,或為實現(xiàn)人生之志而奔走,或為謀生而辛勞,所見所感所思所為,欲吐者何啻萬千!義歸雅正的志、低徊要眇的情并不是人生的全部內容。要表現(xiàn)這五光十色的思緒情愫,曲便是適當的形式。曲無之而無不可也。故任訥云:我國一切韻文之內容,其駁雜廣大,殆無逾于曲者。劇曲不論,只就散曲以觀,上而時會盛衰、政事興廢,下而里巷瑣故、幃闥秘聞,其間形形式式,或議或敘,舉無不可于此體中發(fā)揮之者。冠冕則極其冠冕,淫鄙則極其淫鄙,而都不失其為當行也。以言人物,則公卿士夫、騷人墨客,固足以寫;販賈走卒、娼女弄人,亦足以寫。且在作者意中,初不以與公卿士夫、騷人墨客有所歧視也。大而天日山河,細而米鹽棗栗,美而名姝勝境,丑而惡疾畸形,殆無不足以寫。而細者丑者,初亦不與大者美者有所歧視也。要之,衡其作品大多數量,雖為風月云露,游戲譏嘲,而意境所到,材料所收,因古今上下、文質雅俗,恢恢乎從不知有所限,從不辨孰者為可能,而孰者為不可能;孰者為能容,而孰者為不能容也。其涵蓋之廣,固詩文之所不及!渡⑶耪摗肪矶 關乎時會盛衰、政事興廢之大事的曲作,我們選了張養(yǎng)浩的一些曲作、劉時中的〔正宮端正好·上高監(jiān)司〕等。但應當說,這在元代的曲作里并不是主流,并不能體現(xiàn)元散曲內容上的特色。真正能體現(xiàn)元散曲內容特色的,是悟世隱退和世俗情趣的作品。 悟世隱退類如白樸〔中呂陽春曲·知幾〕:知榮知辱牢緘口,誰是誰非暗點頭,詩書叢里且淹留。閑袖手,貧煞也風流。馬致遠的〔雙調蟾宮曲·嘆世〕:咸陽百二山河,兩字功名,幾陣干戈。項廢東吳,劉興西蜀,夢說南柯。韓信功兀的般證果,蒯通言那里是風魔?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醉了由他。張養(yǎng)浩〔雙調雁兒落兼得勝令〕:也不學嚴子陵七里灘,也不學姜太公磻溪岸,也不學賀知章乞鑒湖,也不學柳子厚游南澗。俺住云水屋三間,風月竹千竿。一任傀儡棚中鬧,且向昆侖頂上看。身安,倒大來無憂患;游觀,壺中天地寬。張可久〔中呂齊天樂過紅衫兒·道情〕:人生底事辛苦?枉被儒冠誤。讀書,圖,駟馬高車。但沾著者也之乎,區(qū)區(qū),牢落江湖,奔走在仕途。半紙?zhí)撁,十載功夫。人傳《梁甫吟》,自獻《長門賦》,誰三顧茅廬?白鷺洲邊住,黃鶴磯頭去。喚奚奴,鲙鱸魚,何必謀諸婦?酒葫蘆,醉模糊,也有安排我處。他們追求隱遁的原因,不在 所謂世俗情趣,從內容上說,是現(xiàn)實的而非理想的;其情趣,其眼光,是市民的而非士大夫的,即使是士大夫所寫,所體現(xiàn)的精神氣韻,也市民化了。鍾嗣成所謂蛤蜊味《錄鬼簿·序》 、何良俊所謂蒜酪味、風味《四友齋叢說》卷三七,就是指世俗的內容和世俗的語言所形成的獨特情致。用吃來比喻,它不是王公大人之席,駞峰熊掌肥腯盈前,而是下層社會餐桌上的蔬筍蜆蛤《四友齋叢說》卷三七,雖不高貴華美,但別有滋味。也就是說,更加貼近生活,更加世俗,具有詩詞所不能比擬的人間煙火氣息,舉凡日常生活的種種世相,都可入曲歌之覽之。在詩詞里也偶爾出現(xiàn)過寫庸俗丑陋不大入詩的事物的現(xiàn)象如宋代,詩人梅堯臣寫虱子、跳蚤、鴉啄蛆蟲等,詞人劉過以〔沁園春〕寫《美人指甲》、《美人足》等,但那是為矯華而不實、大而無當詩風之枉的過正,本非正常現(xiàn)象。而在元曲中,寫瑣碎丑陋事物卻成了一種普遍風氣,甚么胖夫妻、紅指甲、臉上黑痣、小腳、豁嘴、跳蚤、繡鞋、蚊子、尿盆、屎虼螂……都成了歌詠的題材。甚至神仙也世俗化了:說甚么四大神游,三島十洲,這神仙隱跡埋名,敢只在目前走。鄧學可〔正宮端正好·樂道〕神仙不是生活在海島仙山洞天福地,而是行走在人間,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無錢明日求,散誕無憂的眼前可見的常人、俗人。或者說,在元人眼里世俗人便是神仙。元曲家們所關注的,是發(fā)生在身邊的瑣事細故,是為柴米油鹽醬醋茶而奔忙、而喜怒哀樂的市井人物。 愛情之作歷代有之。唐代士子理想的婚戀觀是郎才女貌,所謂小娘子愛才,鄙夫重色蔣防《霍小玉傳》,最典型地說出了當時士子們的婚戀心態(tài)。元代的情愛曲作有著嶄新的面貌,已經失去了唐人愛情中的理想光環(huán)。蘭楚芳〔南呂四塊玉·風情〕:我事事村,他般般丑。丑則丑、村則村意相投。則為他丑心兒真,博得我村情兒厚。似這般丑眷屬,村配偶,只除天上有。 ......
張燕瑾,首都師范大學中
目次 導讀 前言 元好問 〔雙調〕小圣樂 綠葉陰濃 商衟 〔越調〕天凈沙 野橋當日誰栽 〔雙調〕新水令(套) 彩云聲斷紫鸞簫 楊果 〔越調〕小桃紅 采蓮人和采蓮歌 〔仙呂〕賞花時·春情(套) 花點蒼苔繡不勻 〔仙呂〕翠裙腰(套) 鶯穿細柳翻金翅 杜仁杰 〔般涉調〕耍孩兒·莊家不識構闌(套) 風調雨順民安樂 商挺 〔雙調〕潘妃曲 帶月披星擔驚怕 悶酒將來剛剛咽 劉秉忠 〔南呂〕干荷葉·有感 干荷葉,色蒼蒼 干荷葉,色無多 南高峰 王和卿 〔仙呂〕醉中天·詠大胡蝶 彈破莊周夢 〔雙調〕撥不斷·大魚 勝神鰲 盍西村 〔越調〕小桃紅·雜詠 海棠開過到薔薇 〔越調〕小桃紅·戍樓殘霞 戍樓殘照斷霞紅 關漢卿 〔仙呂〕一半兒·題情 云鬟霧鬢勝堆鴉 碧紗窗外靜無人 多情多緒小冤家 〔南呂〕四塊玉·閑適 舊酒投 〔雙調〕沉醉東風 咫尺的天南地北 〔雙調〕大德歌·春 子規(guī)啼 〔雙調〕大德歌·夏 俏冤家 〔雙調〕大德歌·秋 風飄飄 〔雙調〕大德歌·冬 雪紛紛 〔南呂〕一枝花·贈朱簾秀(套) 輕裁蝦萬須 〔南呂〕一枝花·杭州景(套) 普天下錦繡鄉(xiāng) 〔南呂〕一枝花·不伏老(套) 攀出墻朵朵花 白樸 〔仙呂〕寄生草·飲 長醉后方何礙 〔仙呂〕醉中天·佳人臉上黑痣 疑是楊妃在 〔中呂〕陽春曲·知幾 知榮知辱牢緘口 〔中呂〕陽春曲·題情 從來好事天生儉 笑將紅袖遮銀燭 〔越調〕天凈沙·春 春山暖日和風 〔雙調〕沉醉東風·漁夫 黃蘆岸白渡口 〔雙調〕得勝樂 獨自走 〔雙調〕喬木查·對景(套) 海棠初雨歇 嚴忠濟 〔越調〕天凈沙 寧可少活十年 胡祗遹 〔中呂〕陽春曲·春景 幾枝紅雪墻頭杏 殘花醞釀蜂兒蜜 一簾紅雨桃花謝 〔中呂〕快活三過朝天子·賞春 梨花白雪飄 王惲 〔正宮〕黑漆弩·游金山寺并序 蒼波萬頃孤岑矗 伯顏 〔中呂〕喜春來 金魚玉帶羅襕扣 李伯瑜 〔越調〕小桃紅·磕瓜 木胎氈襯要柔和 姚燧 〔中呂〕滿庭芳 天風海濤 〔中呂〕陽春曲 筆頭風月時時過 〔越調〕憑闌人·寄征衣 欲寄君衣君不還 盧摯 〔中呂〕喜春來·和則明韻 春云巧似山翁帽 〔雙調〕沉醉東風·秋景 掛絕壁枯松倒倚 〔雙調〕沉醉東風·閑居 恰離了綠水青山那答 〔雙調〕蟾宮曲·勸世 想人生七十猶稀 〔雙調〕蟾宮曲·田家 沙三伴哥來嗏 〔雙調〕蟾宮曲·蕭娥 晉王宮深鎖嬌娥 〔雙調〕蟾宮曲·京口懷古鎮(zhèn)江 道南宅豈識樓桑 〔雙調〕蟾宮曲·揚州汪右丞席上即事 江城歌吹風流 〔雙調〕蟾宮曲·醉贈樂府珠簾秀 系行舟誰遣卿卿 〔雙調〕湘妃怨·西湖 梅梢雪霽月芽兒 珠簾秀 〔雙調〕壽陽曲·答盧疏齋 山無數 劉敏中 〔正宮〕黑漆弩·村居遣興 吾廬卻近江鷗住 陳英 〔中呂〕山坡羊 晨雞初叫 江山如畫 馬致遠 〔南呂〕四塊玉·恬退 翠竹邊 〔南呂〕四塊玉·天臺路 采藥童 〔南呂〕四塊玉·鳳凰坡 百尺臺 〔南呂〕四塊玉·嘆世 兩鬢皤 〔南呂〕金字經 夜來西風里 〔越調〕天凈沙·秋思 枯藤老樹昏鴉 〔雙調〕蟾宮曲·嘆世 東籬半世蹉跎 咸陽百二山河 〔雙調〕清江引·野興 西村日長人事少 東籬本是風月主 〔雙調〕壽陽曲·山市晴嵐 花村外 〔雙調〕壽陽曲·瀟湘夜雨 漁燈暗 〔雙調〕壽陽曲·煙寺晚鐘 寒煙細 〔雙調〕壽陽曲·江天暮雪 天將暮 〔雙調〕壽陽曲 云籠月 從別后 〔雙調〕撥不斷 嘆寒儒 布衣中 〔般涉調〕耍孩兒·借馬(套) 近來時買得匹蒲梢騎 〔雙調〕夜行船(套) 百歲光陰如夢蝶 王實甫 〔中呂〕十二月過堯民歌·別情 自別后遙山隱隱 趙孟 〔仙呂〕后庭花 清溪一葉舟 庾天錫 〔雙調〕雁兒落過得勝令 從他綠鬢斑 〔商調〕定風波·思情(套) 迤秋來到 馮子振 〔正宮〕鸚鵡曲·農夫渴雨 年年牛背扶犁住 〔正宮〕鸚鵡曲·赤壁懷古 茅廬諸葛親曾住 白賁 〔正宮〕鸚鵡曲 儂家鸚鵡洲邊住 姚守中 〔中呂〕粉蝶兒·牛訴冤(套) 性魯心愚 王伯成 〔仙呂南〕春從天上來·閨怨 巡官算我 鄭光祖 〔雙調〕蟾宮曲·夢中作 半窗幽夢微茫 〔雙調〕駐馬聽近·秋閨(套) 敗葉將殘 曾瑞 〔南呂〕罵玉郎過感皇恩采茶歌·閨中聞杜鵑 無情杜宇閑淘氣 〔般涉調〕哨遍·羊訴冤(套) 十二宮分了巳未 〔商調〕集賢賓·宮詞(套) 悶登樓倚闌干看暮景 施惠 〔南呂〕一枝花·詠劍(套) 離匣牛斗寒 張養(yǎng)浩 〔雙調〕沽美酒兼太平令 在官時只說閑 〔雙調〕雁兒落兼得勝令 往常時為功名惹是非 云來山更佳 也不學嚴子陵七里灘 〔雙調〕水仙子·詠江南 一江煙水照晴嵐 〔中呂〕喜春來 路逢餓殍須親問 〔雙調〕沉醉東風 蔬圃蓮池藥闌 〔中呂〕朱履曲·警世 那的是為官榮貴 〔雙調〕折桂令·過金山寺 長江浩浩西來 〔越調〕寨兒令·閑適 水繞門(春) 愛綽然(夏) 水影寒(秋) 天欲明(冬) 〔中呂〕山坡羊·驪山懷古 驪山四顧 〔中呂〕山坡羊·潼關懷古 峰巒如聚 〔中呂〕山坡羊·未央懷古 三杰當日 〔南呂〕一枝花·詠喜雨(套) 用盡我為民為國心 吳弘道 〔南呂〕金字經·詠樵 這家村醪盡 〔中呂〕醉高歌·嘆世 風塵天外飛沙 〔雙調〕撥不斷·閑樂 暮云遮 趙善慶 〔中呂〕普天樂·秋江憶別 晚天長 〔雙調〕沉醉東風·秋日湘陰道中 山對面藍堆翠岫 〔中呂〕山坡羊·長安懷古 驪山橫岫 薛昂夫 〔正宮〕塞鴻秋 功名萬里忙如燕 〔中呂〕朝天曲 沛公 伍員 卞和 伯牙 〔中呂〕山坡羊 銷金鍋在 大江東去 〔中呂〕山坡羊·西湖雜詠·春 山光如淀 〔雙調〕蟾宮曲·雪 天仙碧玉瓊瑤 〔雙調〕殿前歡·夏 柳扶疏 〔雙調〕殿前歡·秋 洞簫歌 〔雙調〕楚天遙過清江引 有意送春歸 高安道 〔般涉調〕哨遍·皮匠說謊(套) 十載寒窗誠意 亢文苑 〔南呂〕一枝花(套) 琴聲動鬼神 真氏 〔仙呂〕解三酲 奴本是明珠擎掌 虞集 〔雙調〕折桂令 鸞輿三顧茅廬 李泂 〔雙調〕夜行船·送友歸吳(套) 驛路西風冷繡鞍 睢景臣 〔般涉調〕哨遍·高祖還鄉(xiāng)(套) 社長排門告示 范居中 〔正宮〕金殿喜重重南·秋思(套) 風雨秋堂 周德清 〔中呂〕滿庭芳·看岳王傳 披文握武 〔中呂〕陽春曲·秋思 千山落葉巖巖瘦 〔雙調〕蟾宮曲 倚篷窗無語嗟呀 鐘嗣成 〔正宮〕醉太平 繞前街后街 〔雙調〕凌波仙 燈前撫劍聽雞聲 〔南呂〕一枝花·自序丑齋(套) 生居天地間 趙巖 〔中呂〕喜春來過普天樂 琉璃殿暖香浮細 呂止庵 〔仙呂〕后庭花 西風黃葉疏 喬吉 〔正宮〕綠幺遍·自述 不占龍頭選 〔中呂〕滿庭芳·漁父詞 活魚旋打 秋江暮景 〔中呂〕山坡羊·寓興 鵬摶九萬 〔中呂〕山坡羊·冬日寫懷 朝三暮四 〔越調〕天凈沙·即事 一從鞍馬西東 〔越調〕憑闌人·金陵道中 瘦馬馱詩天一涯 〔越調〕憑闌人·春思 淡月梨花曲檻旁 〔雙調〕折桂令 月明一片緗云 〔雙調〕折桂令·自述 華陽巾鶴氅蹁躚 〔雙調〕折桂令·丙子游越懷古 蓬萊老樹蒼云 〔雙調〕折桂令·荊溪即事 問荊溪溪上人家 〔雙調〕折桂令·自敘 斗牛邊纜住仙槎 〔雙調〕水仙子·吳江垂虹橋 飛來千丈玉蜈蚣 〔雙調〕水仙子·尋梅 冬前冬后幾村莊 〔雙調〕水仙子·暮春即事 風吹絲雨噀窗紗 〔雙調〕水仙子·怨風情 眼中花怎得接連枝 〔雙調〕水仙子·重觀瀑布 天機織罷月梭閑 〔雙調〕水仙子·詠雪 冷無香柳絮撲將來 〔南呂〕梁州第七·射雁(套) 魚尾紅殘霞隱隱 馬謙齋 〔雙調〕水仙子·詠竹 貞姿不受雪霜侵 〔越調〕柳營曲·嘆世 手自搓 張可久 〔黃鐘〕人月圓·山中書事 興亡千古繁華夢 〔黃鐘〕人月圓·客垂虹 三高祠下天如鏡 〔黃鐘〕人月圓·吳門懷古 山藏白虎云藏寺 〔雙調〕水仙子·吳山秋夜 蠅頭《老子》五千言 〔雙調〕折桂令·村庵即事 掩柴門嘯傲煙霞 〔雙調〕折桂令·九日 對青山強整烏紗 〔雙調〕折桂令·酸齋學士席上 岸風吹裂江云 〔中呂〕滿庭芳·山中雜興 風波幾場 〔中呂〕普天樂·西湖即事 蕊珠宮 〔越調〕寨兒令·憶鑒湖 畫鼓鳴 〔雙調〕殿前歡·離思 月籠沙 〔中呂〕紅繡鞋·天臺瀑布寺 絕頂峰攢雪劍 〔越調〕天凈沙·江上 嗈嗈落雁平沙 〔雙調〕慶東原·次馬致遠先輩韻九篇 門長閉 詩情放 山容瘦 〔正宮〕醉太平·懷古 翩翩野舟 〔越調〕憑闌人·湖上 遠水晴天明落霞 〔雙調〕落梅風·春情 秋千院 〔中呂〕喜春來·永康驛中 荷盤敲雨珠千顆 〔中呂〕賣花聲·懷古 美人自刎烏江岸 〔中呂〕賣花聲·客況 綠波南浦人懷舊 〔中呂〕齊天樂過紅衫兒·道情 人生底事辛苦 浮生擾擾紅塵 〔南呂〕罵玉郎過感皇恩采茶歌·楊駒兒墓園 莓苔生滿蒼云徑 〔正宮〕醉太平 人皆嫌命窘 〔南呂〕金字經·采蓮女 小玉移蓮棹 〔中呂〕滿庭芳·秋夜不寐 西窗酒醒 〔中呂〕朝天子·閨情 與誰 〔中呂〕山坡羊·閨思 云松螺髻 〔雙調〕湘妃怨·懷古 秋風遠塞皂雕旗 〔仙呂〕錦橙梅 紅馥馥的臉襯霞 〔越調〕憑闌人·江夜 江水澄澄江月明 〔黃鐘〕人月圓·春晚次韻 萋萋芳草春云亂 〔南呂〕一枝花·湖上歸(套) 長天落彩霞 任昱 〔雙調〕清江引·題情 南山豆苗荒數畝 〔南呂〕金字經·秋宵宴坐 秋夜涼如水 〔雙調〕清江引·錢塘懷古 吳山越山山下水 錢霖 〔般涉調〕哨遍(套) 試把賢愚窮究 曹德 〔雙調〕清江引 長門柳絲千萬結 長門柳絲千萬縷 〔雙調〕折桂令·自述 淡生涯卻不多爭 貫云石 〔正宮〕塞鴻秋·代人作 戰(zhàn)西風幾點賓鴻至 〔正宮〕小梁州 朱顏綠鬢少年郎 相偎相抱正情濃 〔正宮〕小梁州·秋 芙蓉映水菊花黃 〔中呂〕紅繡鞋 東村醉西村依舊 〔中呂〕紅繡鞋 挨著靠著云窗同坐 〔雙調〕蟾宮曲·送春 問東君何處天涯 〔雙調〕清江引 棄微名去來心快哉 〔雙調〕清江引·詠梅 芳心對人嬌欲說 〔雙調〕清江引·惜別 若還與他相見時 〔雙調〕清江引·立春 金釵影搖春燕斜 〔雙調〕壽陽曲 魚吹浪 〔雙調〕水仙子·田家 綠陰茅屋兩三間 〔雙調〕殿前歡 暢幽哉 〔雙調〕殿前歡 楚懷王 徐再思 〔黃鐘〕紅錦袍 那老子愛清閑主意別 〔中呂〕朝天子·常山江行 遠山 〔中呂〕普天樂·吳江八景·前村遠帆 遠村西 〔雙調〕蟾宮曲·姑蘇臺 荒臺誰喚姑蘇 〔雙調〕蟾宮曲·春情 平生不會相思 〔雙調〕沉醉東風·春情 一自多才間闊 〔雙調〕水仙子·春情 九分恩愛九分憂 〔雙調〕蟾宮曲·江淹寺 紫霜毫是是非非 〔越調〕天凈沙·探梅 昨朝深雪前村 〔雙調〕水仙子·夜雨 一聲梧葉一聲秋 〔黃鐘〕人月圓·甘露懷古 江皋樓觀前朝寺 〔商調〕梧葉兒·春思 芳草思南浦 〔越調〕憑闌人·春愁 前日春從愁里得 〔雙調〕清江引·相思 相思有如少債的 景元啟 〔雙調〕殿前歡·梅花 月如牙 查德卿 〔仙呂〕寄生草·間別 姻緣簿剪做鞋樣 〔雙調〕蟾宮曲·懷古 問從來誰是英雄 〔雙調〕蟾宮曲·層樓有感 倚西風百尺層樓 〔仙呂〕寄生草·感嘆 姜太公賤賣了磻溪岸 吳西逸 〔雙調〕蟾宮曲·山間書事 系門前柳影蘭舟 〔雙調〕蟾宮曲·寄情 半緘書好寄平安 趙顯宏 〔黃鐘〕晝夜樂·冬 風送梅花過小橋 唐毅夫 〔南呂〕一枝花·怨雪(套) 不呈六出祥 朱庭玉 〔大石調〕青杏子·送別(套) 游宦又驅馳 李德載 〔中呂〕陽春曲·贈茶肆 茶煙一縷輕輕揚 蒙山頂上春光早 一甌佳味侵詩夢 金芽嫩采枝頭露 李致遠 〔越調〕小桃紅·新柳 柔條不奈曉風梳 張鳴善 〔中呂〕普天樂·嘲西席 講詩書 〔雙調〕水仙子·譏時 鋪眉苫眼早三公 周文質 〔正宮〕叨叨令·自嘆 筑墻的曾入高宗夢 〔越調〕寨兒令 挑短檠 鮮于必仁 〔越調〕寨兒令 漢子陵 〔雙調〕折桂令·盧溝曉月 出都門鞭影搖紅 〔雙調〕折桂令·棋 爛樵柯石室忘歸 鄧玉賓 〔正宮〕叨叨令·道情 天堂地獄由人造 劉致 〔仙呂〕醉中天 花木相思樹 〔雙調〕清江引 春光荏苒如夢蝶 劉時中 〔正宮〕端正好·上高監(jiān)司(前套) 眾生靈遭磨障 〔雙調〕新水令·代馬訴冤(套) 世無伯樂怨他誰 阿魯威 〔雙調〕蟾宮曲 問人間誰是英雄 〔雙調〕壽陽曲 千年調 王舉之 〔雙調〕折桂令·贈胡存善 問蛤蜊風致何如 蘇彥文 〔越調〕斗鵪鶉·冬景(套) 地冷天寒 楊朝英 〔商調〕梧葉兒·客中聞雨 檐頭溜 〔雙調〕水仙子·自足 杏花村里舊生涯 王元鼎 〔越調〕憑闌人·閨怨 垂柳依依惹暮煙 啼得花殘聲更悲 〔商調〕河西后庭花(套) 走將來涎涎瞪瞪冷眼兒 楊維楨 〔雙調〕夜行船·吊古(套) 霸業(yè)艱危 劉庭信 〔中呂〕朝天子·赴約 夜深深靜悄 〔雙調〕水仙子·相思 恨重疊重疊恨恨綿綿恨滿晚妝樓 〔南呂〕一枝花·春日送別(套) 絲絲楊柳風 阿里西瑛 〔雙調〕殿前歡·懶云窩(三首) 孫周卿 〔雙調〕蟾宮曲·自樂 想天公自有安排 夏庭芝 〔雙調〕水仙子·贈李奴婢 麗春園先使棘針屯 宋方壺 〔中呂〕紅繡鞋·閱世 短命的偏逢薄幸 〔中呂〕山坡羊·道情 青山相待 蘭楚芳 〔南呂〕四塊玉·風情 我事事村 意思兒真 倪瓚 〔黃鐘〕人月圓 驚回一枕當年夢 〔雙調〕折桂令·擬張鳴善 草茫茫秦漢陵闕 〔雙調〕水仙子 東風花外小紅樓 汪元亨 〔正宮〕醉太平·警世 憎蒼蠅競血 〔雙調〕沉醉東風·歸田 二十載江湖落魄 楊訥 〔中呂〕紅繡鞋·詠虼蚤 小則小偏能走跳 湯式 〔雙調〕天香引·西湖感舊 問西湖昔日如何 〔中呂〕謁金門·落花二令 落花 落紅 〔中呂〕醉高歌帶紅繡鞋·客中題壁 落花天紅雨紛紛 王大學士 〔仙呂〕點絳唇(套) 豐稔年華 無名氏 〔正宮〕塞鴻秋 愛他時似愛初生月 〔正宮〕塞鴻秋·丹客行 朝燒煉暮燒煉朝暮學燒煉 〔正宮〕醉太平 堂堂大元 〔正宮〕醉太平·譏貪小利者 奪泥燕口 〔正宮〕醉太平·嘆子弟 尋葫蘆鋸瓢 〔仙呂〕三番玉樓人·閨情 風擺動檐間馬 〔南呂〕罵玉郎過感皇恩采茶歌 四時唯有春無價 〔中呂〕朝天子·嘲妓家匾食 白生生面皮 〔中呂〕朝天子·志感 不讀書有權 不讀書最高 〔中呂〕滿庭芳 枉乖柳青 〔中呂〕紅繡鞋·離愁 窗外雨聲聲不住 〔中呂〕紅繡鞋 一兩句別人閑話 〔中呂〕快活三過朝天子四換頭·憶別 人去后斂翠顰 〔大石調〕初生月兒 初生月兒一半彎 〔小石調〕歸來樂 你看那秦代長城替別人打 〔商調〕梧葉兒·嘲謊人 東村里雞生鳳 〔越調〕小桃紅·情 斷腸人寄斷腸詞 〔越調〕天凈沙 上官有似花開 〔越調〕天凈沙 平沙細草斑斑 〔雙調〕水仙子 退毛鸞鳳不如雞 〔雙調〕水仙子 轉尋思轉恨負心賊 〔雙調〕水仙子·喻紙鳶 絲綸長線寄天涯 〔雙調〕山丹花 昨朝滿樹花正開 再版后記 知識鏈接
你還可能感興趣
我要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