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佛教史(佛教文學卷)》是建國以來第一部系統、深入研究佛教傳入中國對文學產生影響的專著,在中國文學史、佛教史研究中具有填補空白的意義。該書涉及的內容和題材都相當廣泛,幾乎涵蓋了佛教所涉及的所有文學領域。如佛教從人到神的藝術形象分析,佛教理念所涉及的從寓言神話到天堂地獄的故事類型研究,從生死輪回到因果報應的宗教倫理型文學研究等,供相關讀者閱讀學習。
前言
第一章 佛典翻譯文學
第一節(jié) 佛典漢譯及其文學價值
第二節(jié) 佛傳
第三節(jié) 本生故事
第四節(jié) 譬喻故事
第五節(jié) 大乘佛典的文學性質
第六節(jié) 佛典翻譯文學的影響
第二章 魏晉南北朝文人與佛教
第一節(jié) 儒、釋交流傳統的形成
第二節(jié) 東晉時期的名士與佛教
第三節(jié) 名僧與名士的交流
第四節(jié) 謝靈運和顏延之
第五節(jié) 沈約
第六節(jié) 楊衙之的《洛陽伽藍記》
第七節(jié) 梁、陳時期的其他文人
第三章 六朝僧人的文學創(chuàng)作
第一節(jié) 支遁
第二節(jié) 慧遠
第三節(jié) 僧肇
第四節(jié) 惠休、僧祜、慧皎、寶唱等人
第五節(jié) 僧人求法旅行記
第四章 釋氏輔教傳說
第一節(jié) “釋氏輔教之書”的輯錄與流行
第二節(jié) 觀音信仰傳說
第三節(jié) 地獄罪罰傳說
第四節(jié) 經像、塔寺、舍利靈驗傳說
第五節(jié) 輪回報應傳說
第五章 隋唐文人與佛教
第一節(jié) 隋唐文人的信佛習禪之風
第二節(jié) 隋及初唐文人
第三節(jié) 孟浩然和王維
第四節(jié) 李白與杜甫
第五節(jié) 韋、劉和“大歷十才子”
第六節(jié) 白居易
第七節(jié) 劉禹錫、元稹等中唐其他詩人
第八節(jié) 唐代“古文運動”與佛教
第九節(jié) 柳宗元
第十節(jié) 李商隱和杜牧等
第六章 唐、宋的禪文學
第一節(jié) 禪文學及其特征
第二節(jié) 禪宗詩頌
第三節(jié) 以詩明禪
第四節(jié) 禪偈的衍變——宗綱頌、頌古偈等
第五節(jié) 禪史、燈錄和語錄
第七章 詩僧
第一節(jié) 詩僧與禪宗
第二節(jié) 皎然
第三節(jié) 貫休
第四節(jié) 齊已
第五節(jié) 唐五代其他詩僧
第六節(jié) 宋代詩僧
第七節(jié) 元代以后詩僧
第八章 唐五代佛教通俗文學
第一節(jié) 唐五代佛教通俗文學的繁榮
第二節(jié) 王梵志詩
第三節(jié) 寒山詩
第四節(jié) 變文
第五節(jié) 敦煌曲辭
第九章 宋代以后的佛教與文人
第一節(jié) 佛教走向式微與居士佛教的發(fā)展
第二節(jié) 蘇軾和蘇轍
第三節(jié) 王安石
第四節(jié) “蘇門弟子”和“江西詩派”
第五節(jié) 遼金元居士文人
第六節(jié) 宋濂
第七節(jié) 李贄
第八節(jié) “公安三袁”
第九節(jié) 清代前期文人與佛教
第十章 佛教對古典小說、戲曲的影響
第一節(jié) 小說、戲曲發(fā)展與佛教的關聯
第二節(jié) 小說里的佛教觀念
第三節(jié) 戲曲里的佛教觀念
第四節(jié) 佛教對小說、戲曲藝術的影響
第十一章 明清佛教民間文學
第一節(jié) 寶卷
第二節(jié) 佛教民間故事
第十二章 佛教與中國文學思想、文學批評
第一節(jié) 佛典翻譯理論及其文體觀念
第二節(jié) 佛教義學影響下的文學觀念
第三節(jié) 佛教聲明與聲韻格律的演進
第四節(jié) 佛教“心性”說影響下的文學觀念
第五節(jié) 詩、禪相通和“以禪喻詩”
第十三章 近代文人與佛教
第一節(jié) 晚清居士佛教的振興
第二節(jié) 康有為
第三節(jié) 譚嗣同
第四節(jié) 梁啟超
第五節(jié) 章炳麟
第六節(jié) 楊文會
結語
參考文獻
《中華佛教史》后記/湯一介
中唐以后的不少志怪作品受到傳奇小說寫法的影響,情節(jié)更復雜,寫法也更細致、講究。如《玄怪錄》里尼妙寂事:她是江州潯陽人,姓葉,嫁給商人任華,貞元十一年其夫與父親去潭州貿易被殺。父親和丈夫先后托夢,以隱語告知兇手名字,遂四處尋訪;后來到上元縣瓦官寺服勞役,以期認識能解隱語者,恰好遇到從嶺南來游的李公佐,幫助她識破隱語,知道兇手名申蘭、申春;她遂化妝作男傭,流落江湖數年,終于找到兇手報仇,后來出家為尼,號妙寂①。這個故事情節(jié)相當曲折,人物性格刻畫也比較鮮明。李公佐是當時著名的傳奇小說作者,他寫過《謝小娥傳》,情節(jié)同于上述。但謝小娥姓謝,丈夫名段居貞。對比兩篇作品,《謝小娥傳》文筆更精練,結構也更嚴謹。而從這二者的關聯,可知唐代志怪與傳奇二者的密切關系。如《宣室志》貞元中“李生”事,他是深州錄事推官,美風儀,善談笑,時王武俊為成德帥,恃功負眾,不顧法度,派遣其子士真巡屬郡,太守畏士真,不敢以僚佐招待,讓李生侍談笑,結果士真把他莫名其妙地殺掉了。原來李生少年時為強盜,劫財殺一少年,已過了二十七年,正是托生的王士真,所以士真一見就憤激于心,有戮之之意②。這樣的故事情節(jié)過于離奇,而正是通過這不可思議的事件證明果報之真實不虛,所描述藩鎮(zhèn)將帥的驕橫跋扈、草菅人命的暴行又正是當時真實情況的反映。
從總體發(fā)展看,在各類“輔教”傳說中,因果報應一類藝術表現上是更為成熟的。又如上所述,佛教業(yè)報觀念經過中土民眾的長期消化、理解并加以發(fā)揮,特別是這種觀念與儒家倫理、與對社會正義的追求和信仰、與事實的因果邏輯相結合,就更富于感召力和說服力。千百年來,業(yè)報觀念已深浸到人們思想感情的深處,以至形成思維定式。就民眾佛教信仰的實況而言,佛教義學的煩瑣的名相、高深的教義歷來難于被理解,一般人往往是通過通俗的善惡報應傳說來接觸和接受佛教的,所以這種觀念十分深刻地影響著整個中國佛教發(fā)展的進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