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賢重士:齊國為官用人之道解析》將從尊賢重士的角度就齊國的為官用人之道試作探析,分為上、下編。上編主要從總體的角度概括介紹齊國的歷史發(fā)展與人才理念;下編主要從齊國歷史上的典型事例入手,解析齊國君臣的為官用人之道。
齊國800余年的興衰史,留下了豐厚的文化積淀。當今社會,隨著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重要源泉,成為衡量社會文明程度的顯著標志。深入挖掘齊文化中的精華,大到治理國家,小到自我修養(yǎng),都具有良多的借鑒與啟迪意義。
孫激波,男,山東省沂源縣人。畢業(yè)于山東師范大學中文系,1986年7月分配到臨沂教育學院(現(xiàn)臨沂大學)任教。1991年1月調(diào)至沂源縣工作,先后任縣委辦公室綜合調(diào)研科科長、縣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縣委辦公室副主任。2001年3月任土門鎮(zhèn)黨委書記。2007年3月任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兼南麻鎮(zhèn)黨委書記。2008年7月至今任張店區(qū)委常委、組織部長。系山東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業(yè)余時間喜歡讀書,座右銘是:低調(diào)做人,高調(diào)做事。
邱文山,男,山東省沂源縣人。1986年7月于山東師范大學政治系本科畢業(yè),1992年7月于復旦大學哲學系研究生畢業(yè),獲哲學碩士學位,F(xiàn)為山東理工大學教授。主要從事齊、魯文化和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研究、教學工作,主要著作有《齊文化與先秦地域文化》、《齊文化與中華文明》等。
前言
上編
第一章 齊國歷史概說(姜齊篇)
一、姜齊的建立與初步發(fā)展
二、姜齊的興盛——春秋稱霸
三、姜齊的衰落
第二章 齊國歷史概說(田齊篇)
一、姜氏衰亡與田氏代齊
二、田齊的崛起——王業(yè)、帝業(yè)的建立
三、田齊衰亡
第三章 齊國的“尊賢重士”傳統(tǒng)
一、西周齊國以“尊賢重士”為國策
二、春秋齊國“尊賢重士”傳統(tǒng)的延續(xù)
三、戰(zhàn)國時期“尊賢重士”傳統(tǒng)的發(fā)揚光大
四、齊文化“尊賢重士”傳統(tǒng)的影響
第四章 齊國的人才理念
一、以人為本
二、人盡其才
三、百年樹人
四、德才兼?zhèn)?br />
第五章 齊國的為官之道
一、以天下為己任
二、崇尚道德
三、率先垂范
四、謙誠寬恕
第六章 齊國的用人之道
一、廣招厚養(yǎng)
二、用人不疑
三、用人之長
四、和而不同
下編
第一章 姜太公為官用人典型事例及解析
一、首功封齊建國本
二、天下為公
三、“上賢下不肖”
四、按名督實,選才考能
五、太公殺狂矞、華士
六、誅司寇營湯以定齊國
第二章 齊桓公為官用人典型事例及解析
一、棄一箭之仇,大義相管仲
二、齊桓公五訪小臣稷
三、齊桓公任用寧戚
四、齊桓公重用麥丘邑人
五、齊桓公庭燎求賢
六、八十游士招賢才
七、“三選”納賢
八、嘖室之議
九、省身言三過
十、桓公之死
第三章 管仲為官用人典型事例及解析
一、管仲不死子糾
二、管仲不謝私恩
三、管仲薦“五官”
四、諫君守諾
五、管仲論官
六、病榻薦相
第四章 晏嬰為官用人典型事例及解析
一、二桃殺三士
二、晏嬰論正士、邪人
三、晏嬰忠諫其君
四、晏嬰兩治東阿
五、馬贖越石父
六、晏子與車夫
七、節(jié)儉力行重于齊
第五章 齊威王為官用人典型事例及解析
一、齊威王罷長夜之飲
二、鄒忌彈琴論政
三、鄒忌諷齊王納諫
四、齊威王治吏
五、齊威王用人不疑
六、齊威王與孫臏
七、齊威王論國寶
第六章 齊宣王為官用人典型事例及解析
一、齊宣王喜文學游說之士
二、齊宣王見顏斶
三、王斗諷齊宣王好士
四、淳于髡一日薦七士于宣王
五、齊宣王與南郭處士
后來,齊國另一賢相晏嬰對“和而不同”思想進行了發(fā)揮,逐步升華,將之運用到君臣之間的關(guān)系中,把它作為一種用人思想加以集中論述。史籍對此有不同版本的記載:“齊侯至自田,晏子侍于遄臺。子猶馳而造焉。公曰:‘唯據(jù)與我和夫!’晏子對曰:‘據(jù)亦同也,焉得為和?’公曰:‘和與同異乎?’對曰:‘異。和如羹焉,水、火、酰、醢、鹽、梅,以烹魚肉,燑之以薪。宰夫和之,齊之以味,濟其不及,以泄其過。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君臣亦然。君所謂可而有否焉,臣獻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謂否而有可焉,臣獻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民無爭心。故《詩》曰:“亦有和羹,既戒既平。鬷嘏無言,時靡有爭!毕韧踔疂逦丁⒑臀迓曇,以平其心,成其政也。聲亦如味,一氣,二體,三類,四物,五聲,六律,七音,八風,九歌,以相成也;清濁、小大,短長、疾徐,哀樂、剛?cè),遲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濟也。君子聽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故《詩》曰:“德音不瑕。”今據(jù)不然。君所謂可,據(jù)亦日可;君所謂否,據(jù)亦日否。若以水濟水,誰能食之?若琴瑟之專一,誰能聽之?同之不可也如是!薄ā蹲髠鳌ふ压辍罚
晏嬰在此系統(tǒng)論述了“和而不同”的用人思想。晏嬰提出“和而不同”問題的目的,在于向齊景公闡述清楚“和”、“同”概念的區(qū)別。齊景公對“和”、“同”的概念混淆不清,將子猶即梁丘據(jù)對自己無原則地茍同誤認為“和”。這涉及用人原則的重大問題,關(guān)系到國家的人才政策,因此,晏嬰借此機會向齊景公詳細講述“和而不同”的用人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