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清如和朱生豪:醒來覺得甚是愛你
從前的日子過得慢,車、馬、郵件都慢,從前的情書,卻比現(xiàn)在美得多。
2014年,我的微博、朋友圈都被“醒來覺得甚是愛你”這句話刷屏了。人們不知,這句話出自一個名叫朱生豪的人筆下,是他寫給妻子宋清如的。
以前一直覺得,如果要選出民國最美情話,肯定是從沈從文、徐志摩、魯迅等人的詩文之間任選其一,直到朱生豪重新被發(fā)掘。
沈從文的情書是典型的單戀之人的情書,一派癡情,略帶一絲孩子氣,比如“三三,莫生我的氣,許我在夢里,用嘴吻你的腳,我的自卑處,是覺得如一個奴隸蹲到地下用嘴接近你的腳,也近于十分褻瀆了你的”,帶著茫然無措的稚子氣息,愛讓我們的大作家卑微到“只想下跪”,讓人心生憐惜。
徐志摩的情書是典型的熱戀中人的情書,如癡如醉,火爆熱烈,比如“龍呀,你應(yīng)當(dāng)知道我是怎樣的愛你;你占有我的愛,我的靈,我的肉,我的‘整個兒’永遠(yuǎn)在我愛的身旁放置著,永久的纏繞著。真的,龍龍!我有時真想拉你一同死去,去到絕對的死的寂滅里去實現(xiàn)完全的愛,去到普通的黑暗里去尋求唯一的光明”?吹贸鰜,我們的詩人,已經(jīng)被愛沖昏了頭腦,這樣的愛,熱烈得未免過了頭,讓讀的人都未免臉紅。
魯迅的情書則是典型的夫妻之間的家常情書,著名的《兩地書》盡管大多寫于他和許廣平戀愛時,卻多是關(guān)于柴米油鹽,瑣瑣碎碎,離不開日常生活,比如“此地四無人煙,圖書館中書籍不多,常在一處的人,又都是‘面笑心不笑’,無話可談,真是無聊之至。海水浴倒是很近便,但我多年沒有鳧水了;又想,倘若害馬在這里,恐怕一定不贊成我這種舉動,所以沒有去洗”。信中,他親昵地稱許廣平為“害馬”,有時也稱她“小刺猬”,倒是顯露出活潑的一面來,但絕大多數(shù)時候,他寫的信都是家長里短,讀起來給人的感覺他倆之間不像是戀人,倒像是夫妻。
朱生豪的情書,迥異于以上三人的風(fēng)格,不至于熱烈得過了頭,也不至于瑣碎得太絮叨。他的情書纏綿得恰到好處,熾烈得恰如其分,一貫深情,偶爾俏皮,有一種不疾不徐、舒緩自如的情感洋溢其中:
“我是,我是宋清如至上主義者。”
“我愿意舍棄一切,以想念你終此一生。”
“世上一切算什么,只要有你!
“要是世上只有我們兩個人該多么好,我一定把你欺負(fù)得哭不出來!
“我一天一天明白你的平凡,同時卻一天一天愈更深切地愛你。你如照鏡子,你不會看得見你特別好的所在,但你如走進(jìn)我的心里來時,你一定能知道自己是怎樣的好法。”
“我愛你也許并不為什么理由,雖然可以有理由,例如你聰明,你純潔,你可愛,你是好人等,但主要的原因大概是你全然適合我的趣味。因此你仍知道我是自私的,故不用感激我!
“我們都是世上多余的人,但至少我們對于彼此都是世界最重要的人。”
“我想作詩,寫雨,寫夜的相思,寫你,寫不出!
“我想要在茅亭里看雨、假山邊看螞蟻,看蝴蝶戀愛,看蜘蛛結(jié)網(wǎng),看水,看船,看云,看瀑布,看宋清如甜甜地睡覺。”
“我找到了你,便像是找到了我真的自己。如果沒有你,即使我愛了一百個人,或有一百個人愛我,我的靈魂也仍將永遠(yuǎn)彷徨著。你是unique(獨一無二)的。我將永遠(yuǎn)永遠(yuǎn)多么多么的歡喜你!
……
在一個遠(yuǎn)離情話的年代里,讀著這樣的綿綿情話,忽然有些恍惚,難以想象,是怎樣深情綿邈的人,才會說出這樣令人心醉的情話呢?
愛情在這些情話里呈現(xiàn)出最完美的一面來,沒有猜忌,沒有懊惱,有的只是歡喜,只是詩情畫意。沐浴在愛情之河中的人,無一事不覺得稱心,就像朱生豪在信中所說的“風(fēng)和日暖,令人愿意永遠(yuǎn)活下去”。
完美的愛情,宛如完美的天氣,令有幸遇到的人愿意永遠(yuǎn)活下去。朱生豪和宋清如就是這樣的幸運兒,他們遇到了彼此。
在嘉興朱家的故居里,掛著一副題聯(lián):“才子佳人,柴米夫妻”,那是他們結(jié)婚時,由著名詞人夏承燾特意為這對新人撰寫的。
結(jié)婚前,他們是才子佳人。
初遇時,朱生豪還是個一文不名的窮小子,卻已初露才華,被稱為“之江才子”。宋清如則是大家小姐,寫得一手好詩,施蟄存說她的新詩有“如瓊枝照眼,我以為你有不下于冰心之才能”。這位小姐年輕時以特立獨行聞名,進(jìn)校時就宣稱“女性穿著華美是自輕自賤”,又說“認(rèn)識我的是宋清如,不認(rèn)識我的,我還是我”。
他們因詩結(jié)緣,當(dāng)朱生豪看了宋清如的詩稿《寶塔詩》后,被其中蘊含的靈氣和才思深深觸動了,于是情不自禁地提起筆來和她詩詞相和。
宋清如這樣回憶初次認(rèn)識朱生豪的情景:“那時,他完全是個孩子。瘦長的個兒,蒼白的臉,和善、天真,自得其樂地,很容易使人感到可親可近!
他的外表如孩子,靦腆、寡言,在同學(xué)們看來幾乎“沒有情欲”;他的內(nèi)心卻埋藏著一座火山,堆積著太多熾烈的感情,只待噴薄而出。
沉默克制的人很難動情,一旦動了情,就會傾其所有,矢志不渝。朱生豪就是如此,宋清如之于他就像一根導(dǎo)火索,點燃了他累積多年的情感。
他們相識僅僅一年后就面臨了分別,他去了上海工作,她繼續(xù)留在杭州念書,從此開始了漫長的鴻雁傳書。
臨別時她送給他一支筆,就是用這支筆,他給她寫了五百多封情書。
這是一場構(gòu)筑在“紙”上的愛情,婚前他們相愛十年,有九年在通信。朱生豪把他最好的一面都展現(xiàn)在信里了,只有在文字構(gòu)筑的世界里,他才能夠?qū)崿F(xiàn)真正的無拘無束、瀟灑自如,可以深情款款,也可以任性調(diào)皮。
誰能想到那個在同學(xué)們眼里沉默得近乎木訥的朱生豪,筆底居然如此活潑又如此豐盛,在信中,他戲稱宋清如為“阿姊、傻丫頭、青女、無比的好人、寶貝、小弟弟、小鬼頭兒、昨夜的夢、宋神經(jīng)、小妹妹、哥兒、清如我兒、女皇陛下”等,自己則謙稱為“你腳下的螞蟻、傷心的保羅、快樂的亨利、丑小鴨、吃筆者、阿彌陀佛、綜合牛津字典、和尚、絕望者、蚯蚓、老鼠”等。這樣的詼諧,
想必宋清如讀信時,一定會忍不住噴飯吧。
分離讓他們剛剛建立的感情更加熾熱,所以朱生豪說:“似乎我每次見了你五分鐘,便別了你一百年似的。”
他們的感情在紙上早已燃到了沸點,可在現(xiàn)實生活中,卻是聚少離多,偶爾見了面也是淡淡的,兩個人都不像信中那樣自如,我們的情書大師好像還沒有掌握讓愛情在現(xiàn)實中升溫的訣竅。
這場過于漫長的異地戀一談就是十年,在此過程中,宋清如拒絕過朱生豪的求婚,理由是她認(rèn)為婚姻是愛情的墳?zāi)。對此,朱生豪很有耐心,給愛人寫了一封飽含哲理的信:“做人最好常在等待中,須是一個遼遠(yuǎn)的期望,不給你到達(dá)最后的終點。但一天比一天更接近這目標(biāo),永遠(yuǎn)是渴望。不實現(xiàn),也不摧毀。每發(fā)現(xiàn)
新的歡喜,是鼓舞,而不是完全的滿足。頂好是一切希望化為事實,在生命終了的一秒鐘!
好的愛情具有催人奮進(jìn)的力量,朱生豪年輕時也是很迷茫的,一度沮喪地對宋清如說:“如果到三十歲我還是這樣沒出息,我非自殺不可!
幸好在認(rèn)識宋清如不久后,二十三歲的朱生豪確立了一生的志向:翻譯莎士比亞戲劇。當(dāng)時他將翻譯事業(yè)當(dāng)作擺脫迷茫的一劑良藥,也為了給中國人爭一口氣,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則是,他想把莎翁的譯著當(dāng)成一份“愛的禮物”獻(xiàn)給宋清如。他在給她的信中這樣寫道:“你崇拜不崇拜民族英雄?舍弟說我將成為一個民
族英雄,如果把Shakespeare譯成功以后。因為某國人曾經(jīng)說中國是無文化的國家,連老莎的譯本都沒有!
這樣的志向,幾乎稱得上是壯志凌云。要知道,朱生豪只是一個在世界書局任職的小職員,默默無聞,畢業(yè)的之江大學(xué)也不是什么知名學(xué)府。而在當(dāng)時,翻譯莎士比亞的可是梁實秋這樣的前輩。一介后生小子,敢和文壇大腕較勁,真叫人替他捏了一把汗。
宋清如卻毫無保留地相信他、支持他,并在經(jīng)歷了多年的愛情長跑后,毅然和他攜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那一年,宋清如已經(jīng)三十一歲了,朱生豪也有三十歲了。兩人一貧如洗,連婚禮上穿的衣服都是借來的,可他們心心相印,有著對未來最堅定的信念。
結(jié)婚后,他們是柴米夫妻。
有人曾經(jīng)讓宋清如形容他們婚后的生活,她簡潔地回答說:“他譯莎,我燒飯。”
貧窮的日子里,朱生豪仍是那個兩耳不聞窗外事的才子書生,一心撲在翻譯莎士比亞劇作的工作上。宋清如呢,這個寫得一手“如瓊枝照眼”般文章的佳人,卻甘心洗手做羹湯,轉(zhuǎn)身做朱生豪背后的妻子。
為了貼補家用,宋清如除了主動擔(dān)當(dāng)起家庭主婦的責(zé)任外,還常去縫紉店攬些針線活回家“加班”。為了量入為出,她每月上旬總先把柴米買好,其他開支能省的一律省去。她帶回家的蔬菜常常是以“一清二白”為主,即青菜和豆腐,吃到雞蛋就算“開葷”。
沒有錢買牙粉,他們便用鹽代替。朱生豪的頭發(fā)長了,宋清如親自拿剪刀給他修剪。
物質(zhì)上,他們是困窘的;精神上,他們卻是愉悅的。朱生豪譯好的稿件,宋清如是第一個讀者,還同時扮演著校對者和欣賞者的角色。艱苦的翻譯工作之余,他們一起選編了《唐宋名家詞四百首》,作為譯莎之外的“課間休息”。
他比婚前更加依戀她,一次,宋清如有事回了趟娘家,朱生豪竟每天站在門口的青梅樹下等候愛妻歸來。那時陰雨連綿,他每次想起她時,就會撿一片落花,寫一段思念她的話:“昨夜一夜我都在聽著雨聲中度過,要是我們兩人一同在雨夜里做夢,那境界是如何不同,或者一同在雨夜里失眠,那也是何等的有味!
等到宋清如二十天后歸來時,花瓣已收集了一大堆,她看到夫君消瘦許多、失魂落魄的樣子,心疼得直流眼淚,以后,兩人再也沒經(jīng)歷過長時間的分別。
日子的艱辛和時局的動蕩讓朱生豪越來越沉默,他閉門不出,拒絕與人來往,把全部時間和精力交給翻譯工作,一年之中,整天不說一句話的日子有一百多天,說話不到十句的有二百多天,其余日子說得最多的也不到三十句。他曾經(jīng)說:“真的,只有埋頭于工作,才多少忘卻了生活的無味,而恢復(fù)了一點自尊心!
朱生豪的堅毅和沉默一樣令人吃驚,在翻譯莎翁劇作的過程中,他的譯作曾經(jīng)一度毀于戰(zhàn)爭的炮火,可他馬上拾起筆,又從頭譯過。宋清如在一篇文章中回憶道:“‘八一三’的炮火,日敵在半夜里進(jìn)攻,把他從江山路趕了出來。匆忙中他只攜著一只小小的手提箱,中間塞滿了莎氏劇全集、稿紙、一身單短衫……他姑母見他把衣服被褥整個兒的全部財物都給丟了,氣得直罵,他卻滿不在乎,只管抱著莎士比亞過他的日子!
長期的伏案勞作摧毀了他的健康,婚后才一年多,他不幸染上了肺結(jié)核,由于經(jīng)濟(jì)情況沒有得到良好的治療,很快病情轉(zhuǎn)危。
這時,他最遺憾的是“莎翁劇作還有五個半史劇沒翻譯完畢,早知一病不起,就是拼著命也要把它譯完”。
臨終前,宋清如給他擦拭身體,他喃喃地說:“我的一生是清白的!鄙淖詈笠豢,他大叫一句:“小清清,我去了!”不待愛妻回答,就撒手歸去了。
他去世時,宋清如還只有三十二歲,兩人結(jié)縭不到兩年。留在身后的,是愛妻稚子,以及未竟的翻譯事業(yè)。
宋清如曾說:“你的死亡,帶走了我的快樂,也帶走了我的悲哀……活著的不再是我自己,只像燒殘了的灰燼、枯竭了的古泉,再爆不起火花,漾不起漪漣。”
朱生豪身后一貧如洗,留下的只是三十一種、一百八十萬字莎劇的譯稿,那是他承諾送給她的“愛的禮物”,比任何財產(chǎn)都珍貴。她的后半生致力于出版這份譯稿,讓他生前的遺憾臻于圓滿。她也曾和別的男人有過感情糾葛,卻沒有再嫁。
正如他們的兒子朱尚剛所說,老去的宋清如把一切都看得很淡了,唯有朱生豪仍是她心目中永遠(yuǎn)清晰的偶像。她在最后一段生活道路上,把剩下不多的全部精力都用來塑造這個偶像了。
朱生豪病重時曾對妻子說:“要是我死了……不要寫在什么碑板上,請寫在你的心上,這里安眠著一個古怪的孤獨的孩子。”
五十三年后,宋清如溘然長逝,因丈夫的墓已毀于“文革”,所以她只能帶著朱生豪翻譯的《莎士比亞全集》、他寫給她的書信及那個裝了他靈魂的信封一起下葬。
倘若有另一個世界的話,他們將一同在雨聲里做夢,一同在雨聲里失眠,他們的故事不僅留在了書信里,更寫在了彼此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