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笈管蠡》收錄羅爭鳴道教及道經方面的研究論文22篇,是作者近年來對道教問題的學術思考與總結,所涉塊面較廣。書稿分“道教文學”“道教金石與書畫”“道經文獻”三部分,收錄作者近年道教及道經方面的研究論文22篇,內容涉及與道教重要人物、道教典籍相關的主要論題,如《步虛儀與步虛詞的相關問題叢考》《虬須客故事的形成與文本流傳》
本書是一部探討中國清代的木材市場與森林再生的歷史著作,通過挖掘各類檔案、契約、方志等史料,運用文獻考證和計量分析的方法,還原了清代橫跨長江流域的木材市場,研究了從林地出租、森林種植、木材運輸、木材交易、資金融通到貿易糾紛的產業(yè)鏈結構。本書認為,清代長江下游發(fā)達的市場有利于木材的生產、貿易,刺激了上中游的人工造林,帶來了
本書分古代東亞的歷史文化互動、近代東亞的學術思想交流、日本侵華時期的東亞社會三部分,內容包括:試論新羅昭圣王金俊邕詔冊事件始末;淺析漢字在契丹境內的傳播情況;憑信與秩序:明朝洪武年間下賜琉球印章新探;主隨客便:論明日勘合貿易演變中的日本因素;十六世紀朝鮮對瘟疫的認識與應對;明初文字獄在中朝外交文書上的表現(xiàn)等。
焚身以火:第四次中東戰(zhàn)爭與萊昂納德·科恩的救贖 萬有引力書系
《日本文論》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主辦,本輯設筆談特輯、專題研究、政治篇、思想篇、經濟篇五個欄目!肮P談特輯”針對中國日本史研究存在引入較多難以理解的術語、短語等現(xiàn)象,特邀請徐建新、劉晨、梁曉奕、胡煒權、康昊、王玉玲、劉曉峰等學界七位學者探討日本史學術名詞的使用和翻譯經驗!皩n}研究”以“日本歷史研究中的文獻學”為
越南、柬埔寨、泰國、緬甸、老撾,4個多月時間,5個國家,70多個城市和文化遺址。這是“歷史文化行者”郭建龍的東南亞考察之旅。 和很多中國讀者一樣,郭建龍在最初的探訪中,發(fā)現(xiàn)東南亞這個夾在中國和印度之間的特殊區(qū)域,雖然經常出現(xiàn)在我們的談論之中,但是,我們對這片區(qū)域里的國家歷史竟然近乎一無所知。在經過4個多月的考察,無數(shù)
一個人,一輛破單車,一個二手馱包,26天,2000多公里,從一次“搶劫”開始,在蒙古人最后攻克的土地結束,越過草原、荒漠、高山與湖泊,橫跨蒙古國,追尋偉大游牧民族的遺跡。 “歷史文化行者”郭建龍在茫茫草原間孤獨騎行默默凝望千年的遺跡,走過成吉思汗苦澀的童年和勢不可當?shù)恼鞣,走過蒙古帝國的繁盛與衰落,走過蒙古的昨天和
55天、70個城市、百多處文化遺址,20000多公里,這是“歷史文化行者”郭建龍的一場印度5000年文明歷史的狂野之旅。 55天的旅程,涵蓋了印度全境。在這兒,郭建龍遇到了無數(shù)旅游者和印度人:工程師、教授,也有士兵、民工、流浪漢,與他們一起睡過車站.吃過飯,說笑過、開心過、打鬧過,在城市、農村、風景之間穿梭。他一邊重溫
本書收錄了多篇文章,集中介紹了阿曼的當代文明情況,包括阿晏蘇丹的國家博物館、自然歷史博物館、乳香之地博物館、武裝部隊博物館、卡布斯大清真寺、杰拉里堡、密拉尼堡、巴蘭達之屋、坎兒井文化及宗教哲學、文學藝術、文化遺產等多方面情況,為讀者展開了一幅當代阿曼文明的多彩畫卷。
《南亞史研究》是西北大學中東研究所、南亞研究中心主辦的專業(yè)性學術輯刊,初步計劃每年出版1期。本刊專注歷史研究,鼓勵跨學科視角、學術創(chuàng)新、學術爭鳴、學術個性與學派意識。主要刊發(fā)關南亞歷史研究的學術論文,欄目設置有南亞古代史研究、南亞專門史研究、南亞文明史研究、南亞史學理論研究、外論譯介、學術史及書評等。《南亞史研究》將致